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一角,一群孩子正围坐在一起探讨“男生可不可以留长发,女生可不可以剪板寸”、“我可不可以既喜欢小动物,同时又喜欢吃肉”等话题。
这是由创意人风哥、麓湖小学语文老师书安(潘浩)、独立教育戏剧课堂创作人Koney策划发起,麓客品牌联合制作的活动“耳边风”的现场。小朋友像辩手一样,就某一议题分为两方阵营进行讨论,大人们则作为听众安静地在一旁聆听。
儿童友好城市观察第十七站,我们去听听一场“耳边风”。
前两年,风哥设计了针对成年人的思辨活动“明亮的对话”,大家聚在一起,就经典议题、热点议题进行讨论。去年,“明亮的对话”延伸出少年版。讨论议题进行了适龄调整,参与人群变成小学高段学生和中学生。
“只有一个‘明亮的对话’远远不够,我们的城市需要大量的这样的对话。”风哥说到。
书安、Koney和参加“耳边风”活动的孩子
于是,今年三月,“耳边风”诞生了。
和“明亮的对话”少年版类似,“耳边风”通过议题讨论让学生进入思辨的状态。
在辩论的情境中,小朋友必须认真听别人在讲什么,如果在自己发言时曲解了别人的意思,会面对面地被反驳。从倾听开始,自然而然地接受与自己不相同的观点。同样,为了不让人误解,他们也必须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耳边风”现场
不同的是,“耳边风”由教育行业的老师设计辩题,并作为主持人去协调、组织、引导孩子们讨论。比如在选题方面,老师会将话题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在表述上将其理解难度降低。
想引导孩子们思考权利自由,“耳边风”的议题是:男孩子可不可以留长头发,女孩子可不可以剪板寸?
或是想引导孩子思考动物的伦理,人类的共情和同理心,“耳边风”的议题是:我可不可以既喜欢小动物,同时又喜欢吃肉?
可一个以观点表达与交流的活动,为什么叫“耳边风”?
其实,就是咱们四川话里常说的那句:“你就当耳边风,听到就行了。”
“不要求孩子去听我们这群大人的话,也不抱期待他愿意听我们的话。如果他们不认可我们的观点,不听也可以,当做耳边风过去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去听孩子们在说什么。”书安说到。
当然,“耳边风”还有另一个意思:耳边风吹多了,也会吹到心里去。孩子们长期浸润在思辨的环境中,自然会有新的体验、新的观点、新的思考。
“耳边风”每场活动都在线下进行。时间在两小时以内,总共三轮辩论,每轮辩论结束后是小朋友们总结讨论的时间,在下一轮开始前他们需要想出新的观点,并由组员轮流进行发言。
耳边风近期讨论话题
在活动现场,书安称自己是“计时机器”。为了给孩子充分的表达空间,他几乎不会在辩论过程中进行观点表达,仅仅是起到一个计时、带流程的作用。
“但我很享受听他们的观点。”书安说到。
在讨论议题“男孩子可不可以留长头发,女孩子可不可以剪板寸”前,书安预想了一下可能会出现的观点。
一方学生大概会说,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是什么发型,反方则辩驳,这样会影响学习,影响学校的风气等等。
但随着讨论深入,有孩子问对方:你们难道不觉得女孩子留长头发在学校是很麻烦的,反而会影响学习?他解释道:“我们男生洗完头发,擦几下就好了。但女生头发长,还要排队使用吹风。吹头发也要花很久的时间,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日常的生活体验,带给了他全新的观点。
有人从生活出发,也有人从历史角度出发。有位小朋友想到,历史上的男生女生都是长头发,所以男生肯定是可以留长头发的。
也有年纪稍大一点的孩子提出,许多族群的男生都会留长头发,这不是历史,而是此时此刻。
另一议题“我可不可以既喜欢小动物,同时又喜欢吃肉”的讨论过程中,小朋友们的思绪则发散得更广。
一开始,有孩子提问,我可以喜欢狗狗猫猫,但吃的是猪肉吗?书安则引导大家:“今天的假设是,我们喜欢的和我们吃的是同一类别的小动物。”
话音刚落,许多小朋友都露出了难以接受的表情。除了本能的反应外,又说不清楚无法接受的原因。但身处辩论的环境,大家必须努力思考一切有可能的观点。
慢慢地,有孩子说太残忍了,也有孩子觉得如果自己养的宠物猪,偶尔吃外面的猪肉是可以接受的,有孩子提出,人可以吃人吗......直到一名孩子提问,大家可不可以吃素?这时,大家又就吃素讨论到“吃素是否影响身体健康”、“植物被吃时会感到痛吗”等话题。
年纪尚小,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丰富的。
设置这一议题,是为了引导孩子们思考动物伦理,思考人类的共情和同理心。活动结束后,书安整理了一篇约十几页的梁文道与钱永祥关于动物伦理的演讲:“白天有讨论,回家后再有份阅读的材料,二者相加应该会新生成一些东西。”
听多了孩子们的表达,在学校遇见年龄相仿的学生,书安下意识地会想到:“如果他参加耳边风的活动,应该也能讲得很精彩。”
无论是环境、氛围,还是规则,“耳边风”都是灵活的。比如这些颇有意思的设定:
● 小朋友在每轮结束后,若协商通过,可转换自己的立场。
