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序言与导言

解毒时光 2021-01-21 20:08:07

康德的道德哲学主要由三部著作构成——《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这三本书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但却又各有其作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又名《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是从日常的人们的道德观,一路追溯,上升到道德形而上学直到纯粹实践理性批判,但并没有对纯粹实践理性批判进行展开;《实践理性批判》则是以《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为一个前提,深入到了对实践理性的探讨,但并没有详细到像一门新科学一样进行内部的细节落实与划分,这部分工作最终留到了《道德形而上学》中才完成。

此前,已经完成了对《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的阅读和分析,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会进入《实践理性批判》。在正式展开之前,先说一些题外话,也就是准备工作和方法论。

由于康德哲学体系的一致性,在进入《实践理性批判》之前,最好是要通读过《纯粹理性批判》,因为《实践理性批判》的体系结构是对照着《纯粹理性批判》来的,而且一些核心概念也都是此前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进行阐述的。如果没有通读,最好也要了解康德此前的一些核心观念,否则《实践理性批判》看下来就会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康德在说什么。《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并不是必须提前了解的,当然如果有过深入阅读,对快速进入《实践理性批判》是非常有好处的。

阅读的文本以邓晓芒译,杨祖陶校版本的《实践理性批判》为基础,辅以邓晓芒的《实践理性批判句读》,采取3+1的方式。即三次阅读加一次文字性的内容梳理。三次阅读分别是,第一遍粗读原文,第二遍精读句读版本,第三遍精读原文,并整理出原文的主要思路和核心内容。最后形成一篇文字性的读后分析。但与《纯粹理性批判》的读后不同的是,在此将不会整段的抄录原文,只会对重点部分进行有必要的引用,如果希望了解原文的朋友还望自行翻阅。

下面就进入《实践理性批判》的内容,本次完成的是序言和导言的部分。

在序言中,康德并没有成体系的讲什么,而是分散的说了几个问题:

1、从书名说起,确定一下这本书的目标

2、提出此前对他自己理论反驳的最核心的点,并说明会在本书中解释

3、讲了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写作方法

4、对主要的竞争观念,也就是经验论进行了一些反驳

导言的篇幅不长,但康德写了非常长也非常重要的两段话,在此也全文引用,核心要说的就是:

1、实践理性和思辨理性的主要不同,以及批判的意义

2、结合以上的不同,明确了《实践理性批判》的结构,与《纯粹理性批判》相同的地方,以及不同的地方。

序言

一般来说,人们拿到一本书,最先想要知道的就是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解决了什么问题。而当一个对康德理论有所了解,确切的说是读过《纯粹理性批判》的人,看到这本书同时还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本书没有严格对照着叫做《纯粹实践理性批判》,按理说康德这么严谨的人一定是有什么原因。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序言。

“为什么不把这个批判命名为纯粹的实践理性批判,而是直接地就称作一般的实践理性批判,尽管实践理性与思辨理性的平行关系似乎需要前一个名称,对此这部分著作给予了充分的解释。”

这是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除了书名的第一段话,他也非常敏锐的察觉到读者可能会有的两个问题,并非常巧妙的将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主动提出这个问题,并从回应这读者的疑惑开始,开启了这本书的历程。

回到《纯粹理性批判》,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的原因是,纯粹理性在认知范围之内,只能被应用在经验领域,如果超出这个应用,就会出现康德所说的“玄想”。所以认识纯粹理性本身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一个批判,也就是明确它能被应用在什么地方,不能被怎么运用。

但进入到《实践理性批判》,也就是将纯粹理性引入到实践领域的时候,康德说如果我们承认了纯粹理性的实践能力,那么就不需要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因为纯粹理性本身就通过实践获得了现实性,就不会像纯粹理性在思辨中会产生不具有现实性的玄想。

不仅如此,当我们肯定了纯粹理性的实践能力之后,同时也就肯定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先验自由”。在思辨理性那里,先验自由只是被用来解决因果性的二律背反被提出来的一个“悬设”。

我们稍微回顾一下,在因果范畴的讨论中,如果我们不断的去追溯原因,我们并不知道能否追溯到一个终极的原因,也就是无条件者,这就会带来世界上存在自由或不存在自由两种判断,并让思辨理性陷入二律背反。康德当时提出,因果作为范畴,只能在现象领域也就是经验领域里去应用,是无法对本体也就是自在之物进行规定的,所以我们不能说自由存在或不存在,因为自由是归属于自在之物的,我们无法清楚的认识,在这样的前提下,首先不去否定它,只能作为一个虚拟的“悬设”。

