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笑什么?我在外面等电梯,听到你和孩子笑得这不开心,忍不住就过来瞧一瞧”与我们住在同一楼层的洋洋妈妈,突然从门外探进头来对我说道。
那是前天傍晚,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熟悉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就带着孩子用rap的方式来唱说《亡羊补牢》。因为孩子唱说时,声音和动作十分滑稽搞笑引发我们在客里哈哈大笑,才引来洋洋妈妈。
其实洋洋妈并不是好奇我们在笑什么,而是她觉自已好久没有和孩子如此开怀的笑过了。所以才会被,我和孩子可以笑得肆无惧惮的亲子关系吸引了。
通过后续的聊天得知,洋洋妈跟洋洋平时说的最多的:想吃什么,作业写得怎么样了?甚至常常为孩子的成绩,作息时间,看多久电视而绊嘴。
洋洋妈觉得自已很多时候,都已无法好好跟洋洋说话了,就算说话也有一种水火不容的感觉,亲子之间越来越少走心的交流,关系就像两条平衡线一样,没有交集,越走越远。
洋洋妈的一翻话让我想到,知乎上一网友根据自身的经历,在知乎作了这样的一个提问:小时候和父母关系不好,长大了感觉亲近不起来怎么办?
问题一出,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有同感,在众多网友的回答中,其中两位网友的亲身经历让人记忆深刻。
网友A,小时候妈妈脾气不好,常常挨骂。从小跟父母不亲,现在三十岁也不亲。
网友B,17岁的高一学生,父母常摆脸说,同学说起父母脸下有笑容,而他对父母只有许多不解:为什么事情都是我的错?为什么家里有一点脏就是我弄的?为什么不能对我热情一点?为什么处处限制我?
看完网友们分享和父母关系不亲的亲身经历,发现网友们说起自己的父母,更多的是抱怨,而少了是欢乐的情景。小时候的亲子关系本是亲密无间的,而亲子关系是从时候开始就发生微妙的变化呢?
关系变化不是 一朝一夕的事,就如洋洋妈敏感的感知到,她好久都没有和孩子在一起开怀的笑了,好久没过孩子一起笑了。
这就是亲子关系微变的开始,当我们发现孩子面上自然的笑容变少了,孩子对我们的笑越来越少了,就当是应该开始审视我们与孩子关系的时候了。因为紧张的亲子关系是让孩子失去笑的能力主要原因。
孩子笑的能力受亲子关系所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习惯向往美好,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憧憬。苛刻的对待自已,一点都 不敢放松。怕自已一放松,孩子会因为自已的原故而落后。
我们眼里看的都是别人家孩子的好,心里想着自家孩子和别人的差距。行为上不停拉着自家孩子往前冲。
每天给孩子安排各项学习,就怕孩子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却忽略孩子脸上已好久没有笑容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我们的不满。
正如《儿童心理学》一书写道:父母和孩子的冲突核心永远不是事情问题本身,而是事情背后没有被看见的情绪。
也就说,无论我们跟孩子是因为什么事情起的冲突,伤害到孩子不是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的生气时的情绪。
在生活中,当我们把重心偏向孩子的学习,分数高低上,很容易让我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失去平衡,从而引发孩子很多不愉快的情绪。而又没能及时发现孩子对这些负面的情绪背后的认知,正在伤害我们的亲子关系。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名词叫“一致性认知”,它的意思是:指人们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一定的评价,具有某种态度的倾向。(解义参考百度百科)
若我们经常因为学习与孩子发生冲突,在孩子的认知里我们是不喜欢他。或如果要妈妈的开心,就要拿好的成绩来换。一旦孩子出现这样的认知,把好亲子关系建立在成绩之上。孩子会觉得很累,感觉不到开心,孩子就会缺乏笑的能力,脸上的笑容也会随之出现的越来越少。
反之如果我们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就会认为,妈妈对他的爱不会建立在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即使自己的成绩不怎么好,妈妈依然是喜欢他的。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带给孩子健康,积极,阳光的心理。
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学习,还有生活和愉悦的情绪更需要我们关注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孩子在与我们的相处中,解读到各种积极的信号,孩子有良好的情绪是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关键,反之孩子就将会负重前行越来越不开心的,最终脸上的笑容就会越来越少。
能笑到一起的亲子关系不会差《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一书中,作者用一个章节来讲叙自已,对培养孩子笑的能力的日常生活。
其中还多次提到她在家里和孩子们常常是欢声笑语场景。她会有意的和孩子开玩笑,也会有意的安排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逗孩子笑,觉和孩子一起开心的笑,是家庭氛围最好的场景。
一个人要真实的感受到开心才会笑得出来,孩子也是如此。愉快的相处方式要建立在记得有一次在外面吃饭,听到隔壁桌的孩子跟她妈妈的聊天跟有意思。
“妈妈,妈妈,快看看,我要吃了一个红红的太阳哦”只见那名5岁的孩子,用筷子夹起一块切得圆圆的红萝卜,正准备放在嘴里对妈妈说道。
“你吃下去的太阳,啥味道啊?哈”妈妈打趣的问道
“咸咸的,甜甜的,辣辣”孩子一回答完自己都忍不住先笑了。
然后他妈妈也跟他一起笑,并说道:咸咸,甜甜,辣辣的太阳,我也来尝一尝
一顿饭下来周围充满那对母子的欢声笑语,虽然那位妈妈也有提醒,吃东西是不能笑的。但她的孩子并不生气,而是跟他妈妈说:我知道了,我嚼完再说话的。
好的亲子关系不但不容易产生冲突,即使产生的冲突也可以快的修复。能和孩子一起开怀大笑的亲子关系是不会差的。