“小朋友可能为了赢,在第一轮结束后选择更好辩的一方。但没想到对方似乎更难辩,在第二轮结束后又回到最初的立场。”书安接着说道:“但实际上,通过立场的改变,他会把话题思考得更清楚。”
● 第一轮辩论结束后,征得小朋友同意后,家长可以在讨论环节为他们提供帮助。
绝大多数小朋友都非常愿意家长加入进来,和自己一起思考。在和大人的沟通中,他们会发现,原来大人也很关心这些话题。甚至小朋友会提前在家,拉着家长模拟“耳边风”规则进行辩论。
● 模糊输赢的概念,每个孩子根据观点、表达、临场反应获得相应分数。
讨论完毕后,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表达,观点,临场反应给他们相应的分数。比如,表达的观点跟主题相关,表述有趣很新颖,听众有共鸣,或是认真倾听并清晰地记住了对方的论点,甚至是在冷场的时候勇敢站起来发言,都可以获得分数。
但也有一条“严肃”的规定,在发言反驳时,只针对观点不针对人。
如果有小朋友在反驳对方观点时说“我反对谁”,书安就会纠正他,是反对他的观点,而不是反对他这个人——这是孩子在表达时唯一会被打断的情况。
不断地强调这一点后,孩子明白了必须精确表达时的用词,才能在交流时减少误会。“就像许多人喜欢给他人贴标签,其实是在用情绪进行表达。如果孩子把重点放到观点本身时,就是在学习用逻辑与理性进行输出。”书安说到。
“耳边风”是一项自发的纯公益项目,参与活动的孩子不付费,组织活动的成年人不盈利,提供场地的商家也不收取场地费用。
在书安看来,复制“耳边风”并不难,唯一的难点在于,进行策划组织的老师需要有专业的教育素养,对孩子有热情,且愿意花时间在这件事情上。
图 | 视觉中国
现在,书安和Koney会一起带活动。周六是他们的休息时间,周天上午做些准备工作,周天下午和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汇合。
虽然开玩笑称自己为“计时机器”,但他们实际上承担了教育者的角色。
教育者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是丰富的,价值观是多元的。这样才有可能接受小朋友的丰富多彩,并作为一个媒介,让小朋友发现世界的丰富多彩。
其次,他们必须有一套和孩子沟通的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将他们组织在一起。但孩子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如果只是把不同的经历的孩子放在一起,不见得就能组合出1+1大于2的效果。这又要求了这位成年人必须有一套系统的教育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对小朋友进行引导。
每期参加“耳边风”的家长和孩子大约在15人左右,在书安的观察中,陪孩子来的家长们身上都有一种“松弛感”,相比孩子的分数、成绩,他们更在乎思辨力、社交力、尊重他人、表达等能力的养成。
在书安、Koney和风哥的设想中,将来的“耳边风”最好是场地、时间都能相对固定下来,让“思考-倾听-表达”可以像运动、阅读一样,成为一种家庭的生活方式。
“耳边风”希望打造学习的地方 (Place),而不是学习的地点(Point)
这一设想来自于群岛大学教育社区创始人周贤的文章《在教育3.0中构建“学习的地方”,而不是“学习的地点”》。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有权利,有能力也有动力,去参与构建“一个共同学习的地方’”,去自主探索‘增益社群的知识’,去尝试与他人协作,去理解社会理解公民理解人类等等的重要性;并在这样真实的构建过程中,体验和感受真实的张力,并学会民主的解决方式。
——————————————
人类学家项飚提出过一个“最初500米”的概念,号召大家重新观察第一个把我们和世界联系在一起的“500米”,从而重建“附近”,恢复城市的生态性。
重建“附近”,意味着重建真实社交,重构让陌生人得以频繁相遇的共同空间——这不仅对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孩子们也需要看见“附近”,从中习得重要的能力。
“耳边风”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孩子可以和陌生的同龄人、成年人面对面地聊聊天,交流观点,从而形成新的思考,结识新的朋友,构建属于他们的“附近”生活。
一米视界是成都儿童团推出的“与城市共成长”——成都儿童友好城市CGC助力计划之一。该栏目将通过寻找和报道成都现有的儿童友好城市样板,发掘和讲述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儿童友好案例故事,吸引更多的机构、社区、企业等参与进来,推动和激发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多元可能性,让城市的孩子了解城市,让孩子的城市看见孩子,真正实现孩子与城市共成长。
文丨嘻 排版丨阿乔
图 | 受访者提供(特殊标注除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