但进入实践理性之后,因为肯定了纯粹理性的实践能力,也就意味着“自由”就有了它的现实性。不仅如此,自由的现实性还具有更大的意义。康德将其称为“思辨理性的体系的整个大厦的拱顶石”,因为通过自由,思辨理性中的另外两个理念——“上帝存有”和“灵魂不朽”通过与自由概念相联结,从而获得了“持存及客观实在性”。

正如在准备工作中提到的,如果不了解《纯粹理性批判》是无法读懂《实践理性批判》的。在此后的内容中,凡是涉及到《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内容,只做一些大致的说明,并不进行解释,如果不了解的读者,还需自行回到《纯粹理性批判》当中,没有那些基础,就算继续阅读下去也是没有收获的。

而后康德进行了一些解释,防止读者就认为在实践理性当中,自由、上帝、不朽就是真切的存在着的。康德说,“自由在思辨理性的一切理念中,也是唯一的这种理念,我们先天地知道其可能性,但却看不透它,因为它是我们所知道的道德律的条件。但上帝和不朽的理念不是道德律的条件,而只是一个由道德律来规定的意志的必要客体的条件,亦即我们的纯粹理性的单纯实践运用的条件;”

通俗的来说,思辨理性中,一共有三个核心理念——自由、不朽和上帝。在思辨的范围内,人们是无法认识它们究竟是什么的,也就是康德所说的“看不透”。只能将它们作为一种悬设,因为我们虽然不能说清楚他们是什么,但也不能完全否认它们的存在。

但这其中,自由虽然看不透,但我们先天就能知道它的“可能性”,这仅仅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理性可以指导实践,也就是实践理性是可能的。而且当我们真的将实践理性实现的时候,也就是真的去“做”点什么的时候,自由的“可能性”也就通过我们的行为,获得了“现实性”。所以我们可以说自由是现实的,但并不能说我们就认清了自由,我们只是在实践的意义上知道自由,而不是在思辨中,即在认识中理解了自由。

进而,关于不朽和上帝,它们不但不能被看透,也就是不能认识,同时也不天然的就具有可能性。它们不是实践的必然前提,我们行动并不依赖于不朽和上帝的理念,它们只是实践运用当中的条件而已,但不是必然条件。但正是因为有了自由,即实践理性是可能的,不朽和上帝也可以借着人类行动,获得其现实性,这种现实性不是认识论层面的,比如上帝现实的以一个什么形态存在,这种现实性是当人们抱有上帝的理念行动时,会影响客观世界,从而间接说明上帝这个理念具有现实性。

对此,康德认为只能解决到这一步。当然,如果能在思辨理性中去认识到这些理念是最好的方法,但他认为这是做不到的事情,他也很自信的发出挑战,如果有人认为可以做到,那么你们就应该拿出证明,证明自由、不朽、上帝这些理念在思辨理性中的现实性,否则,就必须要用康德的方式来看这些问题。

通过以上的论述,康德不仅明确了书名的问题,也变相地提出了本书的目标——批判理性的全部实践能力。紧接着,他结合着此前有些人对他理论的反驳,来去揭示读者可能会产生的疑惑。

“在这里也就第一次澄清了这个批判之谜:为什么我们能够否认在思辨中诸范畴的超感官运用有客观的实在性,却又承认它们在纯粹实践理性的客体方面有这种实在性;”

这句话非常关键,翻译过来就是说,在《纯粹理性批判》当中已经下了一个定论,就是十二个范畴,只能用于经验领域,不能进行超验运用。比如跟因果关联的自由理念,就不具有实在性。但转到《实践理性批判》中,怎么这种应用,也就是自由就具有了实在性呢?

