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武汉大学17年,帮助建立中共,宁死不去台湾,建国9天后病逝

锅锅啊 2024-07-26 00:52:30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教育家和革命者。他出身于安徽怀宁的书香门第,年少时便展露出非凡的才智。在动荡的时代中,他毅然投身革命,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共同创立中国共产党。然而,他却始终保持独立,不加入任何政党。

这位教育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坚定的信念,执掌武汉大学17年,将其打造成为一所享誉全国的高等学府。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带领师生辗转多地,坚持办学,为国家培养人才。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拒绝国民党的邀请,宁死不去台湾。

然而,命运弄人,就在他即将迎来新中国的曙光时,却因积劳成疾,在建国9天后溘然长逝。他的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史诗,令人唏嘘不已。这位教育家究竟是谁?他的人生经历又蕴含着怎样的智慧与情怀?

少年志向:从安徽怀宁到欧洲求学

1888年,王星拱诞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的王家大屋。这座古朴的建筑承载着数代人的读书梦想,也见证了这位未来教育家的成长。王家虽然家境清贫,却世代书香不断。王星拱的父亲是清末秀才,虽然未能步入仕途,却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为幼子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

幼年丧母的王星拱,5岁便被送到外祖父刘家的私塾读书。在这里,他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寒窗苦读。这段时光虽然艰辛,却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书五经、唐宋诗词、二十四史等经史子集,在王星拱的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浩瀚的知识宝库。

1902年,14岁的王星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安徽高等师范学堂。这所学校是当时安徽省最高级的学府,汇聚了全省最优秀的青年才俊。在这里,王星拱不仅接触到了先进的西方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恩师——严复。

严复作为近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担任安徽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期间,正全身心投入到《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中。这本书还未正式出版,严复的宿舍一角就已堆满了翻译稿。热爱读书的王星拱经常拜访严复,有幸提前阅读了这部震撼中国思想界的著作。

《天演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以及"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的救国理念,给年轻的王星拱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冲击。他开始深入思考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以及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

在一次向严复请教时,王星拱问道:"我欲救国,当作几何?"严复简洁而有力地回答:"去欧洲。"这句话如同一颗种子,在王星拱心中生根发芽,最终促使他踏上了留学欧洲的征程。

1909年,21岁的王星拱告别家乡,远渡重洋来到比利时。他先后就读于布鲁塞尔大学和根特大学,专攻化学和物理学。在异国他乡,王星拱不仅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还广泛阅读欧洲的哲学、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

留学期间,王星拱亲眼目睹了欧洲国家的先进科技和发达工业,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这种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坚定了他回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振兴中华的决心。

1916年,获得硕士学位的王星拱结束了在欧洲的求学生涯。临行前,他在日记中写道:"学成归国,吾当以所学报效祖国。"带着这份坚定的信念,王星拱踏上了归国的轮船,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新文化运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这样,一个怀揣救国梦想的青年,从安徽怀宁的一个小镇出发,经历了八年的私塾苦读,四年的师范学堂求学,七年的欧洲留学生涯,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知识积累和思想升华。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王星拱的学术素养,更培养了他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为他日后在中国教育界和思想界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投身革命:参与新文化运动与中共创立

1916年秋,王星拱踏上了归国的轮船。还未踏上祖国的土地,他就收到了北京大学新任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聘书,邀请他担任北大化学系教授。这份聘书不仅是对王星拱学识的肯定,更是他投身中国教育事业的开端。

初到北大,王星拱发现校园里正在酝酿一场思想变革。以蔡元培为首的一群进步知识分子,正在努力改革这所百年学府的教学体系和学术氛围。王星拱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充满活力的环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在北大任教期间,王星拱不仅在化学系讲授专业课程,还开设了一门名为"科学方法论"的选修课。这门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课程一经开设,就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作为北大教授,王星拱并未置身事外。他积极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多次在校内集会上发表演讲,鼓励学生为国家的前途命运发声。同时,他还参与起草了北大教授团的声明,公开支持学生的正当诉求。

五四运动过后,中国的思想界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新文化运动。王星拱成为这场运动中的重要一员。他经常在《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宣传科学精神,批评封建迷信。他的文章语言犀利,论证严密,在知识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星拱结识了陈独秀和李大钊两位思想先驱。三人虽然在某些观点上存在分歧,但都对中国的前途怀有深切的忧虑,都希望通过思想启蒙来推动中国的变革。

