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近年来,扫地机器人是新能源汽车之外,另一个非常卷的领域,基础的性能体验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各种突破性的创新功能也纷至沓来,以至于小伙伴们上半年买的旗舰机型,可能下半年就又升级了,成老款了。技术持续进步总是好的,早买早享受,晚买玩新品,也没啥毛病!
但说实话,我是真没想到,石头会在2025年一开年,让扫地机器人长出了“手臂”,把扫地机行业从地面这个二维平面,“卷”到了立体的三维空间……
真·创新还是搞噱头仿生机械手到底是创新还是噱头呢?其实我们仔细思考一个问题就有答案了!
为什么之前的扫地机器人会建议我们在清洁之前,清理下地面杂物呢?用过扫地机的小伙伴都知道,地面杂物会影响扫地机的清洁效果,因为扫地机需要避开地面的杂物,覆盖率自然就降低了;还可能造成扫地机卡困等不必要的麻烦,虽然现在扫地机避障能力越来越强,但解决掉隐患,总比直面隐患要更安全、稳妥!所以,石头G30 Space探索版的仿生机械手对扫地机器人来说,是一个突破性创新,是具备一定实用性的!
仿生机械手的实用性
石头G30 Space探索版的仿生机械手(后边我们就简称“机械手”吧!)采用了五轴折叠设计,折叠之后可以隐藏于机身内,完全没有增加机身的厚度。
机身厚度仅7.98cm,所以,它的低矮空间通过性比没有机械手的机型还要更优秀!普通扫地机器人无法通过的沙发底部,石头G30 Space 探索版则可以灵活穿梭,不但清洁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而且返回基站的路途上,它还可以从低矮空间抄近道……
机械手采用由6电机驱动的5轴折叠设计,可以实现六自由度运动(包括平移、旋转、俯仰等),关节的灵活度非常高。
机械手末端还集成了RGB摄像头、补光灯,这让它具备了精准抓取物品的能力,而且具备了三维空间的“上帝视角”,拥有高低双视角。
目前,石头G30 Space探索版的机械手可以精准的抓取拖鞋、纸团等物品,而且在抓取的过程中,它会通过观察找到最适合的抓取点,所以它的抓取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在清洁过前,需要预先设定一下收纳区,然后G30 Space探索版在清洁过程中,如果遇到纸团、袜子等物品时,会自动将其夹取到收纳区,然后完成清洁工作。
而在遇到拖鞋时,它的清洁策略则有不同,它会先将拖鞋移开,然后完成对拖鞋下地面的清洁,等完成全屋清洁后,再将拖鞋收纳至对应的收纳区。
石头G30 Space探索版不但能准确的把物品投入收纳桶,完事后,还会在地图上标记把东西放哪了,这细致劲,你受得了吗?
实际场景测试看,把拖鞋放到我家玄关的鞋架附近,因为我设置的鞋子收纳区域和鞋子摆放问题,导致最终两只拖鞋叠放了,但是可以肯定,石头G30 Space用它的机械手,高质量完成了较长距离的拖鞋整理、归位的工作,由此可见,机械手是具备相当的实用性的。后期通过软件升级,把鞋子摆放位置进一步合理化就更好了!
遥控取物功能
除了辅助清洁和物品整理,机械手的加入,让石头G30 Space得到可玩性大幅提升,不做家务的时候,它还能成为遥控机器人,通过APP遥控取物功能,遥控取送物品,也是蛮有意思的。
娃学习的时候,给娃送个文具,既有意思又不会影响娃学习。当然,给媳妇送礼物,逗逗家里的猫猫狗狗等功能,小伙伴们都可以开发一下,不过,如果小动物脾气不太好的话,慎用……
未来期待
通过持续升级,提升物品的抓取能力,我觉得是可以实现的。最近刷到了某品牌扫地机把螺丝刀卡在机身下,划花地板的视频,这就是典型的避障失败导致的事故,就像我前边说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把风险解决掉肯定比直面风险更加安全、稳妥,所以,如果后续石头G30 Space的仿生机械手可以精准抓取螺丝刀,并收纳,那么问题不是简单许多了吗!
