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著名画家马口等十九幅花鸟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3-13 15:26:01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马口等十九幅花鸟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花鸟画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绘画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它往往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以花鸟画寄托自己美好理想和审美意趣,或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表达自己的人文追求,使得花鸟画具有特殊的寓意象征性,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观察世界、表达情感的思维方式。

——题记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上承北宋下启元朝的朝代,由赵构创立,定都临安,与北宋统称为宋朝,共传5世9帝,享国152年。

南宋初期不断与金交战,绍兴和议(公元1141年)后,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在宋孝宗时期有过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后期蒙古崛起对南宋进攻,南宋抵抗多年后最终于1279年被灭。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其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漠北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使南宋绘画别具自己的特色。山水画从北宋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及松石,变成了用笔简括、章法谨严、高度剪裁的边角特写。

人物画着重挖掘人物的精神状貌及动人的情节,注重塑造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

花鸟画努力进行形象提炼,有着高度的写实能力。而千姿百态的西湖画更显示了南宋画的特色。此时的文人士夫画在主观的表达和笔墨效果的探索上亦有较大的贡献。夏圭、马远、李唐和刘松年并称南宋四大画家。

两宋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顶峰,花鸟画经过了唐五代的发展,终于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彪炳后世。而且随着元代之后文人画兴起,追求写意风尚的盛行,以崇实为主的两宋花鸟画在中国花坛上独领风骚,成为后世学者临摹玩味的对象。

从五代开始,以徐熙为代表的野逸风格和以黄筌为代表的华丽富贵画风,影响了之后花鸟画的发展,黄荃画派影响宋初的画坛长达百年之久,北宋中后期之后随着文人画的崛起,经过张仲、王若水,到明代沈周、陈道复、文征明、徐渭等人的发展,徐熙画派影响了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花鸟画坛。

南宋著名画家马口等花鸟绘画作品有:《红梅孔雀图》《赏梅图》《碧桃图》《苹果山鸟图》《芙蓉图》《野蔬草虫图》《枯树鹳鹆图》《蒸枝鹁鸪图》《夜合花图》《蜀葵图》《梅竹雀图》《太液荷风图》《荷花图》《霜筱寒雏图》《梅竹双雀图》《海棠蛱蝶图》《猿猴摘果图》《豆花蜻蜓图》《寒鸦图》等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南宋著名画家马口绘画作品

作者姓马,但名已佚,其生平不详。

南宋画家马口《红梅孔雀图》赏析

南宋画家马口《红梅孔雀图》此图中一棵苍郁的翠柏和一抹老干纵横的红梅,花叶交参,相映成辉。一只雄孔雀立于树上,羽毛丰美,雌孔雀在树下觅食。画面富丽堂皇之中又有一种清雅淡泊的意味。虽接近“黄家富贵”体制,但用笔却较之疏散通脱,有逸趣横生之妙。

南宋马逵《赏梅图》赏析

南宋马逵《赏梅图》设色本,纵12.6厘米横16厘米。 利用南宋朝廷特制的双拼细绢,绘一泓湖水,远景为用淡墨绘梅树数株,枝条摇曳,梅花绽开,湖水中倒影婆娑。近景运用界尺加衬染的技法绘阁亭一角,类似重檐悬亭,亭前绘一梅枝奇出,枝条瘦劲而俯仰多姿,亭上绘一长者俯栏观梅,甚是怡然自得。正如明代侍读学士王达为该画配诗所云:“西湖水涵冰色炯,众鸟不喧人更静;孤山堂下雪初销,一泓冷浸梅花影。刚风入座声珊珊,逋仙半醉倚阑干;吹上东南一轮月,万里银河鹤背寒。”

马逵,宋代画家,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西),生长在钱塘(今浙江杭州),马世荣之子,马远之兄。宁宗朝(1195-1224)画院待诏。画山水、人物得家学之妙,而花果、禽鸟疏渲极工,毛羽灿然,飞鸣生动之态逼真,殊过于马远,而他皆不逮。

南宋佚名《碧桃图》赏析

南宋佚名《碧桃图》此图是作者以碧桃为题材的写生作品,画面虽小,却意趣无穷。在表现技巧上,作者将花瓣用细笔勾描后再进行多层暈染,使花瓣层次更丰富并具有立体感。全图设色淡雅,是宋代写生妙品。

南宋佚名《苹果山鸟图》赏析

南宋佚名《苹果山鸟图》此图绘一棵果实累累的苹果树,枝椏上有一机警的小 ―鸟,振翅欲飞。画面线条稳健,设色古雅,树叶上的小洞不仅使画面更为生动,同时也提高了视觉效果的丰富性。从此画可以看出宋代画家高超的写实技巧。

南宋佚名《芙蓉图》赏析

南宋佚名《芙蓉图》此图是一幅写生作品,作者以行云流水般的运笔将花和叶以墨线勾勒出轮廓,再敷以色彩,使其更加立体传神,在动势上,作者也进行了巧妙的安棑,花枝斜出,弯曲有致,得写生之妙。

