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雍正王朝》被誉为职场教科书,你看李卫面圣这段,堪称经典

杨角风发作 2024-02-29 08:37:06

一部《雍正王朝》,道尽人间沧桑,话尽世事凄凉。不仅仅是剧情演绎,也把现实中的人生、人性刻画的淋漓尽致,正如其主题曲中唱的那样:

“数英雄,论成败,古今谁能说明白……有道是人间万苦人最苦,终不悔九死落尘埃……”

虽说个人的命运在时代和规则裹挟下,没有选择,只能被动接受。但是如何在规则下去迎合人心,趋利避害,活出自己的精彩,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在《雍正王朝》中,就有这么一个人物,原本是个小叫花子,却最终爬上了封疆大吏的位置。而他的成功,不仅仅是抓住了机遇,还藏着深深的人情世故,懂分寸,知进退……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难怪《雍正王朝》被誉为职场教科书,你看李卫面圣这段,堪称经典!

一、

对于李卫来讲,雍正帝不仅仅是他的主子,他的恩师和他的上司,更有一种类似父子的情谊在里面。

李卫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叫花子被老四胤禛赏识,一方面是他足够机灵,知道面对贵人时及时抱大腿求助,也知道自己存在哪些方面的优势,并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来。

比如,看到老四胤禛一伙儿在收拾王三发子,他就明白,这是贵人:

“坎儿,那个就是给咱们银子的人,看来不是坏人,豁出去了,咱去求求他。”

并在随后的过程中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主子,并将其付诸行动。

另一方面,前来扬州筹款赈灾的老四胤禛,也相中了这个机灵的小伙子。毕竟自己对他也有恩,对方又是小叫花子出身,至少忠诚度上不用说。不仅可以利用李卫的身份去打探情报,还能免费收到身边伺候,更何况李卫还在江夏镇救过主子的命。

老四胤禛也确实对李卫这小子上心,给他起名字,立规矩,教知识,带做事,并在不久的将来,时机成熟之后派他去外地当了官。

比如在扬州赈灾的时候,老四胤禛就“亲切”的提醒李卫,吃饭啊,得洗手。比如回京之后,面对老十三胤祥来府,李卫高兴迎接之余也提到:

“四爷家规矩大,他不让去,我们能去吗?”

李卫这小子原本嘴皮子就利索,再加上跟着四爷学规矩,这学问可就大了去了,懂规矩,知分寸,长了一肚子心眼儿。

二、

如果说李卫在雍亲王府的那段时间,还属于学习阶段,等到外放当官之后,他对人情世故的把握也就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尤其是见主子。

李卫外放当官之后,在剧中有好几次回京述职,展现出了其高超的情商,更是将语言艺术上升到职场教科书的高度。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赏析一下,上下级之间该如何沟通交流,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李卫第一次回京,发生在老十四胤禵取得西北大捷,外加康熙帝过寿期间。当时的李卫已经做到四品粮道了,原本是风风光光回京,可惜人家没有,而是早早的便下车步行。

为此,李卫还跟翠儿解释,咱们这是到家了,但在主子这儿,可没有咱们坐轿子的地儿。

等到俩人抱着孩子离老远见到老四胤禛后,简直是飞奔而来,到了后“噗通”一下就跪下磕头,直喊:

“主子,主子,想死奴才了,主子!”

用翠儿的话讲,这叫“礼”,这句话也就李卫敢这样喊,换个别人根本出不了亲近的效果。老四胤禛听到李卫这么喊,也是高兴万分,回复到:

“好你个小兔崽子!”