现在AI这么火,石头G30 Space探索版的机械手既有“眼”,又能“抓”,在不久的将来,除了地面清洁工作,当个棋搭子也不是不可以吧!
导航系统很哇塞石头G30 Space探索版搭载了星阵领航系统3.0,产品叫Space, 导航定位叫星阵领航系统,还是蛮搭的,听起来就非常有空间感。星阵领航系统3.0由3组3D ToF传感器、2个RGB摄像头和竖线结构光模块组成。
除了前后各一组3D ToF传感器之外,石头G30 Space还在机身顶部设置了一组3D ToF传感器,除了满足常规清洁过程中的避障需求外,还满足了机械手工作时的三维空间避障需求。
竖线结构光让G30 Space可以更加从容的应对复杂地形的同时,实现更加极致的贴边清洁效果,令清洁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两颗RGB摄像头,一颗主摄像头位于机身前端,水平视角主要负责地面物体识别,另一颗位于机械手前端,实现俯视的“上帝视角”,两种视角协同工作,无论清洁还是取物都是实现更出色的效果。
硬核的导航系统之下,最直接的体验就是避障效果了。跟有的扫地机对障碍物敬而远之的避障策略不同,石头G30 Space探索版如果将避障策略灵敏度设置成“敏感”的话,那么它会让你体验到什么叫“刺激”。对于小鞋子和数据线的绕扫过程,好几次我都感觉“贴的好近,要碰到了”,但石头G30 Space的实际表现是,近而不碰!相当给力!
另外一个细节就是,当绕扫位置接近小鞋子数据线的时候,边刷停止并收起,有效避免了因边刷转动导致的碰触,相当智能。
其实我家是没有比较高的门槛的,但是因为G30 Space探索版号称拥有4cm越障能力,所以我用家里有的材料做了一个,3cm多一点,已经蛮高了。但实际测试下来,真正令我意外的,不光是它的越障能力,还有它的学习能力。因为这个障碍物是我临时加的,所以石头G30 Space探索版初次遇到这个障碍时,有一个尝试的过程,碰撞几次无法通过后,抬升了底盘前端,但离障碍太近,后退一段距离后,底盘整体抬升后前进,最终顺利通过障碍。虽然说第一次通过这个障碍不算顺畅,但是它这个越野脱困的逻辑是非常清晰的,我十分认可。
真正令我震惊的是,它越野完成清洁后,回来再经过这个障碍的表现。在离障碍还有一段距离的位置,提前抬升底盘,全过程不减速,一气呵成通过障碍,这个学习和适应能力,我真是被震惊到了!
清洁能力天花板我觉得,这两年,到了石头G30 Space探索版这个级别的扫地机器人,是不用考虑基本的扫拖能力的。但是,有两个问题还是也要考虑的,一是毛发缠绕问题,二是清洁覆盖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石头G30 Space探索版是这么干的。
关于防缠绕
边刷方面,采用了二股的圆弧形态设计,一方面边刷刷毛更长,进一步扩大清扫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在边刷旋转过程中,毛发更容易顺着旋转方向被甩出,避免毛发缠绕。
主刷方面,采用45度胶毛一体设计,其中V型胶刷有利于让灰尘和毛发向中间吸尘口归拢;45度倾斜的毛刷,不但可以高效拾取毛发,而且毛发还会随着滚刷的旋转,持续向中间汇聚,不易缠绕在主刷上。
不仅于此,在毛刷和胶刷之间,还增加了齿梳结构,齿梳内部隐藏了割刀,且割刀为双层结构。当发生毛发缠绕,嵌入齿梳的情况时,割刀会割断缠绕毛发,解决问题。在最大22000Pa的强大吸力下,被割断的毛发会被轻松吸入尘盒。
所以,这台G30 Space探索版在我家跑了一个多礼拜后,底盘完全看不到任何毛发。有效改善毛发缠绕问题,对扫地机器人来说,是一个使用体验上的巨大提升,不用定期把这个家伙翻个个,然后帮它“择”、“剪”缠死在边刷、主刷上的毛发,真的会省事很多,深度用过扫地机器人的小伙伴一定能感同身受。
关于清洁覆盖率
其实,石头G30 Space探索版仿生机械手的加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洁覆盖率,实现障碍物及周边区域的有效清洁,但这还不算完。如果墙边、墙角位置扫拖不干净,需要我们回家后“擦屁股”费二道手的话,那可真的累死人。不过石头G30 Space的边角覆盖效果,也大可放心,因为它具备可伸缩双机械臂。
正常工作状态下,扫拖一体机的边刷和拖布是藏在机身底部的,所以在沿墙清洁的时候,难以保证对边角位置的充分覆盖。
对于圆形扫地机器人来说,最头疼的就是家里这种内凹的阴角位置了,圆形的身子,顶到头也够不到直角的最深处,但有了可伸缩机械臂就不一样了,到墙角位置,边刷会伸出来,充分覆盖角落,即便是大颗粒的咖啡豆也能扫出来,细小的灰尘毛发就更不用说了,so easy!
