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数据显示,在某个省级机关里,用了AI帮忙后,写普通通知这类公文的时间从原来的3小时缩短到了40分钟,效率一下子提高了近80%。
这时候,可能有人就会担心:那公务员的工作是不是要被AI,比如DeepSeek,给抢走啦?
答案是:会,但不会完全取代!
那些只会简单复制粘贴、不做思考的“笔杆子”,大概会有60%的工作被AI接手。比如,一些基础的事务员,他们平时就是做做会议纪要、整理数据报表这些比较标准、重复的工作,这些活以后很可能就交给AI来干了。
但是,那些真正懂政策、了解人心、还能摸透领导想法的聪明人,他们可不会被AI轻易打败。相反,他们可能会把AI当成一个新帮手,让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1、懂政策:在规则边缘的创新思考
人们在制定政策时,会全面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这就像织一张复杂而精细的网。但AI呢,它更像是一个精准的计算器,只能依据已有的数据和规则来运算,缺乏那种全面权衡的智慧。其次就是人类公务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这种创新思维也是AI难以实现的。
例如,当某县遭遇"村民在基本农田种植景观竹"的新矛盾时,DeepSeek只能罗列《土地管理法》条文,而人类公务员却创造出"景观竹+林下套种大豆"的复合模式,既保住耕地红线又满足乡村振兴需求。
这种在政策边缘寻找新出路的能力,正是人类独有的智慧。AI虽然强大,但在这方面,它还是比不上我们聪明的人类公务员。

2、懂人性
人类的生活经验是多元化和复杂的,而AI的“经验”则完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的。AI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学习和模仿人类的行为,但是理解和管理情绪、建立深层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是许多工作中必不可缺的,而这正是AI所不可替代的。
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面临不可避免的事故时,如何在最小化伤害的同时考虑公平和责任问题,这种复杂的伦理决策仍需人类把控。

3、懂领导心思
尽管AI在数据处理和自动化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在理解和预测人类领导者复杂多变的决策心理方面,人类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比如,在企业层面,如果一位CEO在会议上提到要“加强内部沟通”,对于熟悉他风格的人类下属来说,这可能意味着公司即将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或者需要更加注重团队协作。而AI则可能只是简单地记录下这句话,无法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