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中国的塞北新粮仓,未来20年最大的挑战

闲说宇俊星 2024-04-27 22:03:00

今日的中国粮食格局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南方的多个省份粮食远远不能满足自给,经济发达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的口粮全都要靠北方支援。

新的北粮南运的格局

这里面有国家的战略考量。

就水热条件来说还是南方几个省份占优。但这些年大量的南方耕地转向经济作物和工业居住用地,北方反而新增很多耕地。事实上南方亩产更高,无论是从降水量,积温,等方面来说更适合种植粮食(水田产量总体还是优于旱地)。

南方的茶园航拍

但是南方经济活力强,单位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税收和就业。国家让北方省份承担了主粮的任务。南方的土地搞经济开发区或者种经济作物。

结果是北方各省大多负责主粮,而南方广泛种植经济产物,淡水鱼、茶叶、蘑菇、小龙虾、花卉等等,反而农业产值更大。2022年各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前十,南方各省占了七个,而主粮区的东北、内蒙古都不在其中。

这其实也是国家动态取舍,毕竟耕地要保证18亿亩。保证主粮的同时,也讲一点经济效率,那只能南减北增了。

内蒙和东北、南、河北、山东、新疆撑起了中国人粮食安全。

内蒙有森林、草原和大量的良田(B站 虎牙青年)

内蒙河套地区成片的良田(B站 虎牙青年)

风吹草地见牛羊内蒙,也悄然转变从牧业大省变成了产粮大省。20年时间粮食增长2000多万吨,几乎可以养活整个浙江省。

这个北方横跨区域最长的省份是怎么做到短短20年产量翻倍的呢。

黑土地的延伸

蒙东各地其实从地理划分看是大兴安岭的延伸,和东北三省的亲缘关系更近,这里也是东北大农场生产方式的延伸。

蒙东的大片草场正被改造为耕地

比如22年内蒙古产粮总量4000万吨,通辽930万吨,兴安盟670万吨,赤峰、呼伦贝尔650万吨,这四个盟市就产了2900万吨粮食。

2000年后内蒙古的粮食增长大头也是蒙东几个盟市完成的。加上黑龙江、吉林、辽宁,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东北大平原贡献了这几十年粮食增长的大头。

远期来看,中国的粮食增长也要靠北方甚至西北的新疆。(新疆这几年粮食增长也很快,6年增加了500万吨,已经可以向内地大量输出谷物)

黄河之水的馈赠

黄河河套地区历史上就是著名的产粮区,“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汉代时对抗匈奴,汉军就夺回了匈奴人占据多时的河套地区建立了五原郡。

黄河几字湾的河套平原

共和国建立后,这里不仅仅是北方重要产粮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区和稀土矿产区。包头、鄂尔多斯是我国北方相当重要的工业城市。

河套地区附近有大量的沙地

其实就降雨量来说河套地区也不是特别好。自古这儿就是400ms降雨量的边缘,一般这种雨热条件是很难搞农业生产的。河套南面的陕北地区,河套西面北面都有大量的沙化地,直到今天还在治理。

这里能成为重要的粮农基地全靠着黄河的滋养。经过这些年黄河水利局的协调,宁夏内蒙山西、陕西几个上游省份是把这段黄河水用到了极致。

我们看一下河套地区这里密如蛛网引水干渠,这些不亚于江南地区的水网将大量的粮食、葵花籽、瓜果运往了各地,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

河套地区的总干渠是平行于黄河的取水渠,既能取水又防范了黄河洪水

黄河总干渠航拍,这条水渠平行于黄河

因为黄河上游洪涝不定,为了稳定取水河套地区引水时,还花了大力气修建了一条平行于黄河的引水干渠。早在1958年缺少机械的老一代肩挑手扛开凿了这条干渠。然后依次为基础,建立了一条条支渠把黄河水引入北面农垦区。

建国前几十年,老一辈人用双手改造了中华大地

可以说今天的河套共和国几十年了人民用双手建设好的,要强于以往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有水灌溉加上关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有利条件。当地除了种粮还富产经济作物。比如乌海的农业现在主要是往高端产业去发展的,近些年兴起不少葡萄酒庄园。