对于拖地,可以清楚的看到,但清洁中间位置的时候,拖布是在机身底部藏着的,当即将“转身”清洁墙边的时候,石头G30 Space就会把“后腿”伸出来,让本无法贴墙的拖布,实现了跟墙面的亲密接触。
拖布机械臂伸出以后,拖布支架基本顶到了踢脚线边缘,再加上拖布本身凸出拖布支架一丢丢,所以可以确定,拖布基本和墙边处于严丝合缝的状态,石头G30 Space探索版拖地过程的边角覆盖效果也是杠杠的!
边角覆盖率上去了,效果也要更进一步。石头G30 Space的基站支持80°高温热水清洗拖布,高温热水清洗拖布,一方面有利于溶解洗净拖布上的顽固污渍,把拖布洗的更干净,另一方面,用更洁净的温热拖布去拖地,也能把地拖得更干净(刚洗完的拖布,拖过的地面都是热乎的)!
天天用,洗烘过的拖布确实很干净!
全面省心
其实拖布能不能洗干净,“容器”也很重要。石头G30 Space探索版在保证拖布洁净效果的同时,还实现了高水准的基站自洁。80℃热水洗清洗盘+45℃热风烘干+UVC 紫外线杀菌,一套组合拳下来,不但令基站内部相当洁净无异味,而且还免去了手动维护工作,有效解放双手。
对于家里有地毯的小伙伴,石头G30 Space探索版也能免去你的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它会在地毯上转拖布,弄巧成拙。借助机身前端的地毯传感器,石头G30 Space探索版可以精准识别地毯,并在提升底盘的同时,升起变化和拖布,既避免了弄脏地毯,又降低了缠毛的风险。当然如果家里地毯毛比较长的话,建议选择规避地毯模式。
不得不承认,石头G30 Space把拖布玩的明明白白。跟很多扫地机器人单扫模式也要带着拖布全屋跑不同,它可以做到自行拆装拖布,带着拖布进基站,一转身就把拖布留在了基站里,单扫模式彻底实现了轻装上阵。
重新定义「家务自由」石头G30 Space探索版可以说是一款打破地面这个二维空间界限,将地面清洁向三维拓展的极具创新意义的扫地机器人新形态!它最大的亮点当属那个6电机驱动的5轴仿生机械手,这让扫地机器人实现了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扫地机器人居然可以帮我们整理地面杂物了!而且它还是把这么一只灵活的手臂藏在了7.98cm厚的机身里,工业克苏鲁果然无所不能!
至于清洁能力,基于石头G30 Space探索版的定位,我不想做过多的褒奖,符合我的预期,应该的!但是应该肯定的是,它确实让我越来越省心了,星阵领航系统3.0加持下,避障、越野都杠杠的,反正我们这个二孩家庭的环境困不住它;全面细致的防缠绕设计以及功能强大的基站,让我基本不用查收它的任何维护,如果我家有预留上下水,可以安装自动上下水版的话,可能到石头G30 Space这,我就真的实现地面清洁解放双手了!
当然,作为用户,我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满足的,机械手目前能抓取的物品还是相对少的,后期通过系统升级,可以实现地面上绝大多数小物品的有效自动抓取,你能想象那是一件多么爽的事吗?我再也不用每天等娃睡了帮他们收拾乱扔在地上的各种玩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