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这是中国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项基本方针,主要用于指导国内的反侵略战争准备和外交活动。这其中,“深挖洞”被排在了第一位,显示出这一工作无与伦比的地位和重要性。毕竟在那一时期,正值美苏两极冷战高峰期,而中国则同时与美国和苏联处于紧张状态下,不得不有所防备。也就是从那时起,国内各地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防空洞修筑工程。据悉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为止,中国在短短20多年内为修筑各类防空洞设施所开凿的土方量,几乎已可从0打造一条新的万里长城,足见工程量之巨。而今,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其实也与当年的这些人防工程息息相关,笔者今儿个就来简单聊一聊这个事情吧。
开放展览的国内防空洞说起防空洞,其自然是带有明确的军事属性和用途的一种设施。但实际上,在人类还远没有明确的防空作战需求之时,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把人工修建的洞穴和地道等设施用于军事作战方面了。在百花文艺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的图书《筑城史话》中,就对最早于中国商代时期出现的坑道和隧道进行了介绍。商代先民在采矿过程中,逐步发展出了一些十分早期且原始的挖掘工具,这使得他们初步具备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的能力,最早的由人工挖掘修筑的坑道和隧道等就此出现。但在那一时期,这些早期的坑道和隧道还并未被明确赋予军事用途。
古代的攻城战和守城战然而我们都知道,从古至今任何一项先进理念、技术和工具诞生后,人们基本都会很快乃至是在第一时间尝试将其应用于军事领域,“向地下进发”的人工隧道和洞穴等,也开始逐步被应用于军事层面。春秋战国时期,攻城战和守城战是极为常见的一种交战方式。说到这里,不少粉丝朋友应该会立即想起一件很有名的历史事件。没错,那就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与技艺高超的工匠公输班的一次较量,即“攻城vs守城”。在《墨子·城守》中出现的《备城门》和《备穴》中,这里的“穴”指的就是洞穴坑道;其中还提到“穴师”,指的就是擅长挖掘洞穴和修筑坑道的人员,这有点像我们今天常见的具备洞穴隧道修筑能力的工程兵部队。很显然,这说明在那一时期,由人工挖掘修筑的洞穴和坑道等,已经开始有了极为明确的军事用途。
杨延昭很重视修筑地道和洞穴
而到了中国宋朝时期,更加完善的军用洞穴和隧道开始逐步出现,这里自然不得不提北宋名将杨延昭,也就是杨六郎。在抵御契丹入侵的过程中,杨延昭极为重视修筑军用地道和洞穴。从一些保存至今的宋代古地道遗迹来看,地道内不仅有最基础的屯兵和存放食物的地方,还修建有取水的水井、污水排水道、通气孔和可供马匹使用的马槽等。一些地道不止一层,可通过竖井进行连通,部分地道口的附近设置还有伪装和陷阱。基本上到了这一阶段,虽然还没有所谓的防空需求,但中国人已然是把可服务于军事用途的“地下工程”给初步玩明白了。
1910年代时期的飞机至于说此类向地下开凿的人造设施开始被用于防备来自天空的威胁之时,则是等到于1903年诞生的飞机这一航空器逐步用于战场后的1911年。从1911年9月到1912年10月,欧洲爆发了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意大利王国与奥斯曼帝国,也就是如今被称作“意土战争”的一场大战。在那场战争中,人类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空对地攻击”就此诞生,那就是在1911年10月23日,意大利飞行员朱里奥·加沃蒂驾驶“鸽”式飞机升空后,在土耳其军队阵地上方扔下了4枚“西佩利”式榴弹,每枚榴弹重量为2公斤,而土军也逐步模仿并推广起了这种战法。
地下酒窖成了躲避空袭的好地方虽然在1910年代,这种所谓的“空袭”基本没有什么准头,是典型的对敌方士气的打击效果远大于实际杀伤效果的做法。但咱就是说,谁会嫌自己命长呢?别说是从天而降的炸弹了,就是今天有人从楼上扔下来一个苹果,笔者也一样会躲得远远的。于是很快,交战双方的士兵就都学会并养成了在敌方飞机来袭时就赶紧“往地下钻”的好习惯,而钻的地方则是现成的,那就是为了防备敌方炮兵轰击而修建的地下防炮洞和掩蔽所等。至于说平民百姓分布密集的居民区,则也有法子往地下跑,那就是酒窖、仓库和地铁等。顺带一提,人类历史上的首条地铁,诞生于1863年的伦敦,而土耳其则同样“很时髦”地于1876年建成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条地铁线,其也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地铁,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长度仅有573米,至今仍在运转。也就是在意土战争时期,人们逐步发现地铁是个可被用于防空的好东西。
