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独行月球》,一场眼泪和欢笑并存的科幻之旅
时隔七年,沈马组合再次合作,尽管两人在《独行月球》中共处的次数并不多,但是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做喜剧片的,所以想要将“世界末日”这样一个宏伟的题材,融入到喜剧片之中,也不知道要如何将“世界末日”这样一个沉重的题材,弄成一个通俗易懂的题材,这样才能被大众所接受。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我认为他们已经做到了。
说是《独行月球》,其实里面的主角独孤月并不是独自一人,而是跟着一只时速高达30公里的巨大袋鼠,而那只袋鼠就是独孤月在最后关头脱身的依仗之一。眼下,这一只巨大的袋鼠,算是方云唯一的救命稻草。
正如独孤月所说,如果没有它,他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人类潜意识里恐惧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而无论周围有谁,任何东西,都可以抚平孤独。不仅仅是独孤月,在他的直播间被全世界的观众们观看之后,也有不少观众在为独孤月加油,告诉他这件事。只要自己还在,那么整个天地都是有生命的。独孤月的举动,更是给了许多陷入末日的人们一丝希望,让他们重新找到了“生”的希望。
最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独行者”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在影片中,独孤月在被扔进月球后,不仅没有死,反而逃出了一条生路。最关键的是,在回到月球后,他发现月球上的氧气和食物非常充足,足够独孤月生存了。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慌乱之后,幸存的独孤月还是决定用“死亡”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求生的意志并不仅仅局限于肉体上。
这部电影的前面,有三成是充满着喜感的镜头,其中独孤月在月亮上遇到了一只金刚鼠,更是让人忍不住想要发笑。其中有三分之一,是一连串的星际效果,有行星撞击地球,有在月球上追赶日月的;这完全就是一部科幻电影。直到我们看完了后面的三分之一,我们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小说。
这一次,科学幻想又变成了一个重大的哲理问题:为了救这个世界而牺牲一个人,到底是对还是错?这个影片却让我们明白,在这个时代,舍己为人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崇尚的是集体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主义,个人的荣誉反而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要维护大多数人的权益,包括民族、家庭、乃至扩展到的整个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我的观点中,我并不认为喜剧部分、科幻部分和剧情是分开的,而是一层一层地递进的关系。我们都清楚,有些纯粹的科幻电影是很无聊的,因此,就把喜剧的因素引入剧情中,让观众首先进入其中,之后,才会慢慢地将故事的画面慢慢地展开,慢慢地把科幻的一些细节给讲出来,最终在对科幻的真相上得到一些升华,这是一种递进的关系,由小变大的演绎方式给我的感觉是不错的。
我知道有不少人是因为“开心麻花”而慕名而来,想要像当初《西虹市首富》那样,去看一场喜剧片,但是,他们必须继续努力,不可能永远都是喜剧片,必须要有喜剧片才行。将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转变为一件能为观众所了解的事情,使它从一部充满张力的影片,转变为一种愉悦的心情去观赏,去进行深层的反思;所以,我们将以一种愉悦的形式,来诠释这个影片。
在我看来,《独行月球》是一部非常浪漫的电影,和我们在校园里看到的那种浪漫完全不同。这是所有人的疑惑,独孤月为什么会从最初的自私,变成了现在的牺牲。其实从一开始他费尽心机要回去,并且说出“我们不要在这里呆了,我们要回去找母亲”这样的话语时,他就已经明白,无论月球上有多么丰富的物资,他都不会动心;这就是他内心深处的归宿。独孤月奋不顾身,在大爆炸的瞬间,独孤月人剑合一,化为一抹流光,划破长空。纵然身陨,也要化为一抹光芒,与心上人相会,那便是真爱。事实上,在独孤月舍命拿着“宇宙之锤”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就已经对马蓝星说过,这是他唯一能为她做的事情。所以,他选择了保护这个世界,同时也是为了爱。整体而言,《独行月球》这款游戏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虽然还有一些瑕疵,但这已经是一款不错的新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