实际上,这个看似矛盾的地方,更确切地来说应该是:

“一方面,被使用于本体上的范畴在理论知识上被否定而在实践知识上被肯定的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那个似非而是的要求,就是使自己作为自由的主体称为本体,同时却又在自然方面使自己称为独特的经验性意识中的现象。”

这里有些绕圈的两个方面,如果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说,归根结底就是——人作为自然世界的一员,其一切行为必然要遵守自然规律,但同时,人作为有实践能力的理性生物,也就是自由世界的一员,又能够成为自己行动的原因。

当时的康德的批评者很多都是抓着这一点不放——你为什么说要限制思辨理性,也就是认为在认识领域里,自由这些理念没有现实性,同时又在实践理性中,给它们大开绿灯,认为它们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

对此,康德认为这种反驳观念很关键,所以他要在本书中进行明确的解释,序言里就没有深入展开,他只是说留到“分析论”中去解决。

另外,康德还回应了三个批评(正文回应两个,注释回应一个),一个是有人说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没有提出什么新的道德原则,而只是提出了个公式,这没什么用。康德反问“谁想过还要引进一切道德的某种新原理并仿佛要首次发现它呢?”他认为道德的原则,并不是多么神秘莫测,而是已经蕴含在百姓的日常观念中,并不需要提出什么新的原理,更重要的是总结出这些原理的“公式”,以便人们能更容易理解和更轻松的运用。

还有一个批评声音康德比较尊重,即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善的概念在那里没有先于道德原则而得到确定(而在他看来这是必要的)”。康德也说在分析论的第二章中给予充分的考虑。

最后一个批评,就是“为什么我对欲求能力或是愉快情感的概念事先也没有加以解释”。首先,康德认为这些内容过于偏向心理学,而他希望创造一个并非从经验心理学中得到的体系;其次,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也曾说过他自己的学术观念,即在讨论的最初,是没法给一些概念下定义的,只有当充分了解的时候才能去定义。所以很多概念应该是动态的,是在论述中不断丰满的。即便如此,康德也针对这个批评,给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定义。

生命是一个存在者按照欲求能力的规律去行动的能力。

欲求能力是存在者的这种能力,即通过其表象而成为该表象的对象的现实性之原因的能力。

愉快是对象或行动与生命的主观条件、也就是与一个表象就其客体的现实性而言的原因能力(或对主体产生一个客体的行动之诸力进行规定的能力)相一致的表象。

康德在此用非常哲学的方式,给生命、欲求能力(意志)和愉快下了一个定义。稍微进行一下解释,这里最关键的是欲求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意志。康德的意思是,欲求能力,就是将思想中的目标,在现实中实现的能力。“即通过其表象而成为该表象的对象的现实性之原因的能力”中,“通过其表象”,就是指存在者思维中的表象,就是一种设想、目标;“而成为该表象对象的现实性之原因”,就是指将刚才说的思维中的表象在现实中实现出来,也就是成为了一个现实中的对象,为什么会有这个对象呢,思维中的表象就是这个对象的原因。

说白了,欲求能力就是按照目标行动的能力。而生命就是按照欲求能力的规律行动的一种能力,实际上就是有欲求能力的存在者就是生命。而愉快就是欲求能力被满足,且实现的对象与想象中的现象相一致的时候,所谓将理想变为现实的时候,就愉快了。

经过前面一段对诸多批评的回应,接下来,康德开始对《实践理性批判》的方法论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个对外界批评的回应——“康德的理论晦涩难懂,用词过于专业”。对此康德说他并不是有意要写成那样,那已经是在能够表达清楚他的思想里面,最通俗易懂地表达了,晦涩并不是他本意。

回到方法论上,也要回溯到《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到的两个概念——“分析”和“综合”。康德认为,凡是研究,大多数都是从已知的东西开始,不断深入,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即从局部构建整体。但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先构建整体,就像盖房子一样,先出一个设计图,然后再在整体框架之内,去完善各个部分,也就是整体到局部。

康德的方法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利用一种综合的方法来开展。“采取这种方式,内心的两种能力即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的先天原则从现在起就会被查清,并按照它们运用的条件、范围和界限得到了规定,但由此就会为一种作为科学的系统的、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哲学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但是按照这种方法,也会遇到一些非难,有人就会问如果根本就没有什么先天的知识,那这套理论就是属于白费力气了。

所以在序言的最后几段里,康德主要就是在隔空与经验论乃至怀疑论做了一番辩论。

经验论认为没有什么先天的原则,一切都蕴含在经验当中。康德就此反驳,“要想从一个经验命题中榨取必然性,甚至想借这种必然性而使一个判断获得真正的普遍性(没有这种普遍性就没有理性的推理,因而也没有出自类比的推理,类比是一种至少是推测的普遍性和客观的必然性,因而总还是以真正的普遍性为前提的),那简直是自相矛盾。”

