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大年初一,红军怎么过年?

优雅小羊史书 2024-11-23 20:36:49

1929年大年初一,红军怎么过年?

寒风凛冽的井冈山上,一支红军队伍正在悄然转移。没有鞭炮,没有年夜饭,甚至连一件像样的棉衣都没有。这支队伍由毛泽东、朱德率领,带着3600名将士,在大年前夕离开了井冈山。

谁能想到,就在他们离开后的第十七天,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大柏地打响。这一战,不仅创造了"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血战"的传奇,更在红军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什么红军会在大年初一这天遭遇如此险境?他们是如何在弹尽粮绝的绝境中取得胜利的?而这支队伍在胜利之后,又做了一件让当地百姓震惊的事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逃离井冈山的无奈

1928年深冬,井冈山的天气异常寒冷。山间的积雪迟迟不化,寒风呼啸着穿过茅草房的缝隙。红军战士们蜷缩在简陋的营房里,单薄的军装根本抵挡不住刺骨的寒意。

此时的井冈山根据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就在半年前的"八月失败"中,红军主力在湘南作战时遭受重创。一支由杨开明率领的红军部队在宜章遇袭,伤亡惨重。这次失利不仅使红军损失了大量精锐,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与湘南地区的联系,切断了重要的物资补给线。

红军的困境远不止于此。当地的盐商和商贩被反动势力胁迫,纷纷关闭了与根据地的贸易渠道。井冈山上的食盐储备很快见底,连最基本的调味品都成了奢侈品。战士们只能靮着咸淡不分的红米杂粮充饥,有时甚至连南瓜都成了餐桌上的珍稀食材。

1928年12月的一天,红军总部收到了一份紧急情报:何键已被任命为"两省会剿总指挥"。这位新任总指挥刚一上任就雷厉风行,调集了湘赣两省的精锐部队,组织了五路大军,准备对井冈山发起新一轮围剿。

面对这样的险境,留守井冈山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但是,要带着3600名将士离开这个曾经的革命大本营,谈何容易?山下已经布满了敌军的岗哨,每一条下山的道路都在敌人的监视之下。

就在这时,一位当地的老山民找到了朱德,告诉他有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可以通往赣南。这条路虽然崎岖难行,但是敌人必定想不到红军会选择这样一条艰险的路线。

1929年1月14日,在井冈山的茨坪,毛泽东和朱德召开了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会议决定,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改编的三十团和王佐的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继续坚持游击战。而主力部队则由毛泽东和朱德亲自率领,带着红四军第二十八团、第三十一团及军直属队,准备突围出击赣南。

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隐蔽性,红军采取了特殊的战术。他们白天隐蔽在山林中休息,夜间则沿着那条秘密山路急行军。有时为了避开敌人的岗哨,他们不得不绕着山腰走上好几个小时,甚至需要在悬崖峭壁间开辟出一条通路。

就这样,红军主力在寒冬腊月里,悄然离开了这个他们奋战了一年多的革命根据地,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征程。当时没有人知道,这支被敌人讥讽为"釜底游鱼"的队伍,即将在赣南大地上掀起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

二、千里跋涉的艰辛

离开井冈山后,红军主力并没有走寻常路。他们选择了一条极其隐蔽的山路,这条路蜿蜒于深山老林之中,常年不见阳光,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腐叶,散发着潮湿的气息。

1月15日凌晨,队伍刚走出井冈山地界,就遭遇了第一个考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本就泥泞的山路变得更加难行。战士们的草鞋在泥浆中一脚深一脚浅地前进,有的甚至被烂泥吸住,拔出来时已经只剩下了鞋帮。

为了不暴露行踪,队伍必须在林间穿行。茂密的荆棘丛刮破了战士们单薄的军装,留下道道血痕。有时遇到陡峭的山崖,战士们就手拉着手,互相搀扶着往上攀爬。

1月17日,队伍抵达一处名叫"九龙山"的地方。这里地势险要,山路只容一人通过。正当红军战士们小心翼翼地通过这段险路时,一声枪响打破了山谷的寂静。原来是国民党的一支巡逻队发现了红军的踪迹。

朱德当即命令部队就地隐蔽,派出一个小分队佯装主力诱敌深入。这个策略奏效了,敌人的巡逻队被引入了一处死角,红军趁机将其全歼,缴获了一些急需的弹药和粮食。

然而,这次交火还是暴露了红军的行军路线。1月20日,当队伍到达寻乌县境内时,遭到了敌人的重兵围堵。在项山的圳下村,发生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

