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经典小说的作家,几乎都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不仅他们创作的作品生动感人,他们自身的经历与坎坷,同样使人泪目。
近日翻看代表作品分别被收入“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的几位当代作家资料,深深被其内容所吸引,对哪一篇都不忍简单掠过。这些人的故事,或许将来都是极好的历史创作题材。
以作家杜鹏程、柳青、刘知侠、罗广斌、杨益言、杨沫、吴强为例,他们的成名作品,相信许多人都耳熟能详。
这几位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投身革命,建国初期推出文学大作,动荡岁月身陷磨难,可谓毁誉皆因作品。
但这些革命才子对文学创作矢志不移,历经苦难而痴心不改,都是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不妨看看下面的简要盘点:
杜鹏程
以长篇小说《保卫延安》而闻名于世的杜鹏程,生于1921年,是陕西韩城人,原名杜红喜,笔名司马君。
1937年抗战爆发,16岁的杜鹏程踊跃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曾任延安抗大、鲁迅师范学校学员。不久,他在共产党员老师介绍下,来到陕甘宁边区农村工作。经过整风、大生产运动后,当上了西北野战军的新华社随军记者,新华社西北野战兵团野战分社编辑。1949年后,历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
杜鹏程来自陕北,延安时期就是随军记者,见多识广。他有感于1947年延安保卫战的重大历史意义,从1950年开始,花费大量精力创作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经多次修改,终于成书。
1954年《保卫延安》出版发行,成为全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片段的优秀长篇小说,
《保卫延安》生动反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延安保卫战。书中以解放军主力纵队的一个英雄连参加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以主要人物周大勇的英雄事迹为中心,围绕西北战场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浴血拼搏,成功塑造了彭德怀元帅的伟岸形象。描绘了一幅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
这本小说在出版后广受瞩目,但因为歌颂了彭德怀,在1960年代被禁。杜鹏程也因此在十年动荡岁月受到极大冲击。靠边站、蹲牛棚,戴黑帮帽子···
1978年12月,随着彭老总冤案得以平反,杜鹏程不仅劫后新生,他的小说《保卫延安》也第四次重新出版,并被译成多种外文。
这次重新出版时,杜鹏程将新中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冯雪峰的两万字长文《论(保卫延安)》放在小说卷首,以表达对这位文学前辈的尊重与深切怀念。
十年动荡岁月结束后,杜鹏程尽管有老骥伏枥之心,但无奈受到太多病痛侵扰。由于长期的迫害和精神折磨加上年龄增长,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陆续找上门来,令他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持续性的写作,有时写起字来,手会不停地抖动。
他在1978年5月30日一封致友人王愿坚的信中,描述刚过去不久的动乱生活:
“我觉着,对我们这样人来说,这一段经历,也是个很好的考验和锻炼。它也许会促使我们更深沉更成熟一点。拿我来说,以前对斗争的复杂性,就没有现在理解得深。有时候单纯得像个孩子似的,对坏人干坏事的那一套卑鄙勾当,真是想象不出来。这多年,总算有了一些见识,这对你我这搞创作的人说,不能说没有益处。我写得慢又写得少,被‘四人帮’折腾的心脏病和高血压挺严重,只能半天工作。但是‘壮心不已’,总还想写一点接近艺术作品的东西。”
杜鹏程的“壮心不已”,果然没有停留在口头上。他迅速地拿起笔,开始了新的文学行军路。中篇小说《历史的脚步声》,是他重新投入写作后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
这部作品的交卷,对于杜鹏程而言意义重要,意味着他在被迫封笔十年之后重新上路,同时也是他在写作上“回归”的标志。
这篇取材于解放战争的中篇小说《历史的脚步声》,是他在创作了众多经济建设题材小说之后又一次回归他所熟悉的战争题材,与《保卫延安》这部经典之作遥相呼应。
据199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杜鹏程文集》中关于他著作年表的统计说明,这篇作品,竟是杜鹏程在文革结束后发表的惟一一篇小说,可以称之为他小说创作生涯的“绝唱”。
1991年0月,杜鹏程因心脏病突发,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70岁。
他留下的作品还有《战争日记》《杜鹏程散文特写选》、《我与文学》以及发表在各报刊上的不少散文、通讯、文艺随笔等。
柳 青
作家柳青可谓大名鼎鼎,他的小说《创业史》(第一、二部)不仅广为人知,而且在当代文坛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价值。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具有思想的“深刻性”和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出生于1916年的柳青,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
