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绩不好,总是认为自己笨,家长也会认为自己孩子笨,或者认为自己孩子学习不专心。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不会考虑老师的问题,而是会考虑孩子自身的问题。那么学生成绩不好,是不是老师有问题?

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学生天生愚笨,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对头,有的是学习环境不好,有的是家长不重视,不管理,还有的是老师教的不好。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学生成绩不好是学生自己的原因,就好像有人求官员办事,办不成就认为事情很大,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能埋怨自己不会办事,而不会埋怨官员办不成一样。又好像求神拜佛,上香和上供品之后,还会上功德钱。倘若还是办不成事,就是自己心不诚,而不能说神灵不行。人们往往会反思,却失去了探求真相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成绩好不好,关键要看学生的学习态度好不好。倘若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刻苦学习,即便自学都能学会,没必要找老师教。倘若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即便有老师经常督促,也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要靠自己自主,只是靠老师严格督促,并不是太好。因为学生小的时候,很可能家长和老师督促比较严格,而当学生进入中学阶段,老师和家长督促就不是特别严格了,当然也有个别家长和老师督促很严格。到了大学阶段就更不督促的,家长不管了,老师也只是负责讲课和收作业,负责批改试卷,却不会过多干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成绩不好,就应该怪对学生自己,而不能埋怨老师。这是传统的观点,也是很多人认为正确无误的观点。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要端正学习态度,从内心想要改变现状,就要刻苦学习,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自己。老师只是起到诱导作用,就相当于人们手中的拐棍,可以支撑人走路,但真正走路还得靠自己。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学生成绩好不好,关键要看学生自己,却往往忽略了外部原因,忽略了老师的因素。有的老师教学不负责任,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备课,没有讲出多少知识点,也没有紧密结合考试讲课,最终弄得学生成绩平平,还有很多成绩差的学生。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让学生上自习,自己不讲,等于让学生自学了,成绩当然也不太好。还有的老师经常不上课,有的一两个月不上课,学校居然没有找其他老师代替,而是完全让学生上自习,最终耽误了学生的学业。学校管理不行,就会导致很多老师投机取巧。尤其是一些县域中小学,人际关系复杂,很多人讲究人情关系,以至于校长经常搞权力寻租,要把各种荣誉卖出去,购买荣誉的就是那些投机取巧的老师。

老师给校长交了钱就可以无故不到,可以不上课,可以经常请假,甚至可以挂职去干别的营生。学生很容易被这样的老师耽误,但学校一般会封锁消息。学生回家不会给家长说,家长不知道。即便家长知道,也没办法举报。很多有后台的老师经常不上课,即便教学成绩很差,也不会被批评,反而步步高升。没后台的老师就要想办法给校长送礼,获得一些荣誉。没后台又不想送礼的老师,只能经常担任班主任工作,做很多繁琐的事,用大量的工作来换取领导的认可,但并不一定完全被认可,很有可能费力不讨好,而那些给领导送礼的老师却可以轻松获得荣誉证书,在评职的时候获得加分项。有的老师只是为了讲评优课,获得证书,就要带着学生反复演练,最终弄得跟演戏一样,设计好了各个环节,把评优课弄成了表演课,耽误了教学进度,却没有人来说明,反而被一些领导鼓励,说是搞教学改革,其实和教学改革没有任何关系,和个人获得荣誉却有很大的关系。
老师教学水平什么样,学生和家长是不能完全质疑的。尤其在一些县域中小学,本身各项规章制度就不是很正规,即便教学成绩很差,学生和家长也没办法,因为这一级的学校就这种教学水平,没办法改变太多。倘若有学生和家长不满意,就只能转学。学生转到教学质量好一点的学校,似乎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但在教学质量差的县域中小学,就只能“入乡随俗”了,却不能质疑老师,不然成绩会更差。教育培养的是顺从的学生,是听老师话的学生,而不是质疑老师的学生。似乎古代没有民主,而教育也缺乏民主精神。即便到了现在,教育仍然缺乏民主精神。大多数学生都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管教,却不敢质疑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不敢随便提问,不敢随便找老师辅导,以免老师收费。

资本进入教育行业以后,似乎把教育打造成了一种产业,而且老师们生财有道,有的偷偷办辅导班,有的偷着买资料,却最终不会被发现。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并不能完全划等号,而学生和家长又失去了质疑的权利,最终很多学生被耽误,而教学水平很差的老师仍然可以混日子,仍然可以挣工资,仍然可以正常评职称,甚至他们当几年班主任之后,就可以顺利评上高级职称,不耽误职称挂钩,也不耽误退休。或许教育应该实现彻底的改革,实现多种评价标准,也实现教师队伍内部的竞争机制,让兢兢业业的老师脱颖而出,让那些混日子的老师自动退出,才会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