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刷到这条热搜,手里的烤肠瞬间不香了——某985高校研究生小张退学摆摊,自曝日赚700元!评论区炸了锅:有人说他是“人间清醒”,有人骂“浪费教育资源”,还有大妈在线求拜师。这事儿闹的,比糖炒栗子还烫手!
小张的退学理由堪称清奇:“在实验室给导师洗了两年试管,发现不如给客人洗生菜有成就感。”他的煎饼摊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学生们边啃煎饼边拍照:“吃了学霸做的饼,四六级必过!”
看看人家的创业装备:
实验记录本改成《酱料配方大全》
移液枪用来挤沙拉酱
电子天平称量葱花
支持派火力全开:
“我211毕业在CBD当社畜,时薪还没他摊煎饼高!”
“人家日赚700,你读完研月薪7000,谁更会算账?”
“北大屠夫都卖猪肉成亿万富翁了,酸什么酸!”
反对派痛心疾首:
“国家培养个研究生多不容易,对得起你导师掉的头发吗?”
“现在卖煎饼,四十岁蹬三轮卖菜?”
“都这么搞,以后谁还搞科研?芯片让煎饼摊主研发?”
最绝的是吃货派:“地址发我!要能吃出SCI味道的煎饼果子!”
会计专业的老王头给算了笔账:
日营业额700元,材料成本占45%
摊位费每月3000,城管来了还得交“弹性管理费”
早上5点出摊,晚上10点收工,时薪不到25块(结论:不如去重点高中门口卖教辅!)
更扎心的是“季节性风险”:
暑假三个月客流砍半
城管突击检查月均两次
隔壁摊主随时可能降价内卷小张自己都承认:“上周下雨三天没开张,急得我差点回去求导师复学!”
翻翻近年新闻,学霸改行早不是新鲜事:
清华美女转行做保姆,时薪500元
中科院博士送外卖,登上《人物》杂志
海归硕士开滴滴,自称“五星哲学家司机”
这些案例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两个残酷现实:
部分高校专业培养和市场严重脱节
年轻人开始用脚投票对抗“体面陷阱”(难怪有人说:“现在找工作就像开盲盒,985文凭不过是包装纸!”)
跟小张聊过的人才懂他的焦虑:“我们材料专业,三十个毕业生二十八个转行。去年师兄去化工厂,月薪六千要倒班,不如我现在自由。”
说到底,这场争论戳中的是全民痛点——当高学历不再等于高收入,我们的教育究竟在为什么买单?小张的煎饼摊就像个现实版寓言:
有人看见“读书无用论”
有人发现“职业教育缺口”
聪明人却盯上了学校门口的黄金摊位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甭管是实验室里的试管,还是煎饼摊上的铲子,能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的就是好路子!下次路过学霸煎饼摊,记得加个蛋——毕竟这可能是离诺奖最近的一次消费了!
你觉得985学霸卖煎饼是浪费人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