抗战胜利后,他曾随部赶赴东北创建解放区,出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返回陕北深入生活,建国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委副书记。十年动荡岁月,遭受残酷迫害,被迫停止工作。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建国初,柳青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1952年自愿到陕西省长安县委工作,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之久,经历了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各个阶段。
长篇小说《创业史》,真实见证了那个时代。
著名作家陈忠实认为:“《创业史》是陕西作家柳青在长安的秦岭山下完成的,它的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个人的意义,而是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高度的标志。
柳青的《创业史》,以1929年陕西旱灾为背景,以主人公梁三老汉和养子梁生宝为线索,描写了中国农村改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但《创业史》的全部创作计划,柳青未能如愿完成。他只完成了小说前两部,这无疑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1972年春,周恩来总理得知柳青病重,批示国家卫生部予以妥善安排,并嘱咐陕西省主要负责人对柳青予以照顾。同年国庆节,周总理又让《人民日报》记者捎话给柳青,希望他搞好身体,写完四部《创业史》。
周总理的亲切关怀,让柳青受到巨大鼓舞。他积极与疾病抗争,忍着病痛,精心修改作品《铜墙铁壁》和《创业史》。
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5月,柳青到北京治病,他想利用在医院疗养的便利条件争取时间,改完《创业史》第二部。但终因病情严重,体力不支,于这年6月13日不幸逝世,年仅62岁。
刘知侠
作家刘知侠的名字,是一直与《铁道游击队》连在一起的。
刘知侠是河南卫辉人,生于1918年。
他一生留下了4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最炙手可热的非《铁道游击队》莫属。
这部小说先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后又拍成电视剧,还走上了戏剧舞台,出版了连环画等,甚至成为新中国小学六年级3单元的一个教材。
据统计,《铁道游击队》的原本加上各种节编本、缩写本共出版了300余万册,并译成英、俄、法、德、朝、越等国文字发行。
(刘知侠晚年与夫人刘真骅)
刘知侠原名刘兆麟,青年时代投身革命,考入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
1939年5月,刘知侠从抗大毕业留校学习军事。学习结束后被派往山东抗日根据地,分配到抗大山东分校文工团。1943年抗大山东分校改编为山东军区教导团,刘知侠随文工团调到山东省文协。
这年,滨海抗日根据地召开全省战斗英雄模范大会,刘知侠在会上结识了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们,被他们的战斗事迹感动不已。
胸有成竹的刘知侠暗下决心,一定把这些铁道游击队抗日英雄事迹写成文学作品。
于是,他两次通过敌人封锁线去鲁南的枣庄和微山湖,深入到铁道游击队体验生活,为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收集了丰富的素材。
全国解放后,刘知侠被上级任命为济南市文联主任,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编创部长、秘书长。
虽然担任领导职务,他更希望能找个时间来实现多年的创作夙愿。
可是由于刚刚接管城市,工作十分繁忙,这个愿望最初没法实现。直到到1952年,刘知侠才有机会动手写作。
由于事隔多年,为了重温当年铁道游击队以及整个抗日战场的斗争情形,唤醒当年在铁道游击队参加生活和战斗的激情和冲动,动笔之前,刘知侠再次找到小说中人物李正和王强的原型,并且又一次来到鲁南去寻找铁道游击队的小炭屋等一个个旧址,又在微山湖边上访问了这一带村庄的不少老乡。
听说铁道游击队的人又来了,鲁南一带的村民像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都围了上来,生动形象地回忆起当年铁道游击队在这里杀敌的精彩故事。
从鲁南旧日战地归来,刘知侠带着余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
他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40多万字的写作。
多年后,刘知侠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了当时的创作经历:“在写作上注意以中国民族文学的特点来刻画人物,避免一些欧化的词句和过于离奇的布局和穿插,把它写得有头有尾,故事线索鲜明,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小高点。”
就这样,一部以真人真事写成的章回体纪实小说成书了。小说描写铁道游击队深入敌穴,和日寇短兵相接,最终出奇制胜。其战斗事迹,曲折生动而又颇富传奇色彩。
1953年,刘知侠写完《铁道游击队》,送到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不太了解历史的某编辑看了以后,竟然准备给刘知侠退稿。
曾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著名文学理论家、评论家、现代作家、著名学者王元化,当时是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兼副社长。
一天,王元化过问起《铁道游击队》书稿处理情况。主管编辑汇报说,觉得这是一堆素材,故事不完整。
