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终于走过最凶险的女儿国,大家高度紧张思想也松懈下来。唐僧步步有难,下来这一难就是六耳猕猴,其实这一段很多人看的不是明白,肯定有疑问:第一,唐僧团队取经路已经走了大半,大家相处这么久,应该早磨合的差不多了,怎么还是有矛盾,你看孙悟空和唐僧,两个人为了被打死的几个强盗,说着说着就又闹了起来,先是孙悟空放狠话,接着唐僧又赶孙悟空走?第二,六耳猕猴到底是什么怪物?他身上有很多看不透的谜,比如他明知道如来可以辨别出他怎么还是去如来那里送死?第三,还有人说这里面有阴谋,如来捉住的到底是谁,被打死的会不会才是真的孙悟空?总之,这一节的谜团太多,下面我们逐个解谜。
话说唐僧师徒离了女儿国转眼到一座高山,这时候猴子又顽皮,居然吓唬白龙马,吓得白龙马尥蹶子驮着唐僧飞奔,猴子可能只是无心开个玩笑,但是也由此看出,猴子心里并不怎么尊敬这个领导。唐僧拉不住缰绳,在马背上又惊又吓,肯定在肚子里将猴子骂个够。唐僧独自一人飞奔出去一段路程,不巧竟遇到拦路抢劫的,还好唐僧机灵,说自己身上没带东西,东西都在徒弟身上,让强盗找孙悟空要东西,骗的几个蠢贼都转身去抢孙悟空。孙悟空哪里是好惹的,上手就打死两个强盗。这其实没什么大事,孙猴子打死人不是一次两次,在车迟国打死两个道人,唐僧什么都没说。这次打死的还是强盗,按常理,唐僧唠叨几句,悟空赔几句小心,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是这次听到唐僧的唠叨,孙悟空居然不服软,而是和唐僧脸对脸的呛呛起来。唐僧在那里唠哩唠叨的对着死人祷告:“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孙悟空一点不服气,冷笑着狠气的说,师父,我为你一路辛苦,为救你,打死几个毛贼,你还让他们去告我?让他告,上天入地,哪个神仙敢惹我,我看看谁敢收他的状子!听听这狠话,说明孙悟空心中对唐僧的积怨已深,终于借着这件事爆发出来!唐僧不傻,他很敏感,立即感觉到悟空的杀气,吓得唐僧问悟空,徒弟呀,我这是和你开玩笑的,你怎么就认真起来?悟空心中有气,一点不给唐僧好脸色,只是黑着脸说,别跟我在那啰哩吧嗦,早点找地方睡觉。
可以明确的说,这次确实是孙悟空闹情绪,闹意见,但这只是表象,悟空为什么要闹情绪?根源都在唐僧那里!
孙悟空满肚子邪火发不出来,后面说话像吃了枪药一样,死难听,做事更是乖张。来到老杨家留宿,“行者闻言,厉声高叫道:‘雷公是我孙子,夜叉是我重孙,马面是我玄孙哩!’”,“行者近前道:‘老官儿,似这等不良不孝、奸盗邪淫之子,连累父母,要他何用!等我替你寻他来打杀了罢。’”虽然作者书里没有写出来,但是读这语言,我们也能感觉到悟空说话时脸上的那股狠气。等强盗们又赶上来时,悟空心中的戾气难压,将强盗们打死一片,接着竟然将老杨儿子的头割下来,血淋淋的拿去给唐僧看!这是干什么?这不就是恶心唐僧吗。
唐僧终于忍不住,又赶悟空走。你看悟空什么反应,根本不像三打白骨精那次,又是求饶,又是磕头的恋恋不舍。这次悟空没有太多的废话,也不怎么过分纠缠,跳起来就走了。这说明悟空早就忍够了,心里憋屈极了,早就不想再跟着唐僧干了!悟空赌气出走,心中委屈,越想越难受,等来到观音菩萨处,悟空终于忍不住,居然泪如泉涌,放声大哭。哎!悟空心中的委屈真的太大了,观音菩萨当然知道悟空心中的委屈,好言安慰悟空,将悟空留在自己这里慢慢劝慰。唐僧赶走悟空,心中烦闷,独自坐在路边,突然悟空跳到面前,两人又矛盾不可调好,又开始吵架,只听悟空,“喝骂长老道:‘你这个狠心的泼秃,十分贱我!’”后面我们知道这是六耳猕猴假扮悟空,但是这句话却是悟空的心里话,字字滴血!