这一唱一和,亲近感就拉近了,毕竟此时他们的身份不是上级见下级,而是府邸奴才见主子。既然是见主子,一方面姿态得摆低,早早步行,还给孩子起名“李忠四爷”。另一方面,也不能骗主子,所以抓抓脑袋,说自己从胡同口才下车步行。

三、

当然,这次街头见面比较匆忙,来不及细谈,后面李卫在枫晚亭跟邬思道的对话才是重点:

“你们先去看看福晋,过后李卫到枫晚亭,邬先生那等我。”

随后,四福晋对翠儿进行敲打,邬思道在被杀的坎儿住处对李卫进行敲打。直到李卫感伤一顿坎儿并放下,说出做人和做官一样,都不能忘本后,这场考验才算过去。

李卫第二次进京述职,是刚升江苏巡抚,此时老四胤禛已经当上皇帝了,再见面,如何摆正自己的身份显得尤其重要了。其实,在这之前,李卫刚带兵查抄了会试考场,揭开了雍正朝轰轰烈烈的科举舞弊案。当然,以他跟皇上的关系,和对圣意的揣摩,怎么做都没事。

随后,便有了雍正帝邀请李卫一起吃饭的剧情,李卫小心翼翼盛了一大碗米饭递给雍正帝,可转身又被雍正帝拨出去一半还给他。

李卫当然不能不接,可光接不行,还一脸震惊的说了一句话:

“主子,你怎么连一碗饭都吃不完?”

这句话说的很有水平:

一方面表明,之前的李卫很了解主子,知道他一顿能吃多少饭。可现在吃不了这么多,那就证明,主子老了,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事情。

毕竟在传统的认知中,能不能吃饭是评价一个人是否老了的重要标准,《史记》中都有说: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另一方面,配合李卫背过身去哭泣,更是表达了自己对主子身体的担忧。

四、

果然,雍正帝很感动,面对李卫担忧自己身体,不要整天劳累,喊了一声:

“狗儿!”

这一喊更要命了,李卫直接跪下,说都是自己不好,惹主子不高兴了。此前,俩人都是以主仆关系在说话,等该有的礼节都过了,这才步入正题,开始讨论新政的推行了。

而有了前面这段感情的铺垫,后面李卫再怎么说,怎么办,雍正帝也绝不会发怒或怪罪。

后来在江苏地界上,雍正帝微服私访到李卫那,就遇到了这小子自污,把好色的毛病展露在皇上面前。

是啊,他为啥明知皇上已经到了江苏地面,还敢去私会小媚仙呢?

就跟印章一样,若是做成个球形,让人无法完全握住,那换谁也受不了啊。李卫一直立功,一直升官,那总有一天升到头,当赏无可赏时,那只能赐死了。

所以人家李卫把自己的小把柄交到雍正帝手里,还可怜巴巴的求助帮自己保密:

“奴才有个请求望主子恩准,奴才到那个地方去的事,还望主子替奴才瞒着。”

换谁也不会忍心处罚啊,他可是把你当自己的救星,毫无保留的向你坦白了,你怎么忍心下手?

这方面,年羹尧被处死之时,翠儿就没搞明白,还劝李卫去救救他,结果被训斥:

“妇人之见!”

当然,这些还都是小打小闹,还体现不出李卫的真正水平。包括他对人情世故的把控,对为人处世的拿捏,对懂规矩,知分寸的洞察。

五、

而李卫在最后一次面见雍正帝时,其淋漓尽致的表现,堪称职场教科书般的典范!

李卫这次进京跟之前几次都不同,之前都是有计划性回京,而这次却是为了护送弘历。当然,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被迫卷入了弘时跟弘历的恩怨之中,心中忐忑,可想而知。

所以,一行人快到潞河驿的时候,弘历就喊着图里琛要拦着弘历:

“千万别让他一个人进潞河驿,正在兴头上,他见了弘时非打起来不可!”

就这样,李卫去面圣了,还是安顿好了以后,连夜见的皇上。一进门,李卫再次表现出吃惊的神情,先喊了一句“主子”,随后凑到跟前:

“主子,这,这才多久没见您呐,您,您怎么就瘦成这样了?”

在剧中的雍正帝很孤独,虽然也不乏拍马屁,阿谀奉承的人,但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是一个味,在从小培养的心腹重臣嘴里说出来又是另一个味了。

雍正帝也是人,是人,就有情感,越是地位越高,越是高处不胜寒,他就越需要关心。这时候李卫一句“主子”,一句关心的话,就能让雍正帝心里温暖许多。

对于雍正帝来讲,心腹重臣关心自己,既不能谦虚否认,又不能欣然接受。所以,他打了一个哈哈,半开玩笑的对乔引娣讲,你看这赫赫有名的两江总督,也在朕面前哭鼻子:

“引娣,你能看出来朕瘦了吗?”

