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白公馆”看守所特务杨钦典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5-01-03 02:46:57

民国时期,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军统,在重庆建立了两个看守所,分别是“白公馆”和“渣滓洞”,专门用来关押共产党员和反蒋人士,是臭名昭著的两大魔窟。

解放战争末期,重庆解放前,蒋介石给毛人凤下令,处理掉“白公馆”和“渣滓洞”剩下的在押人员。接到毛人凤的命令后,在重庆的特务头子徐远举指挥下,“白公馆”和“渣滓洞”的特务们,对在押人员进行屠杀,一共两百多人被屠杀,只有少数人逃过一劫。

白公馆

杨钦典在抗日战争时期,加入到国民党部队,由于他表现出色,被编入蒋介石的警卫团,曾经保护过宋子文、陈立夫等国民党高官。抗日战争结束后,杨钦典调往重庆,在“白公馆”当看守班班长,和其他看守相比,杨钦典性格比较温和,所以和在押人员的交流比较多。

重庆解放前,徐远举让陆景清、杨进兴、安文芳、王少山、熊祥、杨钦典六人,一起去杀害杨虎城将军父子和秘书宋绮云一家,杨钦典的目标是“小萝卜头”宋拯中,但他却下不了手。后来大特务们都逃离了“白公馆”和“渣滓洞”,杨钦典经过思想斗争后,放走了幸存的十九个人,其中就包括了《红岩》的作者罗广斌,也是通过这个义举,使杨钦典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杨钦典

1918年,杨钦典出生于河南漯河,父母是普通农民,家里有几亩地,因此可以供他读私塾。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联手反蒋,河南地区是主战场,战争导致百姓苦不堪言,而军人却有吃有喝的,这让十二岁的杨钦典有了当兵想法,觉得乱世当兵才有出息。

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杨钦典去往陕西,在胡宗南在西安开办的教导团学习,开始接触军事教育。

1942年,毕业后,杨钦典在胡宗南麾下的骑兵部队当兵。有一次,蒋介石来西安视察部队,徐贵林、安文芳、杨钦典等人表现出色,在蒋介石的建议下,戴笠把他们安排到军统,在重庆中央警卫团当兵,专门负责蒋介石、陈立夫、宋子文、孔祥熙等国民党高官的安全。

戴笠

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央警卫团的一些官兵,被调往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当看守,其中就有徐贵林、安文芳、杨钦典等人,安文芳和杨钦典是漯河老乡,徐贵林被安排当“渣滓洞”的看守长,安文芳和杨钦典是“白公馆”的少尉看守班长。

“白公馆”原本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抗日战争时期被戴笠购买,改建成军统的看守所,专门关押共产党和反蒋人士,和“渣滓洞”并称为重庆的两大魔窟。安文芳对蒋介石很崇拜,到了“白公馆”后,经常毒打在押人员,是杀人不眨眼的一个狠角色。

杨钦典性格比较温和,偶尔会和在押人员聊天,并且和陈然、罗广斌等共产党员熟悉起来,陈然和罗广斌觉得杨钦典和其他的看守不同,他还是有一些良心,所以陈然经常给杨钦典讲共产党的一些政策,这使杨钦典对共产党的印象有了很大转变。每次特务头子审问陈然的时候,陈然都会把所有事情推到自己身上,特务怎么折磨他,都不会出卖自己的同志,这让杨钦典很佩服陈然。

徐远举

1949年8月,重庆的特务头子徐远举,把“白公馆”看守所所长陆景清叫到办公室,说解放军快要来到重庆,蒋介石下令准备清理掉“白公馆”和“渣滓洞”的在押人员,杨虎城和他的秘书宋绮云是重点。8月27日,陆景清叫来“白公馆”看守长杨进兴,和看守安文芳、王少山、熊祥、杨钦典几人,准备开始对杨虎城将军下毒手。

陆景清骗杨虎城说蒋介石想见他,于是杨虎城和儿子杨拯中离开看守所,在陆景清的押送下来到“戴公祠”,这时候在门后的王少云,突然用刀插进杨振中的腹部,他大叫一声爸。听到儿子的惨叫,杨虎城立马转头,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过来,旁边的特务熊祥也拿出刀刺向杨虎城,就这样杨虎城父子被杀害。

杨虎城

两个小时后,特务又把杨虎城秘书宋绮云,还有他的妻子徐林侠也杀害了,徐林侠在临死前,还求杨进兴放过两个孩子,可特务们根本没有良心。两个孩子分别是杨虎城将军的幼女杨拯贵,和宋绮云夫妻的儿子“小萝卜头”宋振中,这两个孩子都只有八岁,负责杀他们的是杨钦典和安文芳。

安文芳很残忍的用手掐死了杨拯贵,就在杨钦典要掐死“小萝卜头”的时候,他内心特别难受,始终不忍心下手。这时候杨进兴突然跑过来,看到杨钦典还没有动手,就大骂他没用,于是杨进兴用刀残忍的把“小萝卜头”杀害。

杨进兴

虽然杨钦典没有亲手杀死“小萝卜头”,但他内心很煎熬,一闭上眼睛想的到的就是“小萝卜头”的样子,他跑去找陈然诉苦,陈然安慰他,革命是需要流血牺牲的,他也只是奉命而已。不久陈然也被秘密杀害,这让杨钦典更加难过,毕竟他已经和陈然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1949年10月,杨钦典继续留在“白公馆”当差,这时候罗广斌在牢房里面对杨钦典说,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希望杨钦典好好想想后路,他内心已经开始动摇了。11月27日,徐远举下令,对“白公馆”进行最后的屠杀,那里一共还剩下四十多个在押人员,杨进兴等人白天的时候杀了二十多人。当天晚上“渣滓洞”出现紧急情况,杨进兴带着特务们去了“渣滓洞”,杨钦典、李育生几人负责看守“白公馆”剩余的十九人。

罗广斌

杨进兴等人走后,杨钦典还在犹豫徘徊,这时候罗广斌让他赶快下决心,解放军已经打来了,自己愿意帮他证明,不要错过改过自新的机会。最终杨钦典和李育生几人经过商量,于是就打开牢房大门,把剩下的十九个在押人员释放,杨钦典等人也逃过家里。

11月30日,重庆解放,杨钦典跟着罗广斌到重庆公安局自首,在罗广斌的证明下,重庆公安局对杨钦典不追究,还想让他留在重庆公安局工作,但杨钦典说想回河南老家务农。后来罗广斌通过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的所见所闻,写出了革命小说《红岩》。

杨钦典回到河南漯河老家后,成了一个农民,和母亲妻儿一起生活,后来杨钦典的儿子还当了村里的会计。

老年杨钦典

1966年7月,因为从前当特务的经历,杨钦典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关押在重庆。

1982年,重庆法院再次重审,宣布杨钦典无罪,于是他返回河南老家,当时他的妻子已经去世,大儿子因为他也失去了会计的工作,他大哭说自己连累了家人,后来杨钦典的孙子参军。

2004年11月,杨钦典参加了“白公馆”和“渣滓洞”大屠杀的纪念活动,他哭着说对不起那些被杀的人。

2007年11月,杨钦典在老家去世,终年八十九岁。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