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青蛙一样的“小红人”你见过吗?这是世界遗产花山岩画,也是中国首个岩画类世遗项目。画里画的应该是巫术或者祭祀的场景,颜色鲜红如血,如果在晚上经过啊,肯定会吓一大跳。
花山岩画-像青蛙的人
01
“断崖上的敦煌”左江花山岩画
花山岩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驮龙乡耀达村花山屯北面的明江东岸,坐落于群山之间,左江如一条玉带穿流而过,沿江两岸山峰耸立,海拔多在100至300米之间,最高峰可达1358米。
花山岩画大概位置
在这绵延数百公里的悬崖上,古人以崖壁为纸,用简单的绘画手法创作出了一幅幅内涵丰富的图案,仿佛一部无字的天书,讲述着先民们近千年的生活故事。
岩壁上朱红色的就是岩画,蔚为壮观
从周朝到东汉,古人在左江沿岸的悬崖峭壁上留下了大量画作,这些岩画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洗礼,至今仍保存着八十九处岩画点,图像总数约5000多个,覆盖了8000多平方米。
密密麻麻的岩画
图画从山脚两米高处开始,五至二十米高的中间部分画像最多;可数的图像有1800多个。其中人像最多,有1300多个, 还有动物和器物等图形。
岩画人像都是裸体的,小的几十厘米,大的有三米。 看这两个辫发垂腰的女人,有一位肚子还微微隆起,应该是怀孕了;还有画得很阳刚的男人形象。
两个辫发垂腰的女人,右边这个女人肚子微微隆起,应该是她怀孕了
再说发饰和头饰,戴着面具的,单髻的,还有双髻的,种类多样。
单髻人
看这幅画的中间,这个人腰挂环首刀,手挥短剑,下跨动物,应该是酋长或首领,头饰是野兽状。
画面中心的就是酋长
壮族敬蛙,头领的周围有许多正面或侧身的人像,屈膝半蹲,双手弯曲朝上,像青蛙的样子,好像在歌舞狂欢,应该是某种大型祭祀或庆祝的场面吧。
铜鼓是中国南方地区青铜文明的典型代表,它出现以后,先是作为祭祀或乐器使用;后来逐步演变成王权的象征,花山岩画器物图像中以铜鼓图像最多了。
蓝框中为羊角钮钟和铜鼓
从图像上的铜鼓和羊角钮钟和对岩画所处位置的钟乳石样品进行的年代测定,确定了花山岩画绘制的时间是在战国到西汉时期,也就是距今2000多年,前后陆续作画时间长达700多年。
图中的小人正在打鼓
这些岩画每一幅都充满了生命力和想象力,如同一部先民的历史长卷,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信仰。
西汉 羊角钮钟
有趣的是,最先被震撼到的古人,给这些岩画传出了各式各样的传闻。有人说它们是鬼魅精怪的化身,有人把它们当作先祖,也有人认为它们是黄巢的兵马。这些传闻更为岩画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岩壁远景
宋代李石在《续博物志》中记载:
二广深溪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
明代张穆在《异闻录》中提到:
广西太平府有高崖数里,现兵马持刀杖,或有无首者。舟人戒无指,有言之者,则患病。
可见,他们甚至认为对岩画不敬的人会遭到报应。
看这岩壁上密密麻麻的红色小人,古人看了害怕也是可以理解的
清初的《思明府志》也有相关描述:
花山在府西八十里,其山近水,怪石嵯峨,现人形马象执戈刀旗鼓之类,遇者观之有所敬畏。
清末的《宁明州志》记载得更加玄异:
花山距城五十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未乱之先色明亮,乱过之后色稍黯淡。又按沿江如此类者多有。
如果在晚上看到,确实会被吓到
其实我蛮理解古人的,我想任谁第一次看到那些身高超过三米赭红色的巨物,也难免会为之惊奇吧?
02
怎么在悬崖峭壁上作画?
尽管左江花山岩画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我们对左江花山岩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当时无数的考古学家、民族学者等专业人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的热情,踏上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对左江花山岩画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与研究。
花山岩画国保碑
然而,即便到了今天,对于这些古老的岩画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例如,古人究竟是如何在悬崖峭壁上创作的?
他们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来创作这些岩画呢?这些问题的答案依然处于推测阶段,仍然没有得出一个确凿的结论。
码头
宋代李石在《续博物志》中的记载,是我们目前可以追溯到的最早关于花山岩画的文字描述。然而,其中也只是简单地提及了渔夫们将这些岩画视为祖先的遗迹,并未提供更多关于岩画创作过程的详细信息。
目前,学者们对古人如何完成这样宏大的巨作主要有四种猜想:
古人趁着水位涨跌产出落差的时候,乘着船去悬崖峭壁上画画;就像诸葛亮修建蜀道一样,古人先在悬崖峭壁上搭建好栈道,然后踩在栈道上画画;古人从崖顶放下绳子,然后绑着画画的人在石壁上画画;古人通过攀爬的方式,在悬崖上作画。左江岩画的创作时间跨度极大,从周朝到汉朝,壮族先民们以一种惊人的毅力和规律性持续地进行着这一艺术创作。这些岩画距离江面的高度一般在二十至六十米之间,最高的甚至达到了约120米。
如此巨大的规模,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要在江边的悬崖上创作出这样的画像也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
通过栈道参考,可见岩画的位置确实非常高
可想而知,如果按照上面的方式去创作一幅画,很可能我们随意扫过的画面,就是古人几十年的努力成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着古人们愿意付出如此巨大的物力、人力成本去进行这样一项看似并不讨好的艺术创作呢?
