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女老板教子严厉动辄打骂,儿子一年365天借酒浇愁,儿媳也喝上了

湘潭小伙向阳酗酒成性,一年下来没有醒着的时候,他不但天天喝,还几乎顿顿喝,这可急坏了母亲陈叶芝,陈叶芝对儿子下了戒酒令。

湘潭小伙向阳酗酒成性,一年下来没有醒着的时候,他不但天天喝,还几乎顿顿喝,这可急坏了母亲陈叶芝,陈叶芝对儿子下了戒酒令。

陈叶芝对儿子说,如果还不戒酒,那只能断绝母子关系了。

向阳并没有戒酒,反而变本加厉,陈叶芝说到做到,一个人住到女儿家,哀大莫过于心死,她对儿子彻底失望了。

在陈叶芝看来,儿子变成今天这样,完全是因为婚姻导致的,因为儿子没结婚前,一家人其乐融融,结婚后和儿媳三天两头吵架,最后染上酗酒恶习。

更过分的是,儿媳也跟着酗酒,两人一喝多就吵,还经常闹事,陈叶芝没少替儿子儿媳做收尾工作,身心俱疲。

60岁的陈叶芝是生意人,家庭条件不错,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向丽儿子向阳,她全指着33岁的儿子向阳接班儿,所以对于儿媳选择很挑剔。

她当初就不满意儿子娶儿媳,一直希望儿子能离婚另觅他人,这也是向阳和母亲矛盾的根源。

虽然陈叶芝嘴上说断绝关系,但哪位母亲不惦记儿子呢?陈叶芝还是找来了情感调解员上门劝解儿子。

调解员找到向阳,向阳一脸无所谓的说,我妈妈就是夸大其词,我们好着呢。当问及双方矛盾,向阳也只是提了一嘴,只要她别干涉我的婚姻就行。

在向阳看来,母亲性格过于强势,把控家里的一切,而自己也到了而立之年,在家里仍然没有地位,无法当家做主,至于过多矛盾,不想多说。

在向阳的成长过程中,陈叶芝一直忙于做生意,对儿子疏于管教,只要管教的时候,非打即骂,哪怕儿子结婚后也动手,导致向阳一直没有走出叛逆期。

虽然向阳表面上和母亲相处的不错,但一直不听母亲话,尤其结婚后,更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

陈叶芝仍然没有改变她的教育方式,只要不听话就打,可儿子不但没教育好,她自己反而焦虑了,她为失去对儿子的控制能力而焦虑,生怕儿子染上更不好的习惯。

陈叶芝一直想带儿子咨询心理医生,因为她感觉儿子通过长期的酗酒,思维混乱,人都有些抑郁了,酒瘾的病根儿在心上,必须治好心病才能戒酒。

为此,陈叶芝带着女儿来到长沙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没有问陈叶芝怎么管教儿子,反而问起了父母当年是怎么管教她的,陈叶芝说,棍棒下面出孝子,当年我妈妈也是这么教育我的,至于我父亲不怎么管我。

看到没?陈叶芝与儿子的相处模式,像极了母亲与她的相处模式,因为她就是这样长大的,所以觉得自己这样教育儿子是正常的。

至于向阳是怎么染上喝酒恶习的?其实陈叶芝也有一定责任。

在陈叶芝把生意交给向阳处理后,她自己又开了一个早餐店,但就在交出生意和开早餐店这段空窗期,陈叶芝无所事事,就以喝酒打发时间,敢说后来向阳喝酒没受到她影响吗?

只要陈叶芝让儿子戒酒,向阳就以“你自己也那样,凭啥管我”来回怼,经常怼的陈叶芝无话可说。

心理咨询师了解到陈叶芝的苦恼后说,您虽然表面上是需要帮助您的儿子,但最需要帮助的是您,显然在和儿子的沟通方式上,您这里也出了一些问题,就没有尝试过和他好好说话吗?