抗战时期的防空洞好吧,再说回咱们中国。将洞穴和隧道用于防御空中威胁的做法,基本出现于日本启动罪恶的侵华战争之后,毕竟当年那帮“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时不时地就对中国人口稠密区搞无比野蛮的“无差别轰炸”,制造了一桩又一桩血案,堪称是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也就是在那时起,中国军民迅速出现了躲入地下的防空意识。只不过,受制于当时的工程机械发展水平较低且专业人才较少的影响,国内最早出现的防空设施普遍非常粗糙,甚至很难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防空洞,而是只能被称之为“防空坑”或“防空壕沟”。与较为正规的防空洞相比,这种“防空坑”和“防空壕沟”普遍较浅,很少有深度能达到2米或2米以上,且容积一般都不大,基本也就是能挤进去三五个人,顶部盖上木板或金属板材并堆上用于伪装的土、树枝和草皮等。博物馆内展示的“重庆大轰炸”很显然,这种颇为简易且粗糙的“防空坑”和“防空壕沟”的效果绝无法与正儿八经的防空洞相比,但好歹是聊胜于无,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军民死于日军空袭的概率。至于说中国在抗战时期真正启动国家层面的防空洞建设工作,即由蒋政府主持的来自官方的防空洞建设工作,则基本是从1938年底开始的。笔者相信,熟悉那段历史的粉丝朋友们应该都猜到原因了。没有错,那就是侵华日军针对重庆所发动的长达6年10个月的持续轰炸,即“重庆大轰炸”。“陪都防空大隧道”的一个出入口为了应对轰炸,官方开始出资并组织大量工人和机械修建防空洞,民间的一些工厂、银行和医院等,也纷纷自行修建属于自己的防空洞,就连一些平民百姓也以多个家庭联合筹措资金的方式,雇佣工人修建小型防空洞。在这段时期内,从1938年开始修建,1940年完工的“陪都防空大隧道”是当时重庆市乃至是全中国最大的公共防空洞,其最多可容纳4万多人,全长3700多米,共设有13个出入口,也是当时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人防工程之一。“六五隧道大惨案”遗址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是战时紧急开工修建,包括“陪都防空大隧道”在内的诸多出自官方或民间私人之手的防空洞,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通气孔数量不足或位置不合理、防空洞挖掘深度不够深、缺乏内部照明和方向指引设施,以及防空洞出入口隐蔽性不够强等。受此影响,在躲避日军野蛮轰炸的过程中,一些避难的百姓有时会因防空洞内部通风效果差而出现踩踏和窒息死亡的风险,以及在大型防空洞内迷路走失。发生于1941年的“六五隧道大惨案”虽是人祸为主因,但防空洞内的通风换气效果差和照明条件不佳亦是实时,在日军长达5小时以上的持续空袭中,防空洞内的百姓在昏暗、潮热、空气含氧量不足且极度拥挤的情况下,逐步出现躁动不安乃至许多人失去理智,最终导致了踩踏事件的发生,死伤人数的说法从几千到上万各有不一。在防空洞内起居的中国军队除了修建可供民众临时躲避空袭的防空洞,重庆方面还在6年多的时间内,为一些学校、工厂和医院等修筑了专门的防空洞,即“抗战防空洞”,以便它们在安全的地下继续组织教学、生产和教学等工作。相比之下,“抗战防空洞”的设计和配套设施均更为完善,尤其是为军工厂修筑的防空洞,不仅深度较大,内部还有发电区域和地下运输通道。只不过,这种所谓的“完善”也只是相对而言,其依旧带有很大程度的战时应急色彩,故仍有很多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人员生活配套设施不足等方面。至于说中国真正得以“踏踏实实”地设计和修建各项条件均较为良好的防空洞,则是要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了。美国对日本动用原子弹可能有一些粉丝朋友会感到不解,国家和平且解放了,为啥国内还要造防空洞呢?把抗战时期的防空洞改良加固一下不就得了吗?至于大动干戈地继续新建吗?笔者只能说,没辙啊,对于新中国这个社会主义新生政权,当年我们受到的外部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建国刚一年,抗美援朝战争就打响了,我们的对手乃是全球首个成功研发并在实战中使用原子弹这种具有毁灭性杀伤效果的国家美国。在荡平一切的核武器面前,国内于抗战时期修筑的防空洞已然无法满足核战争背景下的防护需求了。