03
为啥要在悬崖峭壁上作画?
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左江花山岩画中的人形图案中找到线索。
据学者统计,82%的人形图案采用了青蛙式的“蹲式”图案,其中包含的主题有祭日、祭铜鼓、祀河、祀鬼神、祈求战争胜利等,这一意象可能揭示了壮族先民创作这些岩画的深层动因。
蹲式人和狗
青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水草茂密的湖泊、浅滩处,在人类开始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以后,原本青蛙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所以很多青蛙便会生活在人类的田地、鱼塘里,青蛙又喜欢捕食蝗虫、稻螟虫、稻虫蝉等作物害虫,因此在有青蛙的地方,农作物往往能够获得丰收。
此外,青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青蛙喜欢在雨天放声歌唱,故而有“农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的说法。
青蛙在荷叶上
这种种巧合结合起来,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青蛙代表着丰收、降水。甚至,在古时候还存在着女娲是人首蛙身的神话版本。
高昌 伏羲女娲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在古人看来,既然蛙能够带来丰收、雨水,那延伸出去,它也代表着生命、希望,壮族神话中,掌管风雨的不是龙王,而是蛙女神,壮族人相信蛙是雷王的女儿,蛙女神可以保佑他们风调雨顺、生命繁衍。
埃及也有蛙女神,蛙头人身,叫作海奎特
哪怕时至今日,广西地区的壮族人依然保持着对青蛙的崇拜,每年正月初一开始,广西部分地区的壮族人就要开始庆祝为期5天到一个月的“蚂拐节”(又叫"蛙婆节"、"青蛙节")。
蚂拐节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二月初二,期间,壮族人会进行一系列独特的庆祝活动。
蚂拐节盛况
蚂拐节的核心活动是祭祀蚂拐,人们会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敲锣打鼓,歌声震天。活动的关键步骤包括找蚂、孝蚂和葬蚂。在这三步中,壮族人会跳起蚂舞,唱起蚂歌,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喜悦。
蚂舞的舞姿灵感来源于青蛙,深蹲、撑棍、碎步横行等动作,都生动地模拟了青蛙的形态。通过这些舞蹈动作,壮族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
蚂拐节中大家在模拟青蛙的形态
整个节日期间,壮族社区都沉浸在欢乐和祈祷的氛围中,人们共同庆祝丰收,也期待新的一年能够平安顺遂。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一系列祭祀蚂女神的习俗里,与花山岩画中的图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像蛙的人
古代南方地区夏季多洪涝灾害,壮族先民对蛙的崇拜很可能源自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他们希望通过这种绘画和祭祀的方式,能够减轻灾害的影响,确保农作物的丰收。因此,从周朝开始,壮族先民几百年来坚持不懈地举行这种绘画祭祀仪式。
尽管这种仪式或许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慰藉,但它却帮助壮族先民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在自然灾害面前,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唯有通过集体的努力和协作,才能更好地抵御天灾、提高生存的机会。
04
历经千年不褪色?
崇左位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高,降雨多,岩画石壁的温度最高达六十多摄氏度,时不时还来一阵台风猛刮,这样的环境对岩画的保存极为不利。然而,左江岩画却能历经两千多年而依然清晰可见,这里不得不感慨壮族先民发明的“黑科技”着实厉害。
可以看到色调非常显眼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岩画原料主要成分是赤铁矿(三氧化二铁),骆越先民将之打磨成粉后,用一种粘合剂材料与之搅拌,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稳定、抗腐蚀的特殊颜料。遗憾的是,这种粘合剂的具体成分至今仍是个谜,我们无法确定它是由动物骨骼或皮囊熬制而成,还是提取自某种植物。
赤铁矿
至于为何要用赤铁矿做颜料原材料,这跟壮族先民的生死观有很大关系,古人认为“人死血枯、灵魂不灭”,用跟血的颜色相似的赤铁矿绘画,就能起到引导亡者、为之祈福的目的。
壮族先民相信死去的祖先灵魂会前往亡者的世界,并产生一定的神力,从而庇佑后世的子孙,岩画就如同一个生者为亡者刻画的标记,它既能引导亡者升天,也能成为子孙遭遇劫难时和祖先沟通的坐标。
下跪的人
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讲,左江岩画并非只是一幅幅简单的图画,它承载着壮族先民深厚的信仰与祈愿,是沟通生死两界的神秘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