那怎么做才可以保持孩子笑的能力得到发展呢?笑看似只是脸部的一个表情,但如果孩子的心情低落,不自信,有心事,忧虑或亲子关系紧张这样的情况下。孩子没有拥有笑的能力,他会不苟言笑,脸部的笑容也会越来越少的。笑不仅关乎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关乎孩子的体格健康。
正如美国一位著名的精神学博士雷蒙德·穆迪在《笑一笑——赋予健康的动力》一书中说:“我发现笑是一种人类生存的能力,恰如医师检查身体各部位一样。笑已成为衡量身体健康的一种正确有效的指示器。”
简单来说笑是一种生存的能力,它像是身体健康的指示器。没有笑的能力,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的。
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孩子笑的能力,孩子在婴儿时期,我们对他做嘴角上扬的动作,孩子是通过我们表情的传达,很快就学会了笑。也感知原来嘴角上扬,是一开心的表现。从那以后孩子就经常对我们笑,来表达她开心快乐。我们也是用开心的笑容,回应孩子的笑,那时亲子关系很融洽。
但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我们对孩子的各方面的要求变高了,却忽略了继续发展孩子笑的能力。若想帮助孩子笑的能力得以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让孩子养成分担家务习惯,建立家庭归属感因
我们发现孩子不爱笑,和他缺乏归属感,有直接的关系。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正面教育》一书中写道:
父母们常常忽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
也就说让孩子多动手,为家庭作贡献可以增加孩子归属感和价值感。若我们在做家务的时,习惯邀请孩子和我们一起来分担家务,家务可以让孩子觉得他的家庭价值。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加孩子对家庭和家人归属感。
当孩子养成分担家务的习惯,也体会到个人奉献对家庭的价值所在。强烈的家庭归属感会让孩子内心满满的安全感,觉得自己和家人是融为一体的,也会为自己的能力感到自豪的,和高兴的。积极的价值观跟能带给孩子满满的生活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中去成长的孩子,笑的能力是不会缺席的。
第二,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冲突,不让冲突成为孩子积累负面情绪的温床
我们都知道心情不好的孩子,是极少会在脸上挂上笑容的。而负面的情绪是最影响孩子心情的主要因素。在日常的生活中避免不了冲突,如果冲突处理不当,就成了蕴酿孩子负面情绪的温床。
反之若我们能把每一次的冲突,变成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的机会。那么冲突不仅不会给孩子留下负面情绪,反而让孩子获取正能量的机会。
很多家长看到孩犯错了,第一时间是就会生气的找出孩子的问题,接着批评和教育孩子。这样处理孩子犯错引发的冲突,等于把孩子推向我们对立的一面,急着和孩子划你错我对的清界线,觉得都是因为孩子的错造成的,这样做不利于我们与孩子进一步交流,从而帮助化解孩子负面的情绪。
正确的处理冲突方式应该是,整个过程要做到温柔而坚定的态度,先得平静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再和孩子解→最后解决问题。
温柔而坚定的态度,让孩子沟通的大门永远向我们敞开。我们的亲子关系也不会因为冲突而恶变,反而会让孩子敢于说出他真实的想法,把我们当的他朋友。
当我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相处得轻松没压力时,孩子的情绪是愉悦的,稳定愉悦的情绪,孩子脸上的笑容也是不会少。
第三,把爱孩子的信息传达出来,让孩子有幸福感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会察言观色,根据爸爸妈妈喜好决定自己的行为。他通过自己的行为得到父母的更多关注和爱。有一次去学校接孩子放学,无意中听到一孩子跟他的同伴说:“如果考到100分是我,我妈妈就喜欢我多点。”
在这个孩子的认知里,他认为只有考了100分才能换取妈妈对她的喜欢。其实我们喜欢孩子只是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不需要分数来作附加条件的。
但因为平时对孩子学习管教比较严格,以致孩子以为妈妈对他的爱需要他好成绩来换取的。其实在日常交流冲,我们应该把我们不需要条件的爱传达出来,孩子知道,即使他没有考100分,爸爸妈妈也是爱他的。
如果孩子从我们那里得到确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对他的爱是不会变的,他会更有幸福感,内心幸福的孩子,脸的笑容自然随之而来。
第四,跟孩子交流的方式可以“皮”一点
自从我们当了父母这一身份后,作风上习惯了对自己严格,也对孩子严格了。跟孩子也习惯以下达命令的方式来跟孩子说话。就像上司对下属说那的感觉,一个习惯布置任务,一个执行任务。这样的沟通方式,孩子感受不到交流的乐趣。
其实我们可以跟孩子换一种交流的方式,适当可以跟孩子说一些小笑话,逗大家一起笑。和孩子交流的时说话氛围也可以显得不要那么严肃,和说孩说一说有趣的事或者故意把说一些话说的搞笑。
比如:我们递给孩子一个鸡蛋,故意说错,说我们递给他一个苹果。一些小玩笑,可以让家庭的氛围增添欢乐。一开始孩子可能不知道你是故意说错,但是他会意后,就会与你四目相对,哈哈大笑了。这样的小玩笑,我试过很多次,说完跟孩子一起笑的感觉真的很好。
偶尔和孩子开一下小玩笑,或在生活和孩子把一首歌改编的很搞怪,或又和孩子把一个故事创编的很搞笑的父母有点“皮”。
虽然这样父母看起来有点“皮”,但是孩子更愿意和这样的父母交流,孩子的幽默感也会由此而生。孩子真正开心了,他的笑容便是我们最好的礼物。
正如法国文学家雨果所说:有一种东西比我们的面貌更像我们,那就是表情;有一种东西比表情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微笑。
一个孩子若是开心,幸福的,他脸上的笑容是藏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