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宜居行星”主题主要是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
这标志着我国地外生命探寻之旅正式启动。
五大科学主题具体包括:
1. “极端宇宙”:探索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揭示极端宇宙条件下的物理规律,优先发展方向包括暗物质与极端宇宙、宇宙起源与演化、宇宙重子物质探测。
2. “时空涟漪”:探测中低频引力波、原初引力波,揭示引力与时空本质,优先发展方向是空间引力波探测。
3. “日地全景”:探索地球、太阳和日球层,揭示日地复杂系统、太阳与太阳系整体联系的物理过程与规律,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地球循环系统、地月综合观测、空间天气探测、太阳立体探测、外日球层探测。
4. “宜居行星”:除了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外,优先发展方向还包括可持续发展、太阳系考古、行星圈层刻画、系外行星探测。
5. “太空格物”:揭示太空条件下的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规律,深化对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等基础物理的认知,优先发展方向包括微重力科学、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空间生命科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规划提出了至2050年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分三个阶段推进:
1. 第一阶段(至2027年):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探月工程四期与行星探测工程,论证立项5至8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形成若干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
2. 第二阶段(2028—2035年):继续运营中国空间站,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论证实施约15项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取得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创成果。
3. 第三阶段(2036—2050年):论证实施30余项空间科学任务,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论:笔者团队粗浅认为规划的实践,具有极其重大的科学意义:一是有助于深入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通过探索地外生命,我们可以对比地球上生命的形成条件和演化过程,进一步探索生命在宇宙中诞生的普遍规律,推动生命科学和天文学的交叉融合发展。
二是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边界。地外生命的存在与否是宇宙学中的重大谜题之一,探索地外生命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宇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打破人类在地球环境中形成的思维局限,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宇宙的本质和意义。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