实际上并不难理解,如果一切都要依照经验,虽然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但我们无法就此进行推理,说每一天太阳都会东升西落,这种必然性和普遍性,经验是无法支撑的,因为直到看到明天的太阳之前,经验只能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进行归纳和总结,无法将此结论扩展到普遍意义的未来中。

由此一来,就谈不上什么理性了。人如果只根据经验的话,那就跟一般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一切都是自然反应,像是巴普洛夫的狗一样,因为人无法获得普遍性的结论,也就无法用理性进行进一步的推理,那么理性就彻底消失了。

康德认为,就算是经验论的休谟,也并没有否认理性,同时休谟理论中还有个不相容的地方就是,他没办法证明数学是一种经验的科学,而没有先天的原理(关于休谟和经验论内容可参考休谟《人类理解研究》以及《人性论》,抑或是在《纯粹理性批判》当中康德的论述)。

如果将数学也归为经验科学,也就是将一切都归于经验,彻底否认先天知识的存在的话,康德认为“普遍的经验论就表现为一种真正的怀疑论了”,也就是怀疑一切,怀疑理性,怀疑知识,这个就连休谟也是拒绝的。

最后,康德以这样一句话收尾序言,认为人们无法否认先天知识的存在,并开始关于实践理性的批判。“但毕竟,由于在这样一个哲学和批判的时代,很难有人认真地主张那种经验论,它也许会只是为了要对判断力进行练习,而且像通过对照把先天的理性原则的必然性更清楚地揭示出来,才被提出来的;所以人们对于那些愿意费力去从事这样一种本来恰好并无教益的工作的人,倒是会心怀感激的。”

导言 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由于导言部分非常短,而且内容非常重要,所以在此进行全文引用之后再解读,另外也可以从原文的角度去感受一下康德那种长句、长段给阅读带来的压力。

“理性的理论运用所关心的是单纯认识能力的对象,而关于这种运用的理性批判真正说来涉及的只是纯粹的认识能力,因为这种能力激起了再后来也得到证实的疑虑,即它很容易超出自己的界限而迷失于那些不可达到的对象或者甚至相互冲突的概念之中。理性的实践运用则是另一种情况。在这种运用中理性所关心的是意志的规定根据,这种意志要么是一种产生出与表象相符合的对象的能力,要么毕竟是一种自己规定自己去造成这些对象(不论身体上的能力现在是否充分)、亦即规定自己的原因性的能力。因为理性在这里至少才是意志的规定,并且在事情只取决于意愿时,总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所以在此第一个问题是:是否但是纯粹理性自身就足以对意志进行规定,还是它只能作为以经验性条件的理性才是意志的规定根据。现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由纯粹理性批判提供了辩护理由、虽然不能作任何经验性描述的原因性概念,这就是自由的概念,并且如果我们目前能够找到一些理由去证明,这种属性事实上应属于人类的意志(并同样也属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那么由此就并不只是说明了纯粹理性可以是实践的,而且也说明只有纯粹理性、而不是受到经验性的局限的理性,才是无条件地实践的。这样一来,我们将要探讨的就不是一种纯粹实践理性的批判,而只是一般实践的理性的批判。因为纯粹理性一经被阐明了有这一样一种理性,就不需要任何批判了。纯粹理性是本身包含有对它的一切运用进行批判的准绳的。所以,一般实践理性批判有责任阻止以经验性为条件的理性想要单独充当唯一对意志进行规定的根据的僭妄。纯粹理性的这种运用,只是当有这样一种理性已被断定时,才是内在的;相反,自以为具有独裁地位、以经验性为条件的纯粹理性运用则是超验的,它表现出完全超出自己领域外去提要求、发命令的特点,这与有关在思辨的运用中的纯粹理性所能说出的东西恰好是倒过来的关系。