就在这场战斗中,朱德的妻子伍若兰不幸被俘。伍若兰原本是红军的一名护士,因为要照顾伤病员,她总是走在队伍的后方。那天,她正在给一名发烧的战士换药,突然冲来一队敌军。

伍若兰立即指挥其他护士转移伤员,自己则留下来掩护。在激烈的枪战中,她不幸中弹,被敌人俘虏。敌人将她押解到赣州,威逼利诱要她劝降红军,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这位年仅24岁的革命女战士在赣州英勇就义。

为了甩开敌人的追击,红军不得不改变原定路线,转向广东南雄方向。这一带多高山,一月的山顶上仍然积着厚厚的积雪。战士们穿着单薄的军装,踩着齐膝的积雪前进。每走一步,刺骨的寒意就从脚底直往上窜。

有一次,队伍在翻越一座雪山时,一位年轻战士的草鞋彻底破烂,赤着脚在雪地里走。走在他前面的老战士发现后,二话不说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外衣,撕成布条,把战士的脚包了起来。

就这样,红四军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走过了一道又一道险隘。当他们终于抵达江西瑞金北面的大柏地时,这支红军主力已经在野外连续行军作战了一个多月,走了整整一千多里的山路。

三、大柏地前的转机

1929年2月9日,农历除夕。大柏地的天空阴沉沉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寒意。这个偏僻的山村看起来异常寂静,当地百姓都躲在家中,只有红军31团3营的战士们在村外的树林里警戒。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3营的几名老战士找到了营党代表罗荣桓。这些战士中有一位叫张德山,是跟随红军从井冈山走出来的老兵。他对罗荣桓说,部队从井冈山出来后,已经连续打了十几仗,每一仗都是且战且退,士气越来越低落。

另一位姓李的战士接着说:"前几天在寻乌,我们的弹药所剩无几,有的战友连一发子弹都没有了。这样下去,恐怕连年都过不好。"

罗荣桓听了战士们的话,立即找到营长陈正春商量对策。此时,担任后卫的2营传来消息: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出现在大柏地南面的山路上。

就在这时,一位当地的老农找到了红军。这位老农姓黄,是大柏地一带有名的向导。他告诉红军指挥部,大柏地地势独特,三面环山,只有一条主要道路通向外界。如果在这里设伏,就能让敌人陷入困境。

老黄不仅提供了地形情报,还带来了更重要的消息:村里有十几户农民愿意为红军提供帮助。这些农民家中都藏有余粮,可以支援红军。但是因为之前遭受过国民党军队的残酷镇压,他们不敢公开支持红军。

这个消息给了红军指挥部很大的启发。当晚,红军派出联络员分别走访了这些愿意帮助的农户。为了表示诚意,红军每户都留下了借条,承诺胜利后一定归还粮食。

一位姓刘的老农不仅提供了粮食,还把自家院子里的一口大锅借给了红军,让战士们能够熬制热粥。这是红军离开井冈山以来,第一次能够吃上热腾腾的年夜饭。

除夕夜里,大柏地的农民们还派出了十几个年轻人,悄悄为红军充当向导和传递情报。他们借着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在各个隐蔽点布置了暗号,随时准备为红军传递敌情。

这些农民中,有一位叫黄阿七的年轻人,他的父亲曾是当地的一名猎人。他把父亲留下的一本手绘地图交给了红军,上面详细标注了大柏地周边的每一条山路、每一处险要隘口。这份地图后来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天晚上,红军指挥部根据这些情报,制定了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他们决定利用地形优势,在大柏地设下一个大型伏击圈。而那些帮助过红军的农民,则主动承担起了为红军望风和传递信息的任务。

就这样,在农民群众的支持下,一场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战斗准备工作悄然展开。当除夕的钟声在远处的山村响起时,红军战士们已经全部进入了预定的伏击位置。

四、惊心动魄的大年初一

1929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一场细雨飘洒在大柏地的山间,北风时起时落,给这个本该喜庆的日子蒙上了一层紧张的气氛。

从凌晨开始,红军就在预定位置严阵以待。为了确保伏击的效果,红军采取了特殊的部署:在大柏地三面的山坡上布置了主力部队,每个团都分成若干小股,互相策应;在村口设置了一支佯装溃退的诱敌部队;而在后方的高地上,则预留了一支总预备队。

