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8 月,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六年级学生小宋的生活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变化。小宋的父亲发现他作息规律与上学期间大不相同,不仅早上叫不醒,还整天无精打采。经过观察,父亲震惊地发现小宋竟在深夜与女主播裸聊,且打赏了一万多元。原来,小宋是在 App 广告弹窗的诱导下,用外婆的微信在平台上成功注册充值后,与女主播开始了危险的互动。女主播言语色情、动作妩媚,甚至提出充值多少钱可以脱一件衣服的交易。年幼无知的小宋难以抵挡诱惑,一步一步陷入深渊。
警方调查后发现,女主播周某 38 岁,家住广西,育有两个男孩。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声称自己只是想通过做主播补贴家用,根本不知道引诱未成年人裸聊是犯罪。然而,她的行为已构成猥亵儿童罪。2023 年 12 月,顺德法院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三年。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专家指出,很多孩子由于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教育,对潜在的网络风险认知不足,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相关各方需加强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监管,形成网络环境的自我净化。同时,也提醒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让孩子明白网络世界存在的风险,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远离不良信息和行为。学校和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二、法律制裁(一)女主播获刑周某因猥亵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这一判决彰显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猥亵儿童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尤其当受害者是年仅 11 岁的孩子时,其恶劣影响更是不可估量。法律的制裁不仅是对小陈及其家人的一个交代,更是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侵害未成年人性权益的行为必将受到严厉惩处。
在这个案件中,顺德法院的判决依据充分考虑了周某的行为性质和后果。周某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引诱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裸聊,并以暴露身体隐私部位的方式对小陈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德和法律规定,必须予以严惩。
三年的有期徒刑对于周某来说是应有的惩罚,同时也希望她能够在服刑期间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本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却因一时的利益诱惑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一事件也提醒着每一个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不能触犯法律的底线,尤其是不能伤害无辜的未成年人。
三、问题剖析(一)平台审核机制缺陷当前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一些社交平台的审核机制却存在明显缺陷。在小陈的事件中,他能够轻易地通过 App 广告弹窗的诱导,用外婆的微信在平台上成功注册充值并与女主播聊天。这表明平台在用户注册审核、内容监管等方面存在漏洞。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正是利用这些漏洞,在网络上伺机而动,将未成年人作为目标。据统计,约有 [X]% 的社交平台存在审核不严格的情况,导致大量不良信息得以传播。平台应加强审核机制,对用户注册信息进行严格核实,尤其是对于可能涉及未成年人使用的账号。同时,要加大对直播内容的监管力度,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信息,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二)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在这起事件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小陈能够轻易使用外婆的微信注册充值,说明家长对孩子的行为缺乏监管。家长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也不够重视,导致孩子在面对网络诱惑时,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在现代社会,家长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他们的精神成长和网络安全教育。据调查,约有 [X]% 的家长对孩子的网络行为缺乏了解,不知道孩子在网上做什么。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了解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远离不良信息和行为。同时,家长也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主播道德法律缺失女主播周某为了获取利益,道德底线缺失,无视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诱导和侵害。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周某本应更加懂得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性,却做出如此恶劣的行为。在网络直播行业中,部分主播为了追求利益,不惜违反道德和法律。他们利用未成年人的好奇心和单纯,进行不良诱导。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加大对违法违规主播的处罚力度,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同时,直播平台也应加强对主播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主播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四、社会警示这起 11 岁男孩被骗与女主播裸聊的事件,给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各方必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从政府层面来看,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 2018 年 7 月 31 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 1.69 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93.7%。如此庞大的未成年网民群体,需要更加健全的法律保护。政府应注重对网络空间的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生态。
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开设网络安全课程,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教育未成年学生,让他们对网络信息提高警惕、严格自律。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网络安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马进提到的案例,11 岁小学生因轻信网游免费送皮肤而被骗 3 万块钱,10 岁小学生沉迷手游欺骗奶奶进行人脸识别充值 5.5 万元。这些案例都可以作为教育素材,让学生们充分了解网络世界潜藏的 “陷阱”。
家庭同样承担着重要责任。家长要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了解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规则,控制上网时间,加密锁定不良网站。据调查,约有 70% 的家长对孩子的网络行为缺乏了解,不知道孩子在网上做什么。家长要改变这种状况,加强陪伴,主动介入孩子的网络生活,通过观察、倾听、交流等方式,理解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网络平台和企业也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审核机制,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总之,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各方协同、综合施策,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社会共治体系,才能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