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的人,肯定对剧里这样一组画面印象深刻:有个刚到延安的年轻女红军去见毛泽东,当时毛泽东正蹲在炉子前烧水呢。这女红军笑嘻嘻地踮着脚,悄悄绕到毛泽东身后,突然拍了一下毛泽东的肩膀,大声喊道:“老毛!”毛泽东猛地一回头,一下子惊喜万分,立刻拉住她的手问这问那……
这组镜头可不是导演瞎编乱造的,那是真实的历史重现。这个敢管毛泽东叫“老毛”的女红军呢,就是15岁就参加革命,参与过湖南暴动,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的曾志同志。
一、
1911年,曾志在湖南宜章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呱呱坠地。15岁时,她到湖南衡阳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去了,在那儿,她可是当时唯一的女学员呢。过了两年,她就参加了党领导的湖南暴动,接着跟着队伍上了井冈山,一路随着毛泽东转战各地。这期间,尽管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风风雨雨,可她的志向从没动摇过。
1928年初的时候,曾志和红七师的党代表蔡协民成了夫妻。有一回,毛泽东来找蔡协民谈工作的事儿,就这么着,曾志在毛泽东的这次来访里,头一回见到了毛泽东。
那次接触的时候,毛泽东热情又风趣,还特别平易近人,这让曾志心里头有了一种没法形容的亲切感。打那往后,她就把毛泽东当成自己的好老师,还当成大哥哥呢,两人的友谊也就此开始,持续了半个世纪。
这一回见面的时候,毛泽东晓得曾志已经有身孕了,就提议曾志赶紧去比较安全的井冈山后方留守处养身子,还把自己的枣红马借给曾志骑呢。第二天,曾志骑着毛泽东的枣红马,平平安安地到了大井那儿的后方留守处。
生完孩子不久,曾志忽然收到毛泽东派人送来的一张条子,条子让她尽快赶到茨坪,去担任前委下属的妇女组组长,负责做发动和组织群众的工作。
能直接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工作,曾志可高兴了。对于这段难以忘怀的日子,她后来回忆说:“我为啥乐意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工作呢?因为他一点儿领导的架子都没有,还会抽时间给我们讲笑话、历史典故,能在欢快的氛围里,不知不觉地给我们传授革命的道理、工作的方法和原则,教我们咋去做群众工作。”
那时候的曾志啊,工作起来热情满满、积极性特别高,可工作方法有点太简单了,这么一来工作效率就不怎么高,这可把她给愁坏了。有一回呢,曾志就把这事儿跟毛泽东说了,毛泽东就拿了一张表格递给曾志,说道:“你要是能把这表格里的内容都仔仔细细、准确无误地填好,你的工作就能顺顺当当的,也就不会再发愁啦。”
曾志把表格接过来一瞧,毛泽东在那表格上把自己的工作列得详详细细的呢。像哪天动身,要去啥地方,途经哪些地方;走的啥路,有啥桥梁;路两边是山啊,是水啊,还是田呀?田里种的啥庄稼,长得咋样?路过的村子规模大小、人口多少?有几间瓦房……这时候曾志才一下子明白过来:毛泽东是想让她学会分析判断,工作得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方向,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1932年1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攻占了漳州。之后呢,组织上安排曾志和蔡协民留下来继续斗争,毛泽东就带着中央红军回江西瑞金去了。曾志那时可没想到,再见到毛泽东的时候,已经过了整整7年啦!
1939年12月,曾志接到中央通知,要她从闽东苏区前往延安,到延安马列学院去学习。那时候,她丈夫蔡协民都已经牺牲了,在延安她认识的人就只有毛泽东了。
到了延安,曾志立刻给毛泽东写了封信,说想见见毛泽东。毛泽东马上亲笔回信,约曾志第二天到杨家岭相见。
这次见面的时候,曾志把这几年的各种滋味一股脑全倾诉出来了,心里顿时畅快不少。当天,毛泽东留曾志一起吃晚饭,还跟曾志讲:欢迎曾志以后常来他这儿串串门,没什么好招待的,不过红薯管够吃!
三、
1941年5月的时候,中央在延安启动了“整风运动”。曾志之前在白区干过地下工作,所以就成了审查的重点人物。审查的时候呢,审查组里有少数人思想太“左”了,曾志就受到了些不公平的待遇。毛泽东知道这事儿后,亲自出面替她说话,这样曾志就通过了审查,还被补选为七大的候补代表。
1945年4月的时候,中央打算派陶铸他们到敌后去领导武装斗争。那时候曾志已经和陶铸成了夫妻,她一知道这个消息,就想跟陶铸一块儿去敌后。中央刚开始想到敌后斗争特别残酷,就没答应。于是她就去找毛泽东说:“我做过好长时间的地下工作呢,为啥就不能去敌后呀?你们可别小瞧女同志啊!”