上午九点,一支国民党军队出现在大柏地南面的山路上。这是刘士毅旅的先头部队,他们刚从寻乌追击过来,看到红军的踪迹就立即展开了进攻。按照计划,红军的诱敌部队且战且退,逐渐将敌人引入预设的包围圈。

当地群众黄阿七带着几个年轻人,躲在山坡上的杂草丛中观察敌情。他们用事先约定的暗号,用敲打竹子的方式,向红军传递着敌人的动向。这种方式在山林中听起来就像是砍柴的声音,不会引起敌人的注意。

下午三时许,刘士毅的两个团完全进入了伏击圈。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名敌军士兵发现了山坡上的异常,举枪就要示警。情况危急,一名红军战士情急之下抄起地上的一块石头,精准地砸中了那名敌军。

这一声响动引发了激烈的战斗。红军从三面山坡上同时发起进攻,把敌人压制在山谷中。但是战斗并不顺利,由于长期行军作战,红军的弹药极其短缺,每人平均只有不到十发子弹。

一位叫王大柱的红军战士,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后,抽出刺刀想要冲上去肉搏。这时他发现身边倒下的敌人手中还攥着没用完的子弹,立即爬过去收集弹药,分给周围的战友。

战斗进行到傍晚时,大多数红军战士的子弹都已打光。但敌人仍在顽强抵抗,还妄图突围。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和朱德带领总预备队和警卫排,手持步枪冲向战场。

这时,一名红军战士发现附近有一片茂密的竹林。他灵机一动,砍下几根竹子,削尖后当作标枪使用。其他战士也纷纷效仿,有的用木棍,有的捡起石块,甚至有人扛着树干冲向敌人。

就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混战在大柏地展开。红军战士们用尽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与敌人展开肉搏。当地群众也加入战斗,他们从自家取来农具,支援红军作战。

战斗持续到第二天中午,刘士毅旅的两个团终于被全歼。红军缴获了800多支枪,6挺机关枪,俘虏了800多名敌军,其中包括团长肖致平、钟桓等人。由于缴获的武器太多,红军不得不将一些破损的枪支就地销毁。

这场战斗中,最特别的是那些用竹子、树枝和石块作战的场景。后来有人统计,仅用这些简陋武器就打倒了100多名敌军。这种独特的战斗方式,在红军战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五、胜利后的深远影响

大柏地战斗结束后,这场胜利很快在整个赣南地区传开。这是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以来的第一场大胜仗,不仅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敌人"釜底游鱼"的嘲讽,让红军重新树立了威信。

战斗结束的第二天,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帮助红军收拾战场。在打扫战场时,一位老农发现了一个装满银元的皮箱,那是敌军的军饷。老农二话不说就将皮箱交给了红军。红军当即决定,要将这笔意外之财用来偿还此前借用的粮食。

然而,当时的形势并不允许红军立即还钱。大柏地战斗虽然打赢了,但敌人的援军随时可能到来。红军不得不继续向闽西方向转移。临行前,红军向当地群众立下承诺:一定会回来还钱。

三个月后的1929年5月,一支装备整齐的红军队伍重返大柏地。这支队伍不仅穿上了崭新的灰布军装,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兑现当初的承诺。

来到大柏地后,红军立即召集村民开会。会上,红军指战员抬来了一筐银元,向群众解释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当初借用了乡亲们的粮食,今天专程来还钱。"

起初,村民们都不敢相信。当地老百姓只听说过"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还从未见过哪支军队会专程回来还钱。直到红军战士开始挨家挨户查找借条,将3500块银元一一还清,村民们才真正相信了这支与众不同的军队。

这一还钱的举动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天就有十几个年轻人主动要求参军。其中就包括了当初帮助红军传递情报的黄阿七,他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

1933年春,已经担任中华苏维埚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再次路过大柏地。看着眼前这片熟悉的战场,四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仿佛就在眼前。

站在当年激战的山坡上,毛泽东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提笔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首词不仅记录了当年的战斗场景,更反映了大柏地战役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里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战场,更是红军树立群众威信的重要转折点。在这里,红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一支纪律严明、信守承诺的人民军队。

从此以后,大柏地就成了红军在赣南的重要依托点。当地群众不仅踊跃参军参战,还组织起了强大的支前网络,为后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