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追问特斯拉:遭遇车顶维权,用户堵心,马斯克郁闷,怪谁?

文/李俊慧 校对/陈莉“看上去确实有点奇怪”(Does seems a little weird)。据媒体报道,202

文/李俊慧     校对/陈莉

“看上去确实有点奇怪”(Does seems a little weird)。

据媒体报道,2021年4月22日,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回应用户有关“媒体质疑或攻击特斯拉的声音越来越多,会否影响股价”时,特斯拉创始人、CEO马斯克做出了上述表态。

而在国内,上海车展期间,女车主车顶维权事件引发的各界关注,似乎和马斯克的表态有所关联。

2021年4月19日上午,在2021上海车展现场,有女车穿着印有“刹车失灵”的衣服站在特斯拉车顶衣服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天下午,特斯拉方面对此作出回应称:这名维权女车主此前曾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故,而后以产品质量为由坚持要求退车。

而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接受采访时更是表示,维权女车主的“不合理”诉求公司不可能答应,“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她还指出,维权女车主的行事“非常专业”,疑似背后有人引导。

原本一些人以为这只不过是一场“闹剧”。

但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接受采访时,不仅否认“刹车失灵”,还质疑车顶维权的车主涉嫌“恶意”维权。

这种“有罪推定”的表态,以及不正视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而呈现出的傲慢态度,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后,权威媒体和监管部门先后密集关注和表态。

其中,媒体关注点主要是特斯拉面对消费者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或异常,特斯拉态度傲慢,而监管部门则是密切关注该事件背后可能存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指导相关部门做好调查。

2021年4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近日,上海车展上特斯拉车主维权引发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企业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随后,2021年4月21日至30日,特斯拉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连夜发声公开致歉,还连续多天通过公告及向媒体披露配合调查经过、涉事车主行车数据等方式,回应有关“刹车失灵”问题。

尽管如此,媒体和公众心中疑问的反而越来越多。

比如,一系列特斯拉的疑似刹车失灵案例或事件中,全都是消费者使用不当所致?

再比如,特斯拉公布了用户行车数据,但这足以说明涉事车主属于恶意维权吗?

还有,特斯拉未经用户同意,不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而向媒体公开用户行车数据的做法,是否违法?

追问1:车顶维权事件中,特斯拉为何会陷入舆论漩涡?

面对消费者遭遇的产品使用异常或故障,特斯拉如果已经通过合理的方式妥善解决,就不会上演类似车顶维权事件。

除非确系特斯拉高管所猜测,维权车主有其他目的而恶意为之。

事实上,车顶维权的当事人是否系特斯拉车主,特斯拉一查即知,当事车主是否因刹车失灵曾发生交通意外,通过特斯拉后台的数据车辆运行监测数据或者事故调查记录等,也应该能基本找到原因,最大限度还原真相。

但是,在面对前述基础事实,如果特斯拉采用“拖”字诀,对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和正当维权请求,不予理会或慢理会,不予解决或慢解决,难免会促使消费者采取一些过激方式进行维权。

简单说,发生消费者过激维权行为,既有消费者的问题,但更有企业的问题。

除非确实有证据证明,车顶维权车主系恶意维权或受人唆使虚假维权,那么,特斯拉对于消费者的诉求理应善意、耐心处理和解决。

而不是简单以“有罪推定”的想法,推测维权事主系团队操作,碰瓷式或敲诈式维权。

追问2: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显示,刹车系统发挥了作用,这是否足以证明用户是恶意维权?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户或监管部门调出其他视频监控材料,结合当时的路况等,对照特斯拉后台记录的数据等进一步查明事实真相。

如果多维数据或证据呈现的结果基本一致,且表明该“用户”存在非正常使用或驾驶车辆问题,那么,该用户的投诉可能就存在值得追问的地方。

当然,如果其他证据显示特斯拉提供的后台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那么,则说明特斯拉提供的数据有问题。

整体来看,应该还需要进一步调查,这只是从特斯拉一方获取到数据,该数据是否原始记录,有无被人为修改,数据提取过程有无公证,或邀请第三方机构见证,目前似乎看不出来。

此外,用户也可以举证,用户刹车失灵前的行驶路段监控视频调取后也能佐证或证伪特斯拉目前公布的后台记录数据。

追问3:如果剧情确实反转,车顶维权用户确实系恶意维权或不当炒作,那么,监管部门此前的表态是否合适?

