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6点钟准时上班,下班时间却永远不固定,有时一天甚至要工作超过10个小时,每年大约要处理400具左右的遗体。听起来让人难以想象的工作,你绝对想不到这是一个90后的小姑娘干的,而且这一干就是3年多。
她叫陈韵秋,是四川的一位90后软妹子,圆圆的脸上戴着一副圆圆的眼镜,显得她整个人看起来要更小。如果走在大街上,你甚至会以为她是个文静的高中生,可出人意料的是,她是在殡仪馆工作,而且是一名入殓师!
据她自己说,最初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觉得做一名入殓师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当她把想学殡葬专业的想法告诉家人时,毫无意外地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认为好端端一个姑娘为啥要学这么晦气、不吉利的专业,亲戚们要是问起来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可她认定了就要学这个专业,为此她第一次在家人面前叛逆了一次,偷偷收拾了行李躲在了高中同学家里,打算用“离家出走”来威胁家人同意她自己的想法。后来父母被她逼得没办法,只好答应了她。
从学校毕业后,她就进入了一家殡仪馆做了一名入殓师,工作就是给去世的人化妆、清洗身体、按摩等等。因为胆大心细加上一直以来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敬畏,在身边同时期进来的同学都相继离开之后,她仍坚定地选择留下来。“虽然家人对这份工作不能理解,但前来祭拜逝者的亲属们却一直对我充满了感激。”她说。
有一次要去逝者家里出现场,去世的是一位老人,家人在得知老人去世后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手足无措之下焦急地等待着殡仪馆工作人员的到来。陈韵秋赶到现场后,也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原来家人在搬运老人遗体时没注意,老人体内的污物都流了出来,身上到处都是,恶臭味儿充满了整个房间。
她顾不上这么多,赶紧戴上口罩和手套,拿出毛巾一点一点地为老人擦拭身体,动作很轻柔,生怕弄疼了老人。好不容易将身上擦干净后,又熟练地为老人换上了寿衣,完全看不出是刚才那个满身污秽的遗体。
家人在一旁也感动万分,亲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被一个陌生人做得如此细致和认真,说再多的“谢谢”也表达不了内心的谢意。“这只是我的工作而已,对待工作就要认真负责。”事后陈韵秋这么说到。
要说她最有成就感的一次经历应该是为几名警察化妆,因为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严重的车祸,有些遗体已经面目全非甚至出现了残缺。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畏,也为了安抚痛不欲生的家属,陈韵秋和同事们想尽办法将遗体上残缺的部位捏了出来,并化上妆,其中一位母亲第一眼看到躺在那里的儿子后半天说出来一句话:“这就是我的孩子,他只是睡着了,让他好好休息。”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入殓师,通常指的是遗体整容师,他们的工作内容不仅限于帮遗体化妆、弥补身体缺陷,还要负责为遗体清洗沐浴、按摩、换寿衣等等。“做这行最需要的就是胆大心细,不然连一天都撑不下去。”这是人们对入殓师工作的普遍评价。
在影视剧中我们也能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入殓师在为逝者整理遗容时,不光会戴上口罩,手上也会戴上一次性橡胶手套。哪怕是帮遗体翻身、清洗,手套也不会取下来,必须等到所有工作结束之后才可取下。
为遗体化妆是一件特别精细的工作,考验的不仅是耐心,还有高超的化妆技巧。可是,戴着手套不会影响正常操作吗?为什么入殓师不直接用手去触碰遗体呢?其实这里面是有一定讲究的。
一、对逝者的尊重。我们通常会说“逝者安息”,意思就是人已经去世了,就让他们安心离世,不要再对他们做过多的打扰。入殓师为逝者整理遗容,是想让他们在跟亲人告别时,能以体面、安详的姿态呈现在亲属面前,同时他们也会格外注意在整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遗体的伤害。
人去世后,遗体会逐渐发生变化,比如变得僵硬、出现尸斑等等,这些变化会增加入殓师的工作难度。为了将逝者以最完美的容貌出现在家属面前,入殓师在化妆时动作必须十分轻柔小心,而戴上手套后人的动作会不自觉变慢、变轻柔,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家属负责。
二、防止沾染上逝者身体的细菌,为了入殓师的健康考虑。不管是自然的寿终正寝,还是因为疾病或者其他意外突然离世,遗体在停放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化,而体内的病菌也会在此过程中大肆繁衍、扩散。
人去世后,心脏会停止跳动,血液随即停止向全身各处循环。但仍有一部分细胞处于活跃的状态,而这些细胞就成了病菌的繁殖“温床”。人去世后有停灵的习俗,有些地方是停灵三天,有些地方是七天甚至九天,遇上天气炎热的时候,遗体很快就会腐烂变质散发浓烈的臭味儿。不仅如此,逝者身上的细菌也会很快从体内向体外蔓延,如果身体有破损的话,细菌扩散的范围会更大。
这些细菌对人都是有危害的,即便是身体健康的人,也要十分谨慎。入殓师在为遗体化妆时,需要非常近距离的接触遗体,遭到细菌危害的风险就会增大。所以,为了入殓师的健康考虑,戴上口罩、橡胶手套是很有必要的。
三、工作岗位的制度要求。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规则,每份工作也有工作职责要求,只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去办事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入殓师同样如此。
为逝者化妆前,入殓师需要先对遗体进行清洗、按摩等工作,既是为了让逝者能够走得体面,也是为了让后续的化妆、穿寿衣等工作进展得更加顺利,安抚家属悲痛的情绪。
所以,本着对各方面认真负责的岗位制度要求,入殓师在工作期间戴口罩、戴手套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入殓师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是特别恐怖、甚至带有一些晦气的,而他们自己也会特别注意在工作中尽量不用手直接触碰遗体,生活中他们也会格外注意细节,以免引起他人的不悦甚至忌讳。
一、不主动参加别人的婚寿喜宴,不跟别人握手。其实不光是入殓师,殡仪馆里的其他工作人员也会注意这些细节。因为在殡仪馆常年只跟去世的人打交道,人们会认为他们身上沾染的阴气太重,很不吉利。
而婚宴寿宴都是充满了喜庆氛围的,常年跟逝者打交道的人不适合出现在这种场合,会破坏这种喜庆的氛围,甚至带来不好的东西。
入殓师也不会主动跟人握手,原因也在于此,把不好的东西带给别人也会让他们自己内心产生愧疚感。虽然这些都没有科学依据,但大脑里的偏见无法一时消除,所以入殓师会主动不参加婚寿喜宴,不跟人握手。
二、跟对方道别时,从不说“再见”。鉴于工作的特殊性,跟逝者不方便说“再见”,跟家属说“再见”也不合适,这样会让对方产生误解。
三、接触了物品后会及时洗手、消毒。这样做一是工作时养成的习惯,随时保持干净清洁,二来也是为了尽量减少带给别人的心理阴影。不管是使用工具还是摸过床边,及时洗手消毒在他们看来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总结
入殓师在接触遗体时会做好防护,这既是工作制度的要求,也是为了自身的健康负责,还带有对逝者的尊重。这是一份伟大的职业,有了他们那些去世的人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程才能走得安心、走得体面。
这也在启发我们,要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怀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这样即便走到了弥留之际,也不会感到遗憾和不舍,这一程才算是完美的谢幕,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