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大多数的网约车司机们边抱怨边跑车?或许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懂了……
见到网约车司机,可别再这么说了!“天天吐槽,平台也没有逼着你干,人家就是这个政策,你感觉合适就干,不合适别干……”最近在大多数网约车司机们对单价、单量抱怨不已的时候,清一色的评论中,类似的话术略显突出。
虽说这在逻辑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若放在上有老、下有小又工作难找的网约车司机们身上,却是残酷的,没有道理的可言的。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害者有罪论”成为了一部分人看待某些新闻事件的态度,而随着网络的越来越发达,这种现象让不少人感到受伤。
与其说让网约车司机觉得政策不合适就不跑,倒不如说或许这从开头就是一个错误,毕竟从开始网约车平台招募司机的方式到后来订单的定价、派单机制、抽成比例就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偏要说“既然发现了不合理,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抽身离开”那么也同样可以反驳。
其实这段时间的网约车司机们是比较焦虑的,看着越来越多的新面孔,不仅坐实了网约车市场运力临近饱和,同时也加剧了对订单争夺的竞争,这也意味着平台又要开始搞小动作了。
抛开这些不谈,为什么那些明明已经感知到网约车行业太“坑”的司机们,却选择一边抱怨一边跑车呢?咱们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在短时间也抽不出身。或许这就是网约车的“魔力”吧。
昨天,小编在看手机的时候一位年轻人的经历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位年轻人因为欠了十几万的网贷,又听说网约车比较挣钱,就想着租一辆车跑车以填这些贷款的漏洞。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年轻人用来支付押金的钱是东拼西凑找别人借来的。车是租好了,但跑了一个星期,除了收获了几位乘客的投诉和几个违章罚单之后,其他也没什么。
乘客说话的不礼貌,自己又不得不用低三下四的态度予以回应,这位年轻人表示自己受不了这个委屈,想要退车不跑了。但值得说明的一点是,现在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从事哪个行业,成年人的世界都没有“容易”二字,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忍气吞声。
刚租车跑了一个星期就退车,这样的话不仅没有挣到钱不说,押金和各种违约金也是要赔偿的,或许这就是大多数网约车司机再苦再累,也做不到说退车就退车那样的潇洒吧。
再加上近年来像T3、滴答出行、哈啰、一喂顺风车、高德打车等平台越来越多竞争也会更加激烈,网约车这条路会更加难走。最后珍爱生命,远离网贷……
你怎么看?当你刚租车就发现网约车是个坑,你会立即退车转行吗?
司机朋友们,应该自己众筹来自己组建跑车平台,都来跑自己的平台,那滴滴这些平台那什么和你真,降价吗
月入过万,一听之下有很大诱惑,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
进厂打螺丝都比这个强
网约车车主慢慢连本钱都贡献给了平台和有关养车的企业单位。最后得到的是债务和 疲惫的身心。
千万不要入网约车的坑,太苦了
一天跑十二个小时,去除车损和油耗,能拿两百块钱就不错了,更何况还没算违章和事故呢!
这玩意只有刚开始能做[呲牙笑]那时最喜欢跑易到。随便输入车费[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在惠州跑个人感觉比打螺丝好一些[笑着哭],最起码扣完乱七八糟的,还能搞个6K左右,坐标惠州仲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