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宜昌、恩施、神农架、仙桃、潜江、天门)
襄阳市,岘山北麓有河,据《荆州记》云:“驾山而下谓之‘襄’”,故名“襄水”;水北为阳,“城在襄水之阳”,故名襄阳。又称襄州、襄樊。
樊城区,“樊”的地名始于殷商时期。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仲山甫在周宣王时期受封为“樊国”之君,“樊”地建城,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 秦朝时期,樊城属于南阳郡;直到西晋,樊城属于襄阳郡管辖。西魏时(公元535年—556年)建樊城县,隶属河南郡。到1949年1月10日,樊城解放,设立樊城区政府至今。
襄城区,以“襄”得名。
襄州区,以古襄州得名。
宜城市,本为鄢国,为楚所灭,置鄢邑;秦设鄢县。汉惠帝三年改为宜城县。城最初称为“夷城”、“夷邑”,后雅化,改“夷”为“宜”,故名。
枣阳市,枣阳之名,一说由棘阳的“棘”字转书而来,一说因枣阳村故名。《元和郡县志》卷21随州枣阳县:“因枣阳村为名。”
老河口市,北宋乾德二年,置乾德县,属光化军;后废军,改光化县,取“光大王化”之意。1937年,置老河口镇为光化县治,因处汉江故道之口,故名。1979年,置老河口市,1983年,撤光化县,地并入老河口市。
保康县,明弘治十一年,析房县东部潭头坪(宜阳、修文二里)别置新县。因宋雍熙三年曾于此地置保康军,沿用旧名,名保康县;“保康”则含有“保民安居康乐”之意。
谷城县,秦朝始置县,本名筑阳县,后必经更改,隋开皇十八年,定名为谷城县。据《水经注》:“谷城县因古谷国而得名……春秋谷伯绥之邑也。”但《九域志》则云:“谷城,因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得名”。《水经注》为是。
南漳县,秦始置伊庐县,汉晋时期又分置多县;西魏时期,合北部四县为重阳县,后北周改为思安县。隋开皇十八年,始改为南漳县。以境内有古南漳水(即今漳水),故名。
———————————————————————————————————————
宜昌市,东晋分夷陵西境(长江南岸黄牛岩至黑岩之间)地置宜昌县,取宜于国运昌盛之意。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此。清《东湖县志》云,长江“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
点军区,以境内点军坡得名。相传三国时,刘备进川,留关羽镇守荆襄,张飞作为后盾驻扎夷陵。当时,东吴、北魏均觊觎荆襄,关云长为解后顾之忧来夷陵巡防。他问张飞夷陵驻扎的人马有多少,张飞为了不让关羽担心,故意将四千人马说成两万,关羽不信,他知道大队人马已随刘备进川,张飞只有四千人马左右,所以他要亲自点军核实。第二天,张飞选择此地让关羽点军,并让其四千人马围绕此坡走了五转,于是,四千人马变成两万。这样,关羽才放心地离去。
西陵区,以境内西陵山得名。
猇亭区,“猇”据许慎《说文解字》云:“虎鸣也。”意为虎吼声。“亭”则为古代行政区划,十里为一亭。故猇亭为老虎出没的地方。猇亭,始得名于三国时期,刘备伐吴“兵于夷道猇亭”,即此建有一造形优美的小亭,亭椽柱上雕成既象虎又象犬兽形,是为猇,即名为猇亭。
夷陵区,“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夷陵。夷陵区地处渝鄂交界区域,上控巴夔,下引荆襄,有“三峡门户”之称。
伍家岗区,原为荒郊岗地,民国时期伍姓人迁此成集而得名。
当阳市,原为古权国之地,白起伐楚,始设当阳县。据清《续修当阳县志序》载:“周行四境,察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下,西北多连山,东南多平原。”全县地势呈斜坡面朝东方升起的太阳,即正当太阳,故名。又称麦城。
宜都市,汉武帝建元六年,置夷道,城临夷水(今清江),汉代民族地区的县曰道;故名。汉建安十五年,刘备改统辖夷道的临江郡为宜都郡,含“宜于建都”之意。此为宜都得名之始。又称夷道、三峡门城。
枝江市,古罗国之地,秦称枝江,因长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水经注·江水》:“其地夷敞,北据大江,江汜枝分,东入大江,县治洲上,故以枝江为称。
兴山县,三国吴永安三年,分秭归县之北界,别立兴山县。有县志云:“兴山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故名兴山。
远安县,西汉建元元年,置临沮县,以临沮水,故名。东晋隆安年间,因县治迁亭子山,从此无沮河水患之扰,故改为高安县。北周武成元年,取“永远平安”之意,又改远安,至今。