首先,特斯拉未经用户同意公布了车顶维权车主的部分行车记录数据,这部分数据所反映或记录的事实是还原事故发生的重要线索或内容,但并不是证明事实的唯一证据。

暂且不论该数据的真实性,要确定车顶维权车主所拥有的特斯拉在事故发生时的状态等,既包括道路监控视频,也包括驾驶人员自述以及监管部门的事故调查等。

因此,监管部门表态原本就没问题。

综合媒体的各类报道信息,特斯拉涉及刹车失灵的问题并非孤立,车顶维权车主的行为,只是引起监管部门关注的诱因。

可以说,监管部门表态也是为了促进查清事实,如果特斯拉是清白的,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也会还特斯拉清白。

如果车顶维权车主涉嫌恶意维权,甚至是敲诈勒索或寻衅滋事等,那么,查清事实之后,车主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中,特斯拉可以起诉车主追究民事责任,如果车主行为构成犯罪,特斯拉报案后,车主可能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不过,现在一切言之尚早,还需要等一下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特斯拉提供数据是调查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而且特斯拉把应提供给监管部门和用户的数据,在调查结果未有定论前,未经用户同意,率先或同步通过提供给媒体的做法,涉嫌违法。

追问4:特斯拉公开车顶维权用户的行车数据,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的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行车数据作为用户驾乘或使用特斯拉汽车形成的数据,是用户行踪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

参考《民法典》的规定,行车数据有可能构成具有行踪信息特征的个人信息。

此外,特斯拉公布的行车数据,尤其是详细操控记录信息,是用户个人操作行为的完整记录,具有私密性,也可能被认定构成隐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由此可见,不论是被认定构成隐私,抑或是个人信息,未经用户同意对外公开,都属于违法或侵权行为。

目前,围绕车顶维权车主反映的“刹车失灵”问题,车主和特斯拉还在“你来我往”中针锋相对,事实真相难以甄别。

与此同时,有关特斯拉因失控发生交通事故的事件也还在持续上演。

为了确保所有特斯拉车主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为了维护特斯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形象,一方面,监管部门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权威机构对特斯拉车辆的软件、硬件和软硬件协同安全问题进行检测。

另一方面,特斯拉也可以主动邀请权威第三方机构对其软件、硬件和软硬件协同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并及时向外界公布评估报告。

特斯拉最新发布的通报信息显示,争取尽快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检测。

与此同时,特斯拉还表示,有关信息表明封某某、韩某等人是此次车展“维权”事件的主要组织策划者。我们保留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由此可见,车顶维权的是非真相最终将会逐渐明晰,而特斯拉车辆是否存在软件、硬件或软硬协同方面的缺陷或漏洞,一旦引入第三方机构检测也会得到客观呈现。

当然,对于已经发生的或是媒体报道的各种特斯拉车辆意外问题,特斯拉还是应该加强问题分析、技术调研和分析研判,如果属于质量或设计存在问题的,应予不断提高,如果确属用户层面的问题,就应改善产品交付流程或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将因用户了解不全面、使用不当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长期关注、及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38
用户18xxx38 4
2021-05-08 19:46
接二连三的刹车失灵的视频流出说明确实问题很大
用户11xxx80
用户11xxx80 2
2021-05-13 07:38
[笑着哭][笑着哭]
小豆粒好
小豆粒好
2021-05-01 12:45
如果真有问题就停产整改吧![呲牙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