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步履不停,沉默太沉重,别要轻轻带过

第一次来的时候,顾宁只是想看看横山一家三口的简单生活,但是却被里面的景色给迷住了。对于电影中的角色之间的感情以及他们的生

第一次来的时候,顾宁只是想看看横山一家三口的简单生活,但是却被里面的景色给迷住了。对于电影中的角色之间的感情以及他们的生活体验,几乎没有进行过多的反思。一年后再次拿起来,我的心情很复杂。最大的感触就是,只要有一个人,就会有一个冲突,而这个冲突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出现,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一代到另一代的交替。

 

下面是许多个场景,都是在妈妈上坟后,一同回到家里的。她牵着自己的孩子,沿着斜坡往前走去。她对他说:“如果有一只蝴蝶不在这个冬季死去,明年就会变黄。”她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

这是我在这部电影中最爱的场景。正午的太阳下,一对母亲和儿子不疾不徐地走在山坡公路上,看着他们渐渐消失在街角和树荫下的身影,似乎生命并没有让悲伤停下脚步,而是带着或大或小的痛苦,走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

 

她的妈妈想要让她过得更好一些,这样才能弥补她心中的缺憾,她想要自己的生活,但是她不想让她知道她的不公平。在许多看来,自己的妈妈,比起自己的爸爸,更多的是一种无法抹去过去的记忆。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会把过去与今天混为一谈,所以她才会把自己对纯萍的怀念,寄希望于眼前的这个儿子。不仅是在旅途中,我还想到,在多少个失眠的夜里,每次擦着纯平的照片,妈妈都会自言自语地说:要是那时他早跟我说,我早该制止他,他或许还能活下去。

  

她的母亲每次都会将心中的委屈说出来,然后转移话题。我觉得她很纠结。她没有办法,也没有原因,纯平的死亡只是一场事故。她不应该无缘无故地提起这件事,因为她很清楚,这件事会让两人越陷越深。但在生死面前,理智永远都是无用的。而她母亲的理智,充其量只能让她保持清醒,而不能让她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保持冷静。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感到内疚的原因。

  

从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来看,我确实不赞成这名妈妈所采取的许多行为。例如,她对许许多多的离异女朋友,一直表现得十分亲切,但她却觉得她对前夫不够忠诚;对被拯救出来的孩子,虽然他一事无成,不值得被拯救,但她还是会回头说别人满身肥膘;对自己的妻子,她会间接地嘲弄或暗喻自己的妻子有背叛行为。她的热情和礼貌,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或许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要以礼相待,而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心意。但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反而会让人误会。或许,她只是用这样的方法,暂时缓解了自己的情绪。

但我并不认同,也不了解,只是作为一个局外人,试图在冲突之后,寻找一种更加客观的人生态度。我或许无法理解丧子之痛,但在看过这部电影后,我或许会尝试着停止对负面情绪的回避,哪怕是我也不敢面对那些心理脆弱的人。我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但我知道,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你不知道原因,也没有拯救他们的力量,但你不想看到他们。不过,你也可以成为他们发泄的目标,这只不过是一种低级的发泄方式而已。与其无奈地去观看他们的伤口,还不如当做一个听众来听。他们也知道,即便是听到了他们的解释,也很难找到答案。所以,我从来都不会提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而是会倾听。

 

当然,妈妈的身份并不是单纯的讨人喜欢。她的爱与奉献,她的悲伤与仇恨,伴随着她的心。跟随自己的内心,无论好坏,都会出现在自己面前。她从母亲那里学到了一些东西,比如如何处理自己的生活。不管是被生活所控制,还是自己去积极地去应对,都只是一种抉择,就算你在主观上想要有一个短暂的喘息时间,但最终你会发现,你的生命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这就是我在庄子那里读到的,对于生命,对于爱情,对于荣辱,对于命运,都有一种超脱的感觉。我引用了一句古代人物的原文,以说明我在影片中所看到的相似之处。

 

《庄子》中的每一句话,单独拿出来看,都是莫名其妙,驴唇不对马,一般人根本听不懂,但庄子却经常说出莫名其妙的东西,这也是他身处乱世,见惯了形形色色的原因。庄子著书立说,并非为后人著述,只是一种嘲弄,一种宣泄。王先谦又说:“庄子感到悲哀和失望,因此他的话比较极端。”若是他出生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他早就该出人头地了。然而,后人对庄子之说的推崇,并没有顾及到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此非庄子之过,乃其子孙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