秭归县,西汉元始二年,置秭归县。据《水经注》记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秭归。” “秭归”之“秭”即由“姊”演变而来。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汉兴,置“佷山县”,西晋一度改清流县,不久复名。隋开皇八年,始置长杨县,因境内有长杨溪,故名。长杨溪即清江支流南汉溪。唐改为长阳县,至今。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将容美土司所辖五峰、水尽、石梁、长茅关诸司,并划湖南石门县和湖北长阳、宜都及松滋三县部分区域合而设长乐县。1914年,因与福建长乐县同名,改名五峰县,县城西南五个山峰并立,故名。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晋末年,桓玄政争失败,其子桓诞亡入蛮中,习蛮俗,以多智谋为群蛮首领。临施水(今清江)筑城,因号施王。后为后周所灭,置施州,该地因名施王屯。明设施州卫,雍正六年称施县,次年改恩施,取意皇帝恩赐施县之名。又称施州、施南府。
恩施市,见恩施州。
利川市,明中期以后,汉人大规模移民鄂西南山区,改变了“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格局,清雍正十三年,中央政府实施“改土归流”,置利川县。清江横贯全境,平川广阔,物产丰富,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
巴东县,原为巴国地。秦国统一,置巴郡。东汉献帝初平六年,益州牧刘璋分巴郡朐忍至鱼复置固陵郡。建安六年,将管辖垫江县以北的旧巴郡改称为巴西郡,固陵郡改称巴东,取意巴郡以西,巴郡以东。隋开皇十八年废巴东郡,置巴东县。
鹤峰县,原为容美土司地,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始置鹤峰州。城在八峰山下,其一峰多白鹤,因名鹤峰。城亦因此得名。光绪三十年升直隶厅,隶属施鹤道。1912年废厅,改为鹤峰县。
建始县,三国吴永安三年,该地始置县,取“建县伊始”之意,故名“建始”。
来凤县,北宋仁宗时置散毛司,行土司制度。清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散毛等七土司。乾隆元年,置来凤县,隶施南府。传其时翔凤山“凤凰翔集,声鸣九天”,有凤来仪,是为祥瑞,故名。
宣恩县,清雍正十三年,在西南开始实施改土归流。乾隆元年,并施南、东乡、忠峒、忠建、木册、高罗诸土司地置县,取意“传布恩德”,名宣恩。
咸丰县,北周于此设乌飞县,隋设开夷县,唐改清江县,宋朝为富州地,后改为安定州,明洪武五年设大田军民千户所。清雍正十三年,在西南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将大田军民大户所及唐崖、龙潭、金峒、西坪各土司地共设一县,经湖广总督迈桂奏请雍正帝钦定为咸丰县,取意“咸庆丰年”。
———————————————————————————————————————
神农架林区,曾名神农山、南山、熊山、神龙山、景山、神龙架、老君山,名称并不统一。“神农架”最早见于清同治《兴山县志》,其云:“老君山其最高处曰神农架,悬崖削立,林木蒙茸,人迹罕至。”先为山名后为地名。传神农氏架木为梯,故名。
———————————————————————————————————————
潜江市,北宋乾德三年,升安远镇为县,因境内有河道分流汉水入长江,取“汉出为潜”意,故名潜江。
天门市,楚国为竟陵邑,因大洪山余脉在此终止,即“陵之竟也”,因而得名。秦统一,设竟陵县。五代后晋天福元年,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讳,石敬瑭下令让敬姓离婚拆成“苟”、“文”二姓或将“敬”的同音字改为其他),故改“竟”陵为景陵。清雍正四年,为避康熙墓“景陵”讳,又因该县西北有天门山(湖北境内的,并非湖南张家界的那座天门山),改为天门。天门山群由佛子山、金杯山、团山、朴船山、龙尾山五峰组成,绵亘二十余里,其主峰与龙尾山之首凌霄对峙,中空如登天之门,故名天门口,是天门、京山的第一交通要道。又称竟陵,景陵。
———————————————————————————————————————
仙桃市,汉水支流锦瑞河绕龙华山与汉水交汇,其地渐成码头,因其形而名 " 尖刀嘴 " 。明嘉靖中,因“尖刀嘴”不吉,据其桃形地势改称“仙桃渡”。后商贾云集,为一方重镇。1952年沔阳县治由沔城迁往仙桃镇。1986年撤沔阳县,设仙桃市。又称沔(miǎn)阳、复州、沔州。
———————————————————————————————————————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