崔金泉这一生,绕不开的就是从小到大的舞台梦。
你能想象吗?
五岁的崔金泉就已经在舞台上亮相了。
当时,他的小嗓子一开唱,下面的大人们都惊呆了。
崔金泉的父亲是个业余的山东快书演员,算是崔金泉的启蒙老师。
小小年纪的崔金泉,不仅学会了父亲的绝活,还得到了董湘昆的肯定:“这孩子将来肯定比你强!
后来,崔金泉跟随父亲的脚步,进入了和平区教育系统宣传队。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相声,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彼时,他还没想到,相声竟会成为他一生的事业。
他还记得,当年的两位小学生刘欢和戴志诚,相声说得特别好,竟成了他学习的榜样。
1976年,崔金泉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文艺兵。
不甘只做一名快书演员的他,有了学相声的想法。
一次探亲时,他跟父亲聊起了这个愿望,父亲立刻支持,还通过朋友介绍他拜了苏文茂为师。
那时,相声界还没恢复拜师礼,师徒都以师生相称,崔金泉便成了苏文茂的第八位弟子。
1979年,崔金泉进了全总文工团,这对于他来说是个转折点。
那时候,全总文工团为高英培与范振钰组建了曲艺队,崔金泉恰好赶上这个机会,成为了曲艺队的一员。
虽然最初是临时工,但机会不易,他非常珍惜,一边学习,一边演出,两年后正式调入全总文工团。
这段时间,他感受到了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充实自己,比起郭德纲在文工团只干了一年便被清退的经历,崔金泉无疑幸运得多。
进团后,崔金泉没有固定搭档,常常与不同的人合作。
1988年,他和范振钰参加了央视举办的相声邀请赛,他们的作品《笑星传奇》一举夺魁,让崔金泉获得了逗哏一等奖和创作一等奖,这也让他的名声进一步提升。
上世纪90年代末,崔金泉开始担任全总文工团说唱团的团长。
此后,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和培养新人上,常远、王玥波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尽管行政工作繁忙,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表演,时常四处演出,力求在艺术和管理之间找到平衡。
转眼时光飞逝,崔金泉淡出了大众视野,并在美国定居下来。
数年前,有位美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他在湾区圣何塞的一家餐馆偶遇了崔金泉,才揭开了他在美国生活的帷幕。
在美国,崔金泉和妻子王颖共同开办了一家艺术学院。
妻子教民族舞,崔金泉教曲艺。
崔金泉曾在招生简介里写道,“我们的相声和台词班是在这个领域独一无二的,由专业的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崔金泉老师亲自指导。”这份对艺术的坚持和热爱,让人肃然起敬。
期间,他还参与了斯坦福大学的春晚活动,与学生们合说群口相声,虽然舞台变了,观众变了,但崔金泉那份对艺术的坚持和热爱没有变。
生活中的崔金泉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他有一个难改的习惯——爱抽烟。
崔金泉烟不离手,这或许就是他的“Achilles' heel”。
医学研究显示,抽烟会增加患喉癌的风险。
据知情人透露,崔金泉正是因为喉癌离世的。
这不禁让人惋惜,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和贡献难以替代,但这个不良的生活习惯却让他的生命过早地划上了句号。
崔金泉的不幸离世,再次提醒了我们:健康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无论事业多么辉煌,声名多么远扬,失去了健康,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
崔金泉的一生,充满了艺术的追求和生活的波折。
从小小舞台上的快书表演,到成为全总文工团的说唱团长,再到美国教授曲艺,他的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追求和努力。
烟酒如影随形的习惯却让他英年早逝。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崔金泉的故事中学到些什么——珍惜健康,重视生活中的点滴习惯,你的未来,可能比你想的更加不可预测。
而在这不确定中,唯有健康是你最可靠的资本。
愿崔金泉一路走好,他的笑声和艺术,将长留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