王元化没有表态,只是说,拿来我看看。
他看了以后,拍案连称太好了!评价“这部作品稿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在王元化的亲自指导下,刘知侠经过几次修改,使这部书得以面世。
1954年,《铁道游击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并一炮打响,轰动全国。
小说《铁道游击队》引起轰动,但刘知侠却没有逃脱特殊年代的磨难。而更不幸的是,他当时的妻子刘苏因车祸意外去世,留下了六个孩子,最大的16岁,最小的才6岁。
动荡岁月,刘知侠为了躲避造反派的无端摧残,曾无奈躲避到“芳林嫂”家中藏身。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前期,社会政治形势有所回暖。刘知侠终于可以再次拿起笔,继续自己的创作。
垂暮之年,刘知侠在继任妻子刘真骅帮助下,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40万字长篇小说《沂蒙飞虎》与40万字的《知侠中短篇小说选》以及中篇小说《童年的回忆》、20万字的《战地日记》(淮海战役见闻录)创作任务。
1991年9月3日上午,刘知侠因脑溢血猝发被夺去了性命,享年73岁。
著名作家刘知侠走了,如同疾驰的列车轰然远去。
但列车留在铁轨上的回声却余音不绝于耳,仍在述说着千里铁道线上的故事。
罗广斌、杨益言
作为红色经典的长篇小说《红岩》,教育鼓舞了几代人。江姐的英雄形象,一直高高耸立在人们心头。
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由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
这部作品的内容广为人知:它以新中国成立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为主线,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集中反映一批坚强的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而进行的最后决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是一同走出“渣滓洞”集中营的战友。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执行疯狂大屠杀,近300名革命志士在黎明前倒在了敌人枪口下,罗广斌、杨益言等35人侥幸脱险。
杨益言曾回忆说:“重庆解放后,我和罗广斌到各地作报告,后来听报告的朋友问我们:你们为什么不用笔把这一切写下来呢?一句话点醒了我们,应该拿起笔记录下这段血与火的历史!”
1950年6月,罗广斌、杨益言与战友刘德彬一起,把他们在狱中与敌人斗争的亲身经历写成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献给九十七个永生的共产党员》,发表在重庆的《大众文艺》杂志上。
195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的《红旗飘飘》丛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还出版了单行本,这部作品随即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间,杨益言和罗广斌再次合作,几易其稿,最终完成了40万字的长篇小说《红岩》。
《红岩》一经面世,立即风靡全国,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歌剧、豫剧《江姐》等。
自1961年12月小说《红岩》出版开始,此书累计再版两次,重印113次,印数超过1000万册,高居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榜首。而且,还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日、朝、越等10余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
罗广斌1924年出生在重庆忠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他的哥哥罗广文是国民党中将,曾担任国民党军兵团司令。罗广斌毕业于西南联大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兄弟俩走上了不同的道路。1948年9月,罗广斌因叛徒出卖被捕,先后被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1949年11月27日越狱脱险。重庆解放后,曾在重庆团市委、长寿湖渔场担任领导工作。1962年调重庆市文联任创作员。动荡岁月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得到平反昭雪。
杨益言1925年生于重庆市。曾在同济大学读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在重庆被特务机关逮捕,囚禁在渣滓洞集中营。重庆解放后,曾在中共重庆市委、团市委工作。十年动荡岁月,杨益言被诬陷为“叛徒”“特务”“反革命”,粉碎“四人帮”后,杨益言才彻底平反。
获得新生杨益言,成为了重庆市文联专业作家。后期又出版了《大后方》、《秘密世界》,《红岩的故事》、《红岩之光》《雾都空劫》以及剧本《三峡移民》等作品。
2017年5月,杨益言因病逝世,享年92岁。
杨 沫
女作家杨沫1958年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革命知识分子成长史的优秀作品,曾在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当中产生巨大影晌。
小说中的主人公林道静、卢嘉川、林红、江华等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忘印象,读者评价这部作品“闪耀着青春和理想的光辉”。