毛泽东了解曾志的脾气,跟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商量完之后,最后特批曾志跟着陶铸到沦陷区的南方去打游击。
临出发之前,曾志满是不舍地把年仅四岁的女儿陶斯亮留在延安保育院,还很郑重地跟保育员杨顺卿讲:“我们把这孩子交给你啦,如果我们回不来,就把孩子交给党,我信党会把她抚养成人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志跟着丈夫陶铸在广东工作了好多年。虽然地位很高,可她一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拼命工作。
在这期间,曾志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自己和蔡协民的儿子石来发。想当初这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曾志跟蔡协民正在到处打游击呢,没办法只能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等到解放后,石来发就成了井冈山大井村的一个普通农民。
这一回见面之后呢,曾志可没动用自己的权力给儿子捞啥好处,还是让儿子回井冈山接着当农民去。就有一个变化,石来发打这往后就改名叫蔡石红了。这名字啊,蔡是蔡协民的蔡,石是石礼保的石,红是井冈山那片红土地的红。
四、
1965年,在三届全国人大即将召开之前,陶铸那时是中南局第一书记,他参加了审定人大常委名单的会议。有一天在会议期间,陶铸问曾志:“主席推举你做人大常委呢,还说了‘善马任人骑,善人受人欺’这话。”
曾志笑了笑说:“我哪能知道呀?!”
其实曾曾志心里明白着呢。1954年开全国一届人大的时候,组织上就打算推荐曾志当人大代表,结果陶铸怎么着?他铁了心不同意,还亲手把曾志的名字给划掉了。曾志心里过不去这坎儿啊,就给毛主席写信诉说自己的委屈。这一回主席对陶铸说“人善人欺”,明摆着就是在批评陶铸欺负曾志了。
三届人大会议召开的时候,曾志有一回前去探望主席,看到主席还穿着破了几个洞的毛裤呢,就跟主席说,等自己回广州之后,在广州给主席定做两套。主席特别高兴地说:“行啊,那就劳烦你喽。我有稿费,我自己掏腰包。”
1959年庐山会议那阵儿,曾志特意跑到南昌去探望老战友贺子珍。她晓得贺子珍特别惦记毛泽东,于是又去找毛泽东,把贺子珍的状况跟毛泽东说了说。后来呀,多亏了曾志从中撮合,毛泽东就在庐山和贺子珍见了一回面。
多年以后,李敏仍然对曾志的这个举动充满感激。她常常说起,要是没有曾志在中间牵线搭桥,自己的妈妈就不可能有和爸爸最后相聚的机会。
五、
1966年6月的时候,陶铸调到中央去工作了,担任着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还兼着中央宣传部部长呢。谁能想到啊,就过了半年,陶铸忽然就成了中国的第三号“黑线人物”,被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给迫害了。
陶铸被冤枉的时候,曾志也遭到了一小撮人的攻击。曾志这人性格直爽,就忍不住把自己的状况写信告知了毛泽东。毛泽东在她的来信上批示:“曾志同志,你是来养病的,就待在北京,协助陶铸同志做检查吧。你的党组织关系,去找东兴同志。”
多亏了毛泽东的关心,曾志才幸运地避开了那场大风暴。更让她心里暖乎乎的是,每次有人想对曾志搞“审查”,或者要把曾志撵回广州,让广州的“造反派”去批斗她的时候,毛泽东都会出面阻拦。主席的态度明明白白:陶铸是陶铸,曾志是曾志,我知道曾志同志,她没毛病!
曾志很清楚主席对自己的关心,心里也满是感激。她晚年的时候常常说起,要不是毛主席护着,自己身体又不好,在那场政治风暴里恐怕就活不下来了。
告别的时候,曾志哭得像个泪人儿。后来她回忆起来讲:“我们笑着握手,很庄重地说再见。我给他把车门打开,两个人又握了一次手,车启动了,我们还握着手呢,向对方表达最后的敬意……多冷静啊,多从容啊,多坚强啊!我们笑着完成了这辈子最后一次告别,谁都没哭,因为眼泪已经没法儿表达我们那种深入骨髓的痛苦和不舍了。”
夫妻分开43天后,陶铸在合肥离世了。临死前,他给曾志留了一首诗:“病马尚知嘶叫已近暮年,枯葵更感惧怕霜寒。过往的事就像烟一样都忘掉吧,心底无私的话,天地都是宽广的。”
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时,曾志没流一滴眼泪。老人后来回忆道:“当时我就深信,党和国家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不会延续太长时间,咱们的党有本事把它纠正过来!”
六。
十一届三中全会快要召开的时候,陈云提出得给一些老同志平反,还专门说到了陶铸呢。他这么一提,绝大多数老干部也都支持。
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追悼大会,彻底为陶铸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
在父亲的追悼会上,女儿陶斯亮看着历经磨难后幸存的母亲曾志,问了她一个问题:“爸不在了,你会不会埋怨毛主席呢?”
曾志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跟着毛主席有半个世纪了,毛主席就是引领我的人。我至死都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走过的路我从不后悔,对引领我的毛主席永远怀着敬意。所以,我不怪毛主席,从来就没怪过。我觉得你爸爸要是还活着,想法也和我一样!”
《新快报》:《陶铸和曾志,动乱岁月中的平凡夫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