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他们看重王星拱的学识和影响力,多次邀请他参与讨论。王星拱虽然不完全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但他认为这种新思想对于唤醒民众、推动中国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他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为陈独秀和李大钊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虽然王星拱没有直接参加会议,但他的一些建议被写入了党的纲领中。特别是在知识分子如何与工人农民结合的问题上,王星拱提出的"深入群众,服务人民"的思路,对早期共产党的工作方针产生了重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王星拱在中共创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立场,没有正式加入任何政党。他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应该保持相对中立的立场,以便更好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

除了参与政治和社会运动,王星拱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在北大期间发表了多篇重要的科学论文,涉及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多个领域。其中,他关于分子结构的一项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1922年,王星拱应邀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在访学期间,他不仅深入学习了最新的科研方法,还广泛考察了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这段经历让他对如何改革中国的大学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回国后,王星拱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一系列文章,发表在《教育评论》等刊物上。这些文章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许多大学制定教育方针的重要参考。

1925年,由于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突出贡献,王星拱被推举为武汉大学校长。在接受这一职务时,他表示:"大学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培养国家栋梁、推动社会进步的摇篮。"这句话不仅概括了他的教育理念,也预示了他在武汉大学17年的辉煌办学历程。

执掌武大:17年艰辛办学路

1925年,王星拱正式就任武汉大学校长。当时的武汉大学前身是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刚刚改制为综合性大学。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王星拱迅速展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首先,他着手调整学校的学科设置。在保留原有文理科的基础上,王星拱积极筹建法学院和工学院。他亲自拟定教学大纲,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教授。其中,法学院的创立尤为艰难。当时国内法律人才匮乏,王星拱多次亲赴北京、上海等地邀请名家。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邀请到了梁启超、王宠惠等法学泰斗来校任教,为武汉大学法学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王星拱大力推行教学改革。他提出"通才教育"的理念,要求学生除了专业课程外,还必须选修其他学科的课程。这一做法在当时颇具创新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了落实这一理念,王星拱亲自编写了《大学通识教育纲要》,成为全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先驱。

在科研方面,王星拱倡导"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他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支持跨学科研究。在他的支持下,武汉大学成立了多个研究所,如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等。这些研究所不仅推动了学术发展,还为学校赢得了广泛声誉。

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在武昌珞珈山兴建新校舍。王星拱亲自参与设计,提出了"依山傍水,古朴典雅"的建筑理念。他多次往返于武汉和上海之间,与建筑师反复讨论方案。最终,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校园拔地而起,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然而,办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全国陷入抗日救亡的热潮。武汉大学学生纷纷请愿,要求停课抗日。面对这一情况,王星拱既支持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坚持教学不能中断。他在全校大会上发表演讲,指出:"抗日救国,既要有热血青年冲锋陷阵,更需要有专门人才为国家培养后备力量。"在他的感召下,大多数学生重返课堂,学校教学秩序得以维持。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武汉成为战时陪都,面临着日军空袭的威胁。在这危急时刻,王星拱做出了带领全校师生西迁的决定。他组织各系搬迁重要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亲自带队徒步跋涉千里,最终在四川乐山安顿下来。

在乐山艰苦的条件下,王星拱依然坚持高质量的教学。他号召教师们"化艰难为力量,以困苦励学业"。为了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他多次奔赴重庆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申请拨款。同时,他还发动校友捐款,甚至变卖个人藏书来维持学校运转。

1938年,武汉沦陷。日军占领了珞珈山校园,大肆破坏。得知这一消息,王星拱在日记中写道:"国难当头,吾辈更应奋发图强。他日光复武汉,定要将武大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西迁期间,王星拱并没有放弃学校的发展。他继续筹建新的学院,如农学院和医学院。这些学院不仅丰富了武汉大学的学科门类,还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人才。特别是医学院的建立,为战时医疗救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星拱立即组织武汉大学师生回迁。面对满目疮痍的校园,他带头清理废墟,修复校舍。在他的带领下,武汉大学很快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并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回顾王星拱17年的武大校长生涯,可以说是艰辛与辉煌并存。他不仅将武汉大学从一所普通学校发展成为全国著名学府,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保存了学校的火种,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不仅是他的教育理念,更是他毕生践行的准则。

国事顾问:参与国民政府决策

1945年抗战胜利后,王星拱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不仅是武汉大学的校长,更成为了国民政府的重要顾问。蒋介石多次邀请他参加国是会议,就国家重大事务征询意见。

1946年初,国共和谈在重庆进行。作为教育界的知名人士,王星拱被邀请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在会议上,他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强调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他的发言得到了各方代表的赞同,成为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

同年夏天,国民政府开始筹备制定新宪法。王星拱被任命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在起草过程中,他特别强调了教育权和学术自由的重要性。他提议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应当保障教育经费,保护学术自由。这些建议最终被采纳,成为了1947年宪法的重要内容。

