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遵循“两小时定律”

老谢钓鱼啊 2024-10-19 05:44:35

很多钓鱼者发现:

在不同的水域、天气和季节中,钓鱼的效果有时会突飞猛进,但有时却会一无所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钓鱼者总结出了在不确定能否还会有鱼情的情况下,用来判断应该继续钓还是换个钓点的“两小时定律”。

那么“两小时定律”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遇到鱼儿不咬钩的情况时,我们如何利用这一规律来提高我们的钓鱼成功率呢?

“两小时定律”是什么?

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中钓到尽可能多的鱼呢?

还是希望在不久之后能钓到大鱼?

还是两种都是?

只有搞清楚了这一点才能理解“两小时定律”的必要性。

如果我们短时间内就希望能够钓到许多鱼,那么我们一定会选择去那些许多鱼儿都已经聚集在一起的水域,并且已经被别人钓到许多条鱼过的地方。

如果我们想要钓到大鱼或者是有可能会在不久之后聚集起来许多鱼,两个区域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目标。

但是这两个区域的时间成本是不同的,1小时 vs. 2小时。

“两小时定律”就是判断这两种情况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即在何种情况下,钓友可以停留一个钓点多长时间?

在以下情况中,我们可以停留较长的时间:

1. 大量游客曾经聚集在此水域,不久前有人在此水域,但没有人现在在此水域。

2. 水流平稳和“水深”情况变化:根据目前的稳定程度以及以往流动较快的情况。

3. 之前有人已经做了窝:之前有许多鱼被捕捞或者有人已经挖好了一些食物准备投放,这意味着这个地方可能还有许多鱼。

如果以上三种情况当前也维持着大概相同的水平,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也没有什么变化,那么我们可以继续钓,也可以再找其他地方钓,通常这个时间是在2小时内。

如果以上第一种和第二种描述仍然稳定,但第三种中的食物已经没掉入水中,那么我们可能需要考虑做窝。

当我们看到许多人已经聚集在某个地方并且他们有很高的成功率时,我们知道这个地方仍然值得去,如果我们能使用“窝”的方法会更好。

第二种表明这里的条件并没有完全扭曲,所以此时离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通常,当我们停留超过两个小时后不再有好结果时,我们就应该认为这样的判断是错误的。

有时候观察其他人的成功率和做法,可以帮助改善自己的钓鱼效率,而不是直接做出结论说这个地点一定对自己没有用。

使用“两小时定律”,钓友可以预见某个地点未来很可能会聚集大量鱼儿,尤其是在野外。

因为野外中的鱼儿的游动方式是十分似群鸟类的,它们会先经过一个安静的栖息地,然后再聚集在一起以保护自己并寻找食物,这才是真正符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法则的一种体现。

用“两小时定律”判断是否换点。

上面我们提到在不知道当前是否有鱼情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判断应该继续钓还是换个钓点的“两小时定律”其实可以被缩短到1个小时,这样改动依然成立。

如何实现这一点?

这与是否提前做窝有关,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阐述一下。

当我们提前做窝的时候,我们投放进去的食物会吸引周围的鱼儿甚至更远的鱼儿过来并集聚起来,在等一段时间后它们就能够较快地聚集在一起,此时我们就能更快地得到结果。

现在回到第一部分,我们先前提出了关于延长或者减少我们的时间成本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区域性因素,以及时间因素,也就是说这些因素是多么稳定,多久以前拥有了什么样的状态。

假设说我们能够用最开始讲到的2小时来换点,但是没有任何说明的话,我们希望能知道所有因素是否仍然稳定。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换点就可以成立,而如果非常多干扰因素使得所有时间都不统一,那么2个小时之后就会成为所有新状态表现的重要时间节点。

这些干扰因素包括:

1. 与其它人(钓友和非钓友)的交互作用:非常接近的情况下产生的影响;渔网等东西邻近的情况下产生的影响;饲料和岩石等物体集中呈现时产生的影响;受到场所主人的影响;影响其他人的方式(喧闹)

2. 其他生物和环境中的影响:气候;岩石和植物等物体以及它们产生的气体;物体中的气泡;水面;窝中的动物;非常靠近时产生的影响;运动;

3. 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生物):其他人身上的东西(例如香烟);以及其他人对我们的影响;个人习惯导致的不必要活动;海鸟。

这些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每一个物体,只有当它们稳定下来后才能给出生物更多的信息。

现在我们回到练习“一小时”。

当我们拥有了许多静止物体时,它们仍然可以是动态物体的数据基准。

如果不稳定的话,它们必须是动态物体,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改变速度慢将意味着许多流动物体可以生成数据,然后我们再等一个小时就能准确把握是否应该换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有趣的问题。

某天你早上6点钟来到一个特定地点钓鱼,你观察到6点见之前一直有人,非常安静,之后又来了几个人,然后就没有了。

你看到了许多鸟从空中飞过,6点钟的时候水面上也开始出现波浪,这些波浪显示着有许多东西在游动。

“哇,它们一定很好吃,我能够想象。”

这样的想法持续了45分钟之后你发现没有鱼咬钩,于是你离开了。

但是,就在6小时后你得知着名博主将在这个地方进行野钓现场直播,他分发了一条大鲤鱼,并摘掉了他的假发,然后说,“借来的东西还是退回去好了”。

你又一次生气,这次是因为忘记拍照了。

为什么这个陈述成立?

首先,他可能会知道很多不同的人在哪里聚集鸟群,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可能会遵循相同的规律。

第二,这一行为更像是一种寻觅舌头行为,其本质是一种行为模式:技能类型 = 酒店+自助型。

第三,这反映了一些不稳定,包括人和物体等等。

“两小时定律”依然存在。

然而,这是不够稳定的一天开始,大于一个小时时间窗口是必要且非常稳定的一天经过精心计划后变成了大约两个小时的小时间窗口,它需要转化为另一种作为讨论对象的一部分,然后才能得出结论。

野外中的总体趋势更加明显,因为它至少可以直接关联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规律:鱼群行为;

指的是爆炸性的捕食行为、社交行为,以及运动模式、粘附于表面、地面、植物及其他地方等行为模式。

最后,“两小时定律”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水域,但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些必须依赖于水流速度和水深等等,只要这些条件保持相似关系不变,即使发生改变,“两小时定律”也依旧存在。

然而实际应用中,使用特定节奏的最佳时间窗口需要一些经验积累和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何时应该考虑或建议尝试新的月台,并考虑一些优先级,其中之一是我们能否进行实验。

1 阅读:1392
评论列表
  • 2024-10-29 16:46

    老谢,看样子你肯定擅自停药了![笑着哭]

  • 2024-10-20 08:15

    你确定是在钓鱼?

  • 2024-11-14 23:30

    你自己在说什么?你自己明白吗?绕来绕去的,是不是把自己绕晕了?不就是打窝2小时还钓不到鱼,证明这里没有鱼,就要更换钓点吗!编来编去的长篇大论,你累不累?

  • 2024-11-15 16:27

    这是个钓鱼钓傻了的吧?[笑着哭]

老谢钓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