杨沫1914年岀生在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17岁时,她为抗婚而离家出走,后来参加革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沫在冀中一带参加抗日活动。当时的战争环境艰苦且凶险,她身边许多年轻的战友都牺牲在战场上。杨沫在日记中写道:“我有时回忆过去,回忆那些牺牲的战友、老百姓,也回忆我自己年轻时(包括小时候)的生活、经历,这些生活万花筒似的时常在我眼前晃动、缭绕,我恨不得一下子把它们从心上移到纸上。”
新中国建立后,杨沫历任北京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1950年发表中篇小说《苇塘纪事》。1958年完成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从酝酿到完成,前后历时六年。
小说最初的名字是《千锤百炼》,后改为《烧不尽的野火》,在出版时定名为《青春之歌》。
创作这部小说时,杨沫正经历着病痛折磨,但先烈的奉献精神支撑着她。
杨沫说:“我相信,我那些年纪轻轻就为革命献了身的同志,会支持我写,鼓舞我写。他们那么深挚地活在我的心里,为了他们,我愿用泪水做墨水,在白纸上滴滴地印上他们鲜红的血渍......”
十年动荡岁月期间,杨沫被污蔑为“假党员”“政治骗子”,遭受磨难多年。其作品《青春之歌》也遭到大规模批判。
1971年,杨沫得以恢复党组织生活。1972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东方欲晓》。1978年9月出版短篇小说集《红红的山丹花》。
1980年6月,他的长篇小说《东方欲晓》第一部正式出版。1986年5月,又出版了长篇小说《芳菲之歌》。1990年10月出版长篇小说《英华之歌》。
1995年12月杨沫病逝世,享年81岁。
著名作家茅盾评价《青春之歌》“是一部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林道静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追求真理的女性”。
吴 强
当代军旅作家吴强留给后世的名著,即他用心血完成的长篇小说《红日》
吴强,原名汪大同,涟水县高沟镇人,生于1910年,幼年虽家中贫寒,但他读书刻苦,成绩优良。
他1933年参加左联,开始文学创作生涯。1938年投笔从戎,在皖南参加新四军。历任新四军政治部宣教部干事、科长、苏中第二分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苏中军区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华东野战军六纵宣教部长、十兵团宣教部长,亲身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著名战役。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吴强一面用手中枪对敌勇敢作战,一面用手中笔反映部队和根据地火热的斗争生活。先后创作了独幕剧《一条战线》、《激变》、《皖南一家》及二幕剧《繁昌之战》、《丁赞亭》等,还与他人合作在《解放日报》发表短篇小说《三战三捷》。
新中国成立初,吴强调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52年转业到地方,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艺术处副处长、中共华南局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中共上海文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历任华东文联党组成员、作协上海分会代党组书记、副主席。
1957年,吴强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日》出版发行,引起不小的轰动效应,还被改编拍成电影。后来再被译为英、法、俄、日、德等十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吴强也因为作品《红日》的巨大影响,先后访问了苏联、波兰、匈牙利、阿尔巴尼亚、新西兰等国家。
《红日》以1947年发生在江苏的涟水,山东的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为主线,详略得当的描述了这三次战事中的曲折故事,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大力歌颂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
业内人士评价说,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红日》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更重要的贡献还在于:在应和时代共鸣的同时,小说在战争观念和小说美学上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探索性。
动荡岁月,吴强因为这部作品遭到诬陷和迫害,被隔离审查、监禁长达十年之久。
粉碎“四人帮”后,他的错案得到平反,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吴强以博大的胸怀,不计个人恩怨,积极投身文联、作协的恢复工作,先后出任上海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等职。1978年,他将昔日被抄缴的《堡垒》上部原稿找回,补写了散失部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后期又陆续出版了《吴强近作》、《咆哮的烟蒂港》、《灵魂的搏斗》三个集子,还发表了《海螺与蔷薇》、《上山》、《篮子挂在树上》三部中篇小说。
1985年,吴强离休,仍笔耕不辍。1990年4月在上海逝世。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