读到这里大家应该越读越糊涂,两个人的矛盾怎么这么深?他们到底什么矛盾?平时看着挺和气的,有点矛盾也是小矛盾,相互之间斗斗嘴,开开玩笑而已?
想要明白其实很简单,只要站在悟空的立场,设身处地想一下,马上就明白。悟空能力强,责任心强,时时刻刻为唐僧着想,为取经事业着想,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都是悟空去解决,劳力还罢,还要时时刻刻劳心,恨不得睡觉都是睁着眼睛,吃喝拉撒什么都管,干什么事都是叫悟空。能力强,心比天高,却偏偏要在这么个窝囊废面前服软,这窝囊废还对自己只用不信,一天到晚无耻懦弱,小肚鸡肠,自己辛苦工作不被承认也就罢了,还要处处被压制,时时被提防。那只猪明明好吃懒做,人品猥琐,两面三刀,表面巴结窝囊废,背后照样骂窝囊废,就是这么个东西,窝囊废偏偏就是喜欢,不就看上那猪会舔腚吗?动不动就跪在唐僧面前求饶。呸,什么东西!那沙和尚也是个废物,一天到晚嘴巴像被针缝住一样,屁都不放一个,只会装老好人,比窝囊废还窝囊废,看那蠢样,表现的好像还很有智慧一样,明哲保身嘛?聪明啊,一个大男人活成那个样子,还做什么人,去做乌龟啊!看看这一窝子都是什么东西,恶心,真恶心!跟着这窝囊废去取经,如来和菩萨都说可以积累功果,到底是什么功果?取经成功后,到底是奖励一套房?还是奖励一百万?如果辛苦十万八千里取到真经,最后封你做个弼马温?那还干个什么劲?干得心凉,算了,不干了。
后面的事情看着复杂,眼花缭乱的,其实没什么内涵,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到处找人辨别真伪,观音处一辨、玉帝处二辨、唐僧处三辨、地藏王处四辩,都无法分辨,直至如来佛祖处,终于分辨出来,将六耳猕猴除去。除去六耳猕猴,孙悟空还是不想回唐僧那里。取经团队最得力的员工辞职不干,眼看取经团队就要崩溃,这件事观音菩萨都没办法解决,只能如来亲自出面解决。如来当然知道悟空受到委屈,也知道悟空想什么。如来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如来向悟空明确取经成功后的报酬,“汝亦坐莲台”,第二件,安排观音菩萨送悟空回去,给唐僧亮亮耳,不要太过分。
观音菩萨亲自送悟空回到唐僧那里,你看观音对唐僧怎么说:“……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护你,才得上灵山,见佛取经。休再嗔怪。”菩萨可曾提一句悟空打伤人命的话?菩萨这话说得还不够清楚吗?唐僧,你要想取到经,必须有悟空,以后对悟空好点,不许再小肚鸡肠折磨悟空!全程悟空不用说一句话。至此,取经团队里的矛盾在如来佛祖的亲自干预下才彻底解决。从此大家齐心向西,不再闹什么别扭。
文头提到的两个问题:“取经团队怎么还有这么深的矛盾?”和“六耳猕猴到底是什么妖精?”第一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至于第二个问题“六耳猕猴到底是什么妖精?”书中其实写得很清楚,就是孙悟空的二心,是孙悟空二心的“实体”,这里大家并不用过度解读,以为有什么阴谋论,打死的是真悟空。不管这个“实体”二心是六耳猕猴也好,叫六眼猕猴也罢,那只是个虚名,其本质是孙悟空分心的“实体”。孙悟空本来是一心一意跟着唐僧去取经,在这个时候出现二心,要离职,其实孙悟空这个二心一直都有,只是以前不明显,这次终于被唐僧逼得无法忍受,二心突然爆发出来,幻化做六耳猕猴,闹出这么一场混乱。最后在如来的法力下,“实体”二心--六耳猕猴被如来捉住,悟空打死,“虚体”二心也被如来的“汝亦坐莲台”彻底除去。所以被打死的到底是不是悟空?是也不是,打死的是悟空要离职的二心,没打死的是拜佛求经的一心。
参考资料:
吴承恩,西游记
[得瑟]不爱当和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