陈叶芝听懂了意思,虽然不抱大的希望,但承诺会改变与儿子的相处模式,回去先试试看。

心理咨询师又问向阳的姐姐向丽,你觉得你妈妈和你弟弟,谁心里更痛苦一些?向丽回答,我觉得两个人都很痛苦,尤其我弟弟经常说没人懂他。

心理咨询师询问了向丽的家庭情况,向丽坦诚自己也有了两个儿子,所以理解母亲望子成龙的心情,也理解母亲与弟弟各自的焦虑。

向阳除了与母亲关系紧张外,与妻子关系也比较紧张,但夫妻俩结婚十多年来之所以天天吵嘴还没有离婚,一方面看在孩子份上儿,另一方面他对妻子也有感情。

关键在于,母亲从一开始并不同意他的这门婚事,是他一味坚持才有了今天,并因此事与母亲有了矛盾。

本来向阳想通过夫妻俩感情稳定并过好日子的方式来证明这段婚姻选择没错,可现在他从妻子这里并不能得到安慰,加上母亲施加的压力,让他变得更加无所适从。

这就等于变相的在母亲面前承认了自己婚姻选择错误,却又不能承认,怎么不郁闷?

了解到心结所在,心理咨询师劝慰陈叶芝,回家后先改变你自己的态度,先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改变,他才有意愿改变。

陈叶芝为何不能搞好和儿子的关系?终归是她自己缺乏自信,焦虑过度,才把这种情绪传染给了儿子,她意识不到而已。

按理说,陈叶芝作为生意人,事业成功,不管是能力还是自信方面一直没有问题,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可生意成功不等于懂得教育孩子,无数虎父犬子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陈叶芝雷厉风行的性格用到成就事业上是一把好手,可她用经营生意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就显得缺乏耐心了,她以为抽儿子几下对方就能听话,可儿子毕竟是有自己思想的人,换谁都会本能抵触。

所以,陈叶芝年轻的时候就很焦虑,她焦虑儿子变成问题少年,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这种焦虑情绪在面对儿子时不断扩大,愈演愈烈,导致教育方式越来越没粗鲁。

等到儿子挑起生意时,又染上了酗酒恶习,陈叶芝又开始焦虑,怕儿子毁了生意会,更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儿子这样喝下去,连他自己的健康都会成问题,还怎么赡养父母?

陈叶芝缺乏对自己的自信,从而也失去了对儿子的信心,才走到这一步。

当陈叶芝改变与儿子的沟通方式后,向阳也要意识到自身问题,开启自救模式,毕竟出了问题是双方的责任,一味逃避只能让自己更颓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想必向阳天天喝酒并不是一件让他感觉快乐的事,但凡他要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也不会天天借酒浇愁,当务之急是先把酒戒掉,这需要全家的努力。

对于陈叶芝和儿媳来说,应该从大局角度考虑,尽量用好好说话的方式和向阳沟通,减少他内心的压力和焦虑感,转移他的注意力,只要向阳内心没有那么痛苦了,他对酒的依赖也就没有那么强了。

另一方面,陈叶芝和儿媳也要先从自己戒酒开始,虽然两个女人没有向阳那样酒瘾大,可她们不能以身作则的话,也是没有资格去劝诫向阳戒酒的。

另一方面,向阳要深刻认识到喝酒给全家带来的痛哭,通过喝酒并不能让母亲与妻子让步,只有好好沟通打开彼此心结才可以。

关键在于,喝酒实在有损健康,向阳如今才过而立,如果这么喝下去,哪还有明天可言?连健康都保证不了,谈什么事业呢?

结语:

酒到底是不是好东西,不但要分怎么看,还要分怎么喝,通常来讲,小酒怡情,大酒伤身,酗酒伤人生。

何止喝酒?凡事都应该有个度,点到为止就是最好的平衡,一旦过度,往往都是过犹不及。

亲人之间的关系也如此,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可谓不用心,可经常用力过猛,给孩子施加了他无法承受的压力,问题随之而来。

任何出了问题的孩子,背后都有出了问题的父母,要想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教育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互相成长。

希望天下父母都认识到这一点,站在平等和对话的角度和孩子沟通,你只有先把孩子当朋友,他才能对你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