然而,由于一起知识在这里为实践的运用奠定基础的总还是纯粹理性,所以实践理性批判的划分就总的纲要而言还是必须按照思辨理性批判那样来安排。所以我们将必须有实践理性的一个要素论和一个方法论,在第一部分要素论中,将必须有作为真理规则的分析论,和作为对实践理性判断中的幻相的描述和解决的辩证论。不过,在分析论底下的划分中的次序又将与纯粹思辨理性批判中的次序相反,因为在当前的批判中,我们将从原理开始而进到概念,而从概念出发才尽可能地进达感觉;反之,在思辨理性那里我们则必须从感觉开始而在原理那里结束。其中的理由又是在于:我们现在要涉及到的是意志,并且必须不是在与对象的关系中、而是在与这个意志及其原因性的关系中来考虑理性,因为不以经验性为条件的原因性的那些原理必须成为开端,在此之后才能够尝试去确定我们关于一个这样的意志的规定根据的、关于它在对象上的运用的、最后关于它在主体及其感性上的运用的那些概念。出自自由的原因性的规律,也就是任何一个纯粹实践原理,在这里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开端,并规定着唯有这条原理才能够涉及到的那些对象。“

以上就是导言的全部内容,分了两段,第一段主要讲为什么要进行实践理性批判,第二段就是在讲怎样进行实践理性批判,本书的结构是怎么安排的。

第一部分的内容其实在序言里已经有所涉及,但康德在此进行了体系化的论述。而且向读者提出了问题以及向本书提出了要求。“所以在此第一个问题是:是否但是纯粹理性自身就足以对意志进行规定,还是它只能作为以经验性条件的理性才是意志的规定根据。”这句话,就等于问纯粹实践理性是否有可能,自由是否存在?

如果自由存在,纯粹实践理性是必然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去批判它,因为这时纯粹理性天然的就会被运用在实践当中,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那为什么还要批判呢,康德在此的批判是针对全部的实践理性,即包含了纯粹实践理性和一般实践理性,也就是还有那些夹杂了经验性内容的实践理性。

康德认为要谨防参杂经验性内容的实践理性规则对于纯粹实践理性的影响,所以要进行批判,要理清关系,从而指导人们所有的实践理性。

在此康德说的及其抽象,如果我们用一个例子,就很好理解他想要说明的问题。

从《纯粹理性批判》方面来说,那是讲人的认识,即给人的认识能力划定一个范围的理论。也就是说这种批判,是为了防止人类产生理性的玄想,并赋予这种玄想现实性。比如理性可以想出来上帝,这也没问题,但如果我们要在认识论层面说,上帝存在的,长得像人,无所不能,可以隔空取物、瞬间移动,这就产生了认识的谬误,这种运用就是应该被批判,被杜绝的。

而另一方面《实践理性批判》,讲的是人类自由的最高原则,这种原则应该是内在的,不受经验影响的。同样拿上帝举例子,如果我怀有上帝这个理念,我就会依照上帝理念去行事,我的行为就具有了现实性。但如果我用经验性的东西混杂在里面这个理念当中,比如将经验中的健康、财富或者事业注入理念中,我会产生信上帝、向上帝祷告,我就会获得健康、获得财富、事业有成,这就跟相信上帝长得像人一样是谬误,是迷信。

所以康德认为,思辨理性的批判是防止思辨理性在经验之外的滥用,而实践理性的批判是防止经验性内容对纯粹理性的侵犯。

在此,说一点额外内容。康德的实践哲学,我们不能说他对还是不对,从某个方面来看,这更像是康德的一个信仰,或者说一种追求。康德也许会用现代的话语发出疑问,人类的行为,一定会受到现实的控制么?人们都是在追求健康、金钱等东西么?人类行为的价值,是否只能由现实的经验性的东西来评价呢?

康德坚信,一定有着什么样的原则,内化在每个人心中,能够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能够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能够在经验性之外,赋予我们行为以更高的价值,也就是尊严,抑或是人类存在的神圣性。

在这样的信念之下,人才可以不被金钱所左右,不被幸福所牵绊,不会成为现实的努力,这个世界才会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也会有对那些崇高道德行为的赞许和模仿。

所以康德的本意并不一定是要证明自由,而可能是希望通过对自由,对实践理性的论述,将人们从自然的因果、显示的轮回、物质的制约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在人类整体的精神世界中,构建起一个道德的王国。

回到导言当中,承接前面的论述,由于《纯粹理性批判》的特点,认识必须从感觉出发,上升到概念,最后得到原则,而相反的是,《实践理性批判》则是先有原则,再得到概念,最后指导感觉。但康德认为,虽然二者的顺序是相反的,但结构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实践理性批判》,依然可以参考《纯粹理性批判》分为要素论和方法论,要素论中,分为分析论和辩证论。按照这个结构,就会进入第一部分——“纯粹实践理性的要素论”。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 2021-01-22 11:23

    这货就是一个圣母婊,俗称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