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乃历史上首位达成封狼居胥壮举的人。他凭借毕生的赫赫战绩,向后世人阐明了一个道理。
打仗居然真的能够不依照兵法来进行。在这世间,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完全无需经过任何关于打仗方面的学习,天生便具备打仗的本领,仿佛打仗的才能是与生俱来的一般,着实令人称奇。
自春秋末期起,得益于兵圣孙武的那部伟大著作,兵法得以逐渐推广开来。对于诸多将领而言,在踏入这一行当之前,学习兵法已然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
自战国后期至汉朝前期,在学兵法与打仗这件事上,人们始终持有这样一种共识:即便把兵法学得很好,也未必就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赵括便是例证。而要是连兵法都没能学好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打胜仗的。
一直以来,众人都秉持着某种既定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从未被撼动过。然而,当霍去病横空出世之后,情况就全然不同了,他以其非凡的表现与卓越的功绩,彻彻底底地将大家长久以来所抱有的那种认知给打破了。
没想到还真存在这样的厉害人物呢,就是那种即便对兵法掌握得不太好,可照样能在战场上屡获胜利的牛人,这可真让人有些意想不到呢。
要说霍去病的故事,那得先从他姥姥这儿讲起呢。霍去病的姥姥是谁呢?正是卫子夫和卫青的母亲卫媪。想当年,卫媪在年轻的时候,就进入到了那时的平阳侯府,从此便在侯府里当起了仆人,而这,便是后续诸多故事的开端啦。
后来呢,有个卫媪,她先是嫁给了一位姓卫的男子,这两人育有三女一子。在三个女儿里,老二正是霍去病的母亲,老三则是后来成为汉朝皇后的卫子夫。不过没多久,那个姓卫的男人,也就是霍去病的姥爷,不知去向了。于是卫媪便在侯府中与一个叫郑季的小官有了往来,还生下了三个