1947年,国民政府决定恢复高考制度。作为资深的教育家,王星拱被任命为全国高考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主持制定了新的高考制度,强调公平公正,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在他的坚持下,高考试题的命制和评卷都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确保了考试的公正性。

然而,随着国共内战的全面爆发,局势日益恶化。1948年,王星拱被任命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在参政会上,他多次呼吁停止内战,实现和平统一。他提出了"停战、和谈、召开新政协"的三步走方案,希望能够避免更多的流血牺牲。可惜,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的建议未能得到采纳。

1949年初,局势已经明朗,国民党政权即将覆灭。在这关键时刻,蒋介石邀请王星拱赴台湾,许诺给予高位。面对这个诱人的offer,王星拱毅然拒绝了。他对蒋介石说:"我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我的责任是在祖国大陆继续为教育事业奋斗。"

在国民政府撤退前夕,王星拱作为武汉大学校长,积极与即将接管武汉的共产党方面进行沟通。他主动与地下党联系,商讨学校的和平接管事宜。他的这一行动,确保了武汉大学在政权更迭期间的平稳过渡,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混乱。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王星拱代表武汉大学欢迎解放军入城。在欢迎仪式上,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愿意在新中国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他的这一表态,不仅赢得了新政权的信任,也为武汉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新政府对王星拱的才能和声望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9月,他被邀请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在会议上,他再次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

1950年,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全面展开。作为教育界的泰斗,王星拱被聘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顾问。他参与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重点建设,全面发展"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担任国家顾问期间,王星拱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多次向中央政府提出建议,指出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他反对过于急躁的"院系调整",主张保留部分综合性大学,以维持学科的平衡发展。虽然他的一些建议未能立即被采纳,但他的远见卓识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晚年的王星拱,虽然不再担任具体的行政职务,但仍然以国家顾问的身份,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他多次应邀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演讲,他的每一次发言都引起广泛关注,成为教育界的重要指导。

1957年,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王星拱完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编纂工作。这部著作系统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成为后来研究中国教育史的重要参考文献。这可以说是他为中国教育事业留下的最后一份礼物。

历史定位:教育家与爱国者的典范

王星拱的一生,贯穿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动荡的半个世纪。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他以教育家和爱国者的双重身份,在中国教育史和政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教育家,王星拱的贡献首先体现在他对武汉大学的创建和发展上。1928年,他主持制定了《国立武汉大学组织大纲》,确立了武汉大学"研究高深学问,养成专门人才"的宗旨。在他的领导下,武汉大学从一所地方性高校发展成为全国著名学府。他提出的"通才教育"理念,在当时堪称超前,至今仍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思想。

王星拱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远不止于武汉大学。1935年,他主持编写了《中华民国教育年鉴》,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总结民国教育发展的著作。该书不仅详细记录了民国时期教育的发展历程,还对教育政策、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后世研究中国教育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抗日战争期间,王星拱表现出了非凡的爱国精神和组织才能。1938年,他带领武汉大学师生西迁四川乐山,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办学。这一壮举不仅保存了武汉大学的火种,也为抗战培养了大批人才。他组织编写的《抗战教材》系列,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全国高校中广泛使用,对提高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星拱的爱国主义还体现在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上。1946年,他参加政治协商会议,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这一主张反映了他作为教育家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在国共内战期间,他多次呼吁和平,反对内战,表现出了超越党派的爱国情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星拱选择留在大陆,继续为中国教育事业奋斗。这一选择充分显示了他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高尚品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积极参与新中国的教育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王星拱的历史贡献,还体现在他的学术研究上。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中国高等教育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的专著,填补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项空白。该书不仅梳理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还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后世研究中国教育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为历史学家,王星拱还在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两汉学术考》是研究汉代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对汉代经学、史学、文学的分析,至今仍被学界广泛引用。这些研究工作,体现了王星拱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

王星拱的一生,还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人。他倡导的"诚实做人,勤奋治学"的精神,成为武汉大学的校训,影响了无数莘莘学子。他在治学上严谨求实的态度,在为人处世上的正直无私,都成为后人效仿的榜样。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王星拱与蔡元培、梅贻琦等人并称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奠基人。他们共同塑造了中国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星拱的一生,横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从清末的教育改革,到民国的教育建设,再到新中国的教育发展,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是一部个人奋斗史,更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的缩影。

作为教育家,王星拱为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爱国者,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作为学者,他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国教育史和古代史的研究。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王星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独特地位,使他成为教育家与爱国者的典范。

0 阅读:463

锅锅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