最大的挑战

蒙东、蒙西两片土地贡献了4000万吨粮食,极大保证了中国人的饭碗。不过有一个重要因素在制约这里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威胁了这片土地的未来,这就是水资源不足。整个内蒙的年降水量都是低于400毫米的,在古代只有河套地区还能开展有限农业。

蒙东通辽地区,气候比较干燥

今天能在以前的牧区进行农垦,是这几十年进行了水利设施建设,能打机井进行灌溉,但水资源是不能通过补强其他生产要素来替换的。要是没了水,现代机械、育种和土地平整等措施都种不出粮食。

而水,在蒙东蒙西已经越来越缺了。维持目前的产量都有些困难。

卫星地图上的西辽河,如细细的水线

目前蒙东的农业用水主要是依靠抽取地下水和西辽河的引水。除了种粮,各行各业也都缺水。好在蒙东地区没啥工业,否则真的是捉襟见肘。

要坚定推动节水型农业

目前通辽、赤峰等地的机井已经打的很深了。本来辽西到内蒙一带的降水就偏少,地下水埋深多在50米以下。这里的水位下沉其实也比较严重。为了满足粮食增长的需要,很多机井已经打到100米深这显然是不能持续的。

西辽河也断流了好几次,给下游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两年因为水利部出头统一调度到通辽才通水,后面经过协调这段会逐年改善,但也不是长久之计。

整个蒙东的粮食生产可能不单单需要自治区政府去协调,还需要想华北那样建立多省协调控制的方式。

未来之路,开源节流

目前看解决缺水问题就是开源节流,增加蒙东、蒙西区域水资源总量,另外做节流铺开节水农业。

引绰济辽工程示意图(来自 翠绿的樟子松)

引绰济辽工程就是为了缓解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缺水状况而开发的工程,此工程是内蒙古最大规模水利项目。

2019年11月25日,引绰济辽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工程将于2025(明年)年建成通水,每年能给西辽河注入4.5亿立方米水(南水北调目前每年能给华北调水100~130亿立方米,这个引水量真的不大)。

已经全线贯通的引绰济辽工程隧洞

蒙西的河套地区用水得需要一项更大的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西线调水的初步设想(后面实施的时候可能会有改动)

西线最初方案从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游取水,每年的调水量为170亿立方米。西线调水工程是直接给黄河上游补水,和东线目标不一样,这里主要是改善西北的环境,加强西北各省份的农业基础。

已经完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去年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连通长江、黄河及西北内陆河水系,为黄河流域及河西走廊地区供水”的重要战略部署。西线没有停下来未来肯定会上马。

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

相比较中线,东线影响的是30万平方公里的华北。西线将改善西北青海、甘肃、宁夏、山西、陕西、内蒙6省的水资源状况。

未来在可能还会打通怒江和澜沧江,这里打通后。调往西北的水资源将达到600~700亿立方米。是整个黄河年净流量,是目前中线、东线工程的5倍。

开源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节流了。

通过育种优化、建设高质量农田,和科学的节水灌溉,节约用水。目前蒙东、蒙西2/3的农田还是通过漫灌的方式,这个要慢慢的转向浅埋滴灌方式。

浅埋滴灌方式

其次就是高标准农田的建设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平整土地,合理调整农田地表坡降,改善农田耕作层,提高灌溉排水适宜性;

农机厂打包滴灌带

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按照灌溉与排水并重要求,合理配套建设和改造输配水渠(管)道、排水沟(管)道等排水设施;

田间道路布置应按照区域生产作业需要和农业机械化要求,优化机耕路、生产路布局,整修田间道路,满足农机作业、农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

国家关于高标准土地的区域规划

平整土地

修建引水干渠

蒙东通辽的产量逐年上升,高标准农田起了很大作用,科左中旗是最早实验及改良浅埋滴灌的地区,目前通辽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本身大部分土质较好的地块。未来可以科学规划让部分土质差的地区恢复为草地。

内蒙进行高标准农田的空间还很大,未来还有2/3的农地能进行高标准改造,如果大部分农地改造好,加上引绰济辽工程和西辽河生态恢复 ,维持4000万~5000万吨的产量不需要目前这么多的耕地和水源。

未来蒙东地区粮食不仅能增产到5000万吨数量级,很多土地还可以休耕,逐渐的缓解目前过于依赖机井的状况。内蒙——中国的塞北新粮仓这个基石是坚实的。

塞北将筑建中国粮食安全的新的长城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