南宋佚名《野蔬草虫图》赏析

南宋佚名《野蔬草虫图》 绢本设色,此图看起来像写生小品,绘有三种昆虫和一种野菜:蝴蝶、蜻蜓、螳螂和类似白菜的野菜。全图用笔精细,将物象描绘得棚栩如生。设色淡雅,画面虽小,意趣无穷,是宋代写生妙品。

南宋佚名《枯树鹳鹆图》赏析

南宋佚名《枯树鹳鹆图》此图作秋树残叶,枯枝上一只鹳鹆单足而立。整幅构图疏密得体,不论枝叶或鸟的描绘,都刻画入微,神形兼备,为宋代写生花鸟画中的杰作。

南宋佚名《蒸枝鹁鸪图》赏析

南宋佚名《蒸枝鹁鸪图》 此图用工笔重彩画法描绘了一折枝荔枝,枝上站立一对小鸟,用笔工细精微,设色妍丽,是一幅寓意很强的绘画佳作。无论是构图还是骨法用笔上,都可以说是南宋院体画的代表。

南宋佚名《夜合花图》赏析

南宋佚名《夜合花图》此图描画一技含苞待放的夜合花,枝叶花朵均用双勾填色技法,白花绿叶,色泽淡雅,使人看后有赏心悦目之感。

南宋佚名《蜀葵图》赏析

南宋佚名《蜀葵图》图中的蜀葵设色妍丽,描绘工致,花开之姿被表现得分外妖娆。

南宋佚名《梅竹雀图》赏析

南宋佚名《梅竹雀图》绢本水墨设色,此图体现了南宋院体花鸟画的典型特征。图中梅竹相依,由左上向下斜势而出。枝头黄莺宛然欲起,饶有生趣。精巧的构图,细腻的勾勒,淡雅的设色,都与画院名家林椿的画风相近。

南宋佚名《太液荷风图》赏析

南宋佚名《太液荷风图》此图为一幅典型的院体画,作者以太液池内的莲花为题村,表现了池内碧叶连天,莲花掩映,浮萍丛生,野鸭畅游水中的景色。作者采用双勾填色的方法,以色彩深浅表现花叶俯仰向背之态,用笔十分精细。

南宋佚名《荷花图》赏析

南宋佚名《荷花图》此图以特写的形式,表现了一朵盛开的荷花,用笔精细,花瓣脉络以金丝细线勾勒,又用桃红晕染,使画面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效果。

南宋佚名《霜筱寒雏图》赏析

南宋佚名《霜筱寒雏图》图中绘有五只麻雀栖止于枯棘上,每只鸟神态各异,动静不一,形象生动,说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写实的功力。此图用笔精工,设色优美,是南宋写生花鸟画中的妙作。

南宋佚名《梅竹双雀图》赏析

南宋佚名《梅竹双雀图》此图表现了两只不同动态的小雀,一只抬头向上远眺,另一只低头俯视,形神逼肖。图中竹叶用双勾填色法画出,画风近于南宋画院一派,精工巧丽中又见生动。

南宋佚名《海棠蛱蝶图》赏析

南宋佚名《海棠蛱蝶图》此图工笔重彩画海棠花蝶,以叶花翻卷之状,将无形之风绘出,以“有形”写“无形”,十分精巧。用笔工整,敷色浓丽沉稳,花叶用颜色层层渲染出阴阳向背,生动传神。

南宋佚名《猿猴摘果图》赏析

南宋佚名《猿猴摘果图》此图以极为工细的笔法,描绘了深山野林之中,三只猿猴在树枝上攀援、摘果、嬉戏的场面。作者对猿猴和老树的虬技、枯叶,都进行了极深入的刻画,图中的坡石运用小斧劈皴来表现其质感,画风精工巧丽。

南宋佚名《豆花蜻蜓图》赏析

南宋佚名《豆花蜻蜓图》此图画面为长圆扇形,绘豆花上栖息一只黄褐色蜻蜓,枝叶微向下垂。整幅作品结构自然,疏密得体,色彩丰富,工写结合。其中蜻蜓的描绘神妙入微。画家不仅再现了蜻蜓的形态,甚至连透明的翅膀及纹络都表现了出来。而豆花则以简笔写出 ,野趣天然。

南宋佚名《寒鸦图》赏析

南宋佚名《寒鸦图》此图绘冰封雪冻的寒林中,一群乌鸦戏于其间,画面刻画细致,构图优美,虽然描绘的是寒气袭人的冬景,却使人感到生机盎然。

两宋时期是花鸟画发展的极盛时期,在此之前,花鸟画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宋代的历史背景以及政治支持使花鸟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时期的花鸟画风格又被称为"院体花鸟画"。画风以严谨、精巧见长,由于皇室重视、民间呼应,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到高峰时期,出现了薛稷、边鸾、黄荃父子、徐熙、赵昌、崔白、赵佶等专攻花鸟画的大画家。

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到宋代,可谓登峰造极,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百花齐放,梁楷极简的画风可谓在当时独树一帜,他用简练的笔墨传达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内容,从而把写意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0 阅读:13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