在未雨绸缪这一好习惯的驱使下,中国自然不能放松对人防工作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如今的首钢就在1950年10月31日,即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的12天后,中央召开相关会议研究全国防空问题,并于当时发出名为《关于准备人民防空工作问题》的电报,正式吹响了新中国人民防空的号角。在那一阶段,很多地位重要的国内重工业厂区和基地的内部或附近,都修筑有专门的地下防空设施,这些防空洞不仅要容纳工人和工人家属避难和生活,还具备地下通车运输和容纳生产机械的能力,战时可让工人在防空洞内长期生活和工作,确保重工业的持续运转。笔者的姥爷和姥姥就曾在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首钢工作过,时至今日,快90岁的姥姥依旧清晰地记得首钢附近的一处防空洞出入口位置,她还说那座防空洞内具备照明系统、输水管道和厕所等配套设施。北京地铁一号线老照片好吧,既然都提到首钢的防空洞了,那全国首条地铁线,即动工于1960年7月、建成通车于1969年10月的北京地铁一号线,也称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自然也很值得一说。早在1950年时,中国就向苏联提出了“请苏联专家来华帮助修建地铁”的请求。而在当时,就连很多中央高级别官员都对地铁这个东西毫无认知,那是谁提出了如此高瞻远瞩的需求呢,答案是主席。1941年,当德军的兵锋直指苏联首都莫斯科之时,莫斯科地铁瞬间转变功能,成为了巨大的地下防空设施和战时指挥所,大量苏军作战部队也经由地铁线路向城市各处实施机动,最终成功挫败了德军的攻势。正因如此,当苏联专家组于1956年完成所有考察工作,并得出“北京的地质条件可以修建地铁”的论证结论后,中央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要求,那就是这条地铁线要充分满足战备需求,尤其要具备抵御核爆炸的能力,即在核辐射、光辐射和冲击波等杀伤之下,确保地下人员的万无一失。如今经过改造的北京地铁二号线在那个战备要求高于一切的年代,当北京地铁一号线完工并通车后,中央并未很快批准其投入实际运营,而是仅用于部分重点生产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下班同行。直到1974年,随着中国面临的外部威胁压力逐步缓和,战备需求略有下降,北京地铁一号线才开始面向普通百姓开放,并进入高强度的试运营和正常状态。在此之前,普通百姓仅能以“参观”和通过介绍信购票的方式乘坐地铁,足见这条地铁线路的战备色彩是何等强烈。也正因战备需求有所降低,1971年3月开工、1981年12月完工的北京地铁二期工程,也就是与一号线截然不同的以环线为主要特征的北京地铁二号线,全部采用了名为“浅埋明挖法”的施工方式,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挖掘深度浅了不少。两处红框内是复兴门站和建国门站来北京游玩的粉丝小伙伴们若是对此感兴趣,不妨体验一下这两条地铁线路,一号线的一些地铁站要比二号线的一些地铁站更深一些,上下楼梯都要更多。不仅如此,在一号线与其他地铁线交汇的换乘站,从一号线换乘其他线路时所走的站内路线,往往也是在向距离地面较近的深度去走,原因就在于地铁一号线的一些路段和站点是以深埋法的方式修建的,这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地下防护效果。哦对了,顺带一提,一号线和二号线因开工时间较早且设计水平相对不高,因此基本都没有上下自动扶梯,也很难在后天加装直梯,笔者不建议各位在拿着大包小包、尤其是拉着沉重的行李箱的情况下坐一号线哈,否则进出站的N节楼梯,一定会成为很多粉丝小伙伴们心中的阴影……在一号线你会遇到名为楼梯的“敌人”当然了,不只是地铁,同样是因战备压力有所减小,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人防工作的思路也随之出现调整和变化,主要体现为4点:其一,在新中国成立后修建或扩建完毕,但在和平时期长期不向公众开放的防空洞,得以逐步向民间开放并增加商业属性,如利用内部空间设置摊位、书店和小型旅馆。其二,对于部分尚未开工和建成的防空洞,视情况停止开工或停工,对未建成的部分防空洞进行评估后,不适合续建的防空洞进行回填处理;适合徐建的防空洞则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建,增加和平时期利用效率;其三,对于已经建成但难以满足和平时期利用所需的防空洞,进行废弃和回填处理;其四,为满足新时期人防工程需求而开工的防空洞,要充分考虑和平时期的可利用性。这四大变化很直观地体现出了国内在人防工作上的转变,一句话概括就是“从此前的单纯追求人民防空效能,转为追求平战结合效能”。如今很多防空洞都服务于社会民生而今,国内有记录且具备使用条件的各地防空洞,被认为可容纳约1亿~1.5亿人口,是战争来临之时的一道坚固防线。地上世界与地下世界,中国的“地下王国”,绝对算得上是一项“世界之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