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启这篇文章之前,烦请您点一下“关注”哦,这样既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独特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内娱里啊,文盲可不少呢!从写错字到读错音,这些脑袋空空的明星真该回炉再造一下了。直到瞧见他们那些闹笑话的事儿,才明白为啥老戏骨冯远征要把演员多学习这事提到两会上去。
孟美岐在2024年高考前夕的时候,明星们都在社交平台给考生送祝福。这本是充满善意和鼓励的事儿,谁知道却变成了一场“错别字大赏”,孟美岐还成了焦点人物。6月6日,孟美岐在微博发了张手写的高考祝福,照片里她字迹看着挺工整的,满满都是对考生的美好祝愿。可一个明显的错别字让这份祝福全变味了,她把“金榜题名”的“榜”字下面的“方”写成了“力”。这错字被眼尖的网友一下子就发现了,评论区瞬间就炸了锅。网友们纷纷调侃,有人说:“这祝福到底是祝考生考上还是考不上啊?”“这么常用的字都能写错,文化水平真让人担忧。”孟美岐发现错误后赶紧补救,重新发了微博,不但改正了错别字,还附上一张自己抄写100遍“金榜题名”的照片,并且配文说:“第一时间发现错字就改正了,希望同学们别紧张,认真检查再交卷,自罚抄一百遍金榜题名,祝大家旗开得胜!”她看似诚恳的认错态度,并没完全让网友消气。作为公众人物,在这么重要又有很大影响力的场合犯这种低级错误,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和孟美岐一起陷入“错别字风波”的还有男歌手胡夏和男演员何与。胡夏把“金榜题名”写成了“金榜提名”,何与把“不负韶华”写成了“不负昭华”。被网友指出错误后,他们也赶紧改了。但这三人的失误,还是让网友们忍不住感叹:“这到底是为考生加油,还是给考生上了一堂‘错别字警示课’?”
其实啊,孟美岐之前就因为文化素养问题多次陷入舆论漩涡。2019年她受邀参加米兰时装周,这本是展示时尚品味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好机会。可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是第一次来米兰时装周,也是去感受了一下米兰这个国家的一些感觉……”这话一出口,网友们就炸了,纷纷吐槽她地理知识匮乏,米兰是意大利的一个城市都不知道,还敢在国际舞台上乱说话,真是丢人现眼。这一失误让她“没文化”的形象更深入人心了。同年,她给赞助商纯甄做宣传时,手写祝福语把“纯甄”的“甄”字右边“瓦”旁写成了“风”,好好的一个常见字被她写得不成样子。这一错不僅让网友觉得好笑,也让品牌方很尴尬,毕竟代言人连品牌名都能写错,谁还能相信她的专业态度呢?除了这两次比较典型的事件,孟美岐在其他场合也老是出现错别字,像把“问”写成“门”,把“魄力”写成“魏力”。这些低级错误不断出现,足以说明她文化知识严重欠缺,“绝望的文盲”这个标签就这么紧紧贴在她身上了。
孟美岐这种“文盲”表现可不是娱乐圈个例。在这个看似光鲜的圈子里,文化素养缺失的情况早就屡见不鲜了,好多明星都因为类似问题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王一博在金鸡奖后台采访中,主持人让他分享再次入围金鸡奖的感受,他先是严肃地说“非常的荣幸”,主持人想让他多说说,他就一直重复“非常的荣幸非常的荣幸……”这一回答让现场气氛瞬间尴尬起来,主持人不知咋接话,其他嘉宾赶忙帮忙圆场。在电影《无名》路演现场,粉丝问他饰演的“叶先生”的人物特点和最难演绎的地方,他一脸茫然不知怎么回答,被问到如果见到叶先生最想说什么时,他竟然说这是没意义的问题,他们不会见面。这些回答真让人怀疑他对自己的角色有没有深入理解。而且在其他场合也有类似情况,在第30届金鹰奖活动中,主持人让他讲对金鹰30的理解,他回答得模糊不清。在广电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上,他把“行业”读成“xíng业”,虽然很快纠正了,可还是被网友发现了这个失误。在综艺《天天向上》里,他把湖南描述成城市,还在赞助商口号上断句错误,引发播出事故。甚至在《陈情令》时期,他连自己角色“蓝湛”的“蓝”字都不会写。这些事曝光后,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指责他文化水平低,“绝望的文盲”这个标签也被贴在他身上,央视还点名批评了呢。
赵露思也有类似情况。2022年她宣传新剧《胡同》时就出了严重失误。《胡同》是年代剧,她演的角色田枣处在1950年,是受党关怀成长的新青年。可在宣传受访时,她把解放初期的时间说成是党成立时,把1950年和1921年这两个相差很大的时间节点弄混了,这真让人难以理解。毕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是最基本的要求,更何况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题材。这话一出来,网友很不满意,骂她既不尊重作品也不尊重历史,“文盲加不敬业”的批评声不断。本以为她会警醒,没想到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她被授予中法环境月推广大使并参加相关交流活动,在这么重要的外事活动中,她本应好好准备展现良好形象和素养的。可发言环节,她把中法建交60周年说成40周年,说错时还转头问主持人,得到纠正后还继续说,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网友,“绝望的文盲”这个标签又被贴上去了,大家纷纷吐槽她参加代表国家的外事活动,一点功课都不做。
回顾娱乐圈发展历程就会发现,那些经典作品都是演员用心演绎的结果。87版《红楼梦》能成为不朽经典,是因为演员深入研读原著、精准把握角色。陈晓旭为演好林黛玉,不但熟读原著,还写了很多分析和感悟,她对角色的诠释让林黛玉深入人心。拍《甄嬛传》时,孙俪为演好甄嬛,反复研读剧本,还深入研究清朝历史文化与宫廷礼仪,她的努力成就了甄嬛这个经典角色,也让《甄嬛传》成了观众百看不厌的佳作。再看陈道明、李雪健、张国立等实力派演员,他们能在演艺界站稳脚跟,靠的不只是精湛演技,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表演艺术的执着追求。这些都说明演员想在流量时代突围,就得沉下心提升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实力派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