六、

这下子难题又甩到乔引娣头上了,李卫说朕瘦了,那你来说,到底瘦了没?

乔引娣如果实事求是,讲皇上,你确实瘦了,那就有问题了。既然皇上瘦了,远在两江的李卫都知道关心,你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关心?

而且,直接顺着李卫的话讲,难免给雍正帝留下一个敷衍了事,随声附和的印象。

可若是说皇上没瘦,那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是欺君之罪啊!

所以,乔引娣想了一下,采取了另外的方式,既没有否定李卫的话,也没有不认可皇上的殚精竭虑,而是换了个说法:

“奴婢们天天都在皇上身边,不像李大人隔了这么多日子,一眼看来自然觉得变化很大,不过,这一两年来,皇上的确憔悴多了!”

首先明确自己一直在皇上身边伺候,因为变瘦是个慢慢发展的过程,所以没有及时发现异常。但要说一点异常都没发现,也不对,至少这两年皇上憔悴了,算是躲过去了。

随后人家很有眼力劲的,见主仆二人要说悄悄话,便躲开了。

随着雍正帝喊李卫过来坐,李卫才意识到,得行礼,得给主子请安:

“您看,我这,我都忘了,奴才忘了给您请安了!”

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自己的身份一定要记清,不能对方跟你客气一下,你就不知道姓什么,蹬鼻子上脸了。

也正因为有了李卫给主子行礼,雍正帝才由喊“李卫”改口成了“狗儿”,俩人后面才能坦诚布公的交流。

七、

俩人握住手后,雍正帝也肯定了李卫的话,说自己的手又湿又凉,身体确实大不如从前了,可是还有很多事要做,难啊!

随后,雍正帝便问出了,折磨自己很久,也让一路赶来的李卫最担心的问题:

“狗儿,暗杀弘历的人是谁,你也应该知道了,你说说,朕该怎么办呐?”

这是一道送命题,李卫可是想了一路了,是万万不能接话的。因为这是主子(领导)的家事,他跟你抱怨归抱怨,但不能轻易出主意。如果非得回答,也不能带有任何的主观印象,否则,后果很严重。

是啊,这个问题太难了,不管李卫怎么回答都是错:

劝皇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咋的,你是不是跟弘时搅合在一起了?

劝皇上严惩凶手绝不姑息,咋的,你是不是跟弘历搅合在一起了?

况且,就算李卫说什么雍正帝都不怪罪,但涉及到的皇子呢。以弘历那股子狠劲,要是知道李卫在向着弘时说话,会怎么想呢?

所以,面对这个问题,李卫最好的回答就是不回答。所以,他离开座位,又跪了下去,先认罪,再解释:

“主子,什么事,奴才都能帮主子办,这事儿,奴才我没法说……”

有了他这个态度,雍正帝也只能自我安慰,是啊,连自己都决定不了的事,又何必为难李卫呢。但是李卫毕竟说了什么事都能帮主子干,那接下来这件事,你李卫怎么看,又打算怎么帮朕办呢?

八、

雍正帝接下来要给李卫看的东西,正是曾静骂雍正帝的信,可以说这个被骂的委屈,也憋在雍正帝心里很长时间了。

其实在这之前,雍正帝还试图把曾静的信拿给朝廷其他重臣们看,可是无一例外,既没人愿意审理案子,也没人愿意去看这封信,且都给出了拒绝看的理由:

“如此悖逆之言,非臣下所敢听,非臣下所敢问!”

甚至于雍正帝寄希望于弘昼,能安慰自己几句,看看那封信,也被拒绝了:

“这些狂犬吠日的疯话,儿臣不屑一看,请皇阿玛也不要理睬!”

当时雍正帝的眼中充满着愤怒和失望,是啊,就像当初接追缴户部欠款的时候,邬思道说的那样,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替朕分忧,还要这些儿子有什么用呢?

