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是新疆境内一处水乡它是中国最西边的一处沼泽地,也是中亚地区少有的富饶之地。伊犁河谷本来是属于中国的,但是因为清朝的贪腐伊犁被夺走了一大块,现在剩下的只有一小块这样一块肥沃的国土被夺走让所有人都无法忘记,而造成这一幕的罪魁祸首就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伊犁条约》。崇厚于一八七九年十月二日(清朝末年8月17日),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签署了《交收伊犁条约》
一八八零年二月十九日清廷请求修改《交收伊犁条约》,并根据对俄的酌情妥协,恢复部分国家的领土。曾纪泽一行于七月三十日到达俄罗斯圣彼得堡。俄国人以“协定一成,不可变更”为理由,不肯重谈。经过多次协商终于达成协议。八月二十三日第一次谈判,曾纪泽提出了:归还整个伊犁,增加了一个嘉峪关取消与新疆的所有货物的关税。俄国人以为此乃"废弃条约",于是不再与曾纪泽作为交涉的对象,又差遣沙俄代使吉尔斯、布策两人到北京去交涉,方便向清廷施压。
当清廷得知吉尔斯、布策等人要到中国时,“担心事情无法控制”,当即吩咐曾纪泽再多做些妥协,争取在俄达成协议。中俄两国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会谈于十月二日举行。在漫长的协商过程中,两国在归还伊犁土地、喀什噶尔和塔尔巴哈台边界问题等问题上,多次进行了协商。俄国人肆无忌惮地敲诈,气焰嚣张,时常以"中国再不同意,不许在俄谈判"为要挟。
伊犁河谷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陲的一个重要区域。伊犁地处中国西北,是我国最肥沃的地区,也是全球三大熏衣草栽培中心,伊犁流域更是我国重要的三大熏衣草产区。
伊犁河谷是“西王母城”、“西极天马”、“丝路北线”、“新亚欧大陆”交通要冲、东西文明交融、中亚民族展示中心。伊犁河谷位于西天山,兼具南北两大特色,被誉为"塞外江南",被誉为"中亚绿洲"。这里有雪峰和冰川的雄伟壮丽,也有河流的秀美;这里有一片宁静祥和的草原,也有一片人族和神族共同耕种的土地。所以,人们常说:“不去伊犁,就不知道新疆的美丽。”
虽然伊犁与汉中同属江河峡谷,但与伊犁河谷的广阔比较,汉中平原显得过于狭隘。当晚,我在伊宁住了一晚,次日清晨,当我从酒店出来时,才发觉一切都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这里变得非常的热闹,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说着各种语言,吃着各种各样的食物。汽车驶出了伊宁市,入眼尽是一望无际的小麦,完全没有了之前预想中的冰天雪地,此时,我终于感受到了伊犁河流的磅礴和富饶。若不是路旁笔直的新疆杨和路上绵羊连绵不绝地提示着,这一片景色简直就像是江南的绿色!“伊犁在新疆是最肥沃的地方,”同行的一位驾驶员骄傲地说,“伊犁的肥沃源于河水的充沛,而这儿的宽广峡谷就是她的沃土。”
伊犁河谷是中国东部的一条河谷,全长360多千米,最大的一条河谷从北向南延伸到南向275千米。伊犁河谷是新疆气候最为潮湿的区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流域内的气候条件和气候条件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伊犁河谷在夏天充沛的降水量和春天天山积雪融化的双重作用下,既有充足的水资源,又有长久的“丰沛期”。位于伊犁河谷的平原地带,河岸两侧是平坦的冲积平原,适宜种植农作物,是“粮食仓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春天,一片片青青的冬麦与青青的土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绿色的画卷;夏天,一簇簇的油菜、葵花点缀着整个世界,宛如一片花海;早秋时节,漫山遍野都是紫色的花朵,让人觉得周围都是紫色。
新疆伊犁河谷和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并称为当今全球三大主要的熏衣草产地;中国现有的香精植物精油90%来自于新疆伊犁地区。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婆罗科努山,哈克他乌山和那拉提山,乌孙山,三列山脉在伊犁河谷的东缘比尔尕山汇聚,在河谷内构成了一个向西开放的“喇叭口”型盆地,是大西洋输送水分的重要通道。伊犁地区拥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据了整个新疆地区1/3的面积,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绝佳去处。
伊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历史悠久。在先秦时期这里是塞人牧地;在西汉初期这里是大月氏的领地;伊犁是汉迄晋时期有名的乌孙之地。乌孙是当今哈萨克族的一个祖先聚居地。张骞开天辟地,与汉乌通交好,细君与汉公主要与乌孙王联姻,并与之联姻。1762年这里设立了“伊犁大帅”,负责天山、南天山、巴尔喀什湖、帕米尔等地区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