可是李卫呢,难道就不知道曾静这回事,要知道说雍正帝坏话的小道消息就是从江浙流传开来的,他还装糊涂问雍正帝:

“主子,这信里说的是谁啊,又害父害母,杀兄杀弟的,还贪财好色?”

说白了,李卫试图用装糊涂告知雍正帝,自己从来没听过有关主子的任何负面消息,若是被自己听到了,早就让其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更不会流传到主子耳朵里。

所以,大家看看,李卫别看人设是不识字,其实乃大智若愚。他说的每句话,仿佛是不经心的随便说说,可字字都在表明着忠心。

九、

等到雍正帝表明,这个信中之人就是自己后,李卫当时就蹦起来了:

“怎么会,哪条疯狗,敢这样辱骂主子?”

雍正帝可算找到发泄口了,这么多天来的委屈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那自然就一五一十将详情告知李卫了。是啊,朕太委屈了,都是一个叫曾静的人胡说八道,现在就在京城押着呢。

李卫一听这话,更来劲了,好嘛,既然没人敢审他,那就将他交给我:

“主子,你把这条疯狗交给奴才,我把他的牙一颗一颗拔下来!”

看了没有,这就是李卫的生存之道,凡是跟主子作对的人,就是自己的敌人,不共戴天,坚决打击。而皇上看的恰恰就是个态度问题,只要态度端正,那就行了,并不会真的让他去给曾静拔牙。

见李卫态度很坚决,雍正帝一股脑把委屈全倒出来了,甚至还把其他不愿意替朕伸冤的大理寺和刑部都告了一状。

李卫一听这话,胸脯子一拍,主子放心,有我李卫在,绝不让主子受委屈:

“主子,你把这个案子交给奴才,奴才有法子叫这帮疯狗知道厉害!”

换你,你不喜欢这样的下属,说话好听,办事利索,态度明确,只要一声令下,让咬谁就咬谁,还绝不拖泥带水。

事实上,李卫不仅这么说的,还这么做的,一个人跑到刑部大牢,脱了官服。不顾曾静所说皇上都有旨意,不让动刑,还是胖揍了他一顿,好好替雍正帝出了一口恶气!

十、

当然,李卫替雍正帝出气还不止这一件事,因为雍正帝还提到散布谣言的何止曾静一个,还有皇上的兄弟阿其那,赛斯黑,以及那些发配到云贵的门人。

这下子又难到李卫了,这些人已经被发配走了,况且又是皇上的兄弟,总不能也跑去揍他们吧。既然不能揍他们,但能让主子心中的不快吐出来,也是极好的。

此时的李卫眼中,主子最大,也不管敬不敬,规矩不规矩了,他发起火来,连先帝都敢训:

“主子,不是奴才斗胆敢说祖宗的不是,先帝爷千般都好,就是太宽容了。明知道八爷他们一个个心术不正,还一个个亲王贝勒的加封,把这些难题都留给了主子!”

不过,李卫又很聪明,不管怎么说,老八胤禩都是皇室成员,是皇上的亲弟弟。主子可以喊他阿其那,但是自己不能,还得尊称为“八爷”。

既能表达自己身份的卑微,又能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事儿啊,不怪主子,要怪就怪先帝。这样一来,等于是间接回答了雍正帝向其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告诉皇上,不要把难题留给下一代。

果然,雍正帝受到了启发,为了新政,为了不让弘历难受,决定亲手杀掉弘时。

记住一点哦,李卫可没有就弘历被暗杀的事表态,皇上杀儿子也不是自己建议的,都是皇子自己想的,跟他可无关哦。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肆意妄为的李卫也受到了雍正帝的处罚:

“身为封疆大吏,如此不顾官体,罚俸一年!”

呵呵,这种处罚,你懂得……

所以说,为啥人家李卫能从小叫花子干到封疆大吏,并深受皇上器重。而同时期跟李卫一起当奴才的坎儿英年早逝,比他们还早的年羹尧又半路陨落……

这里面的学问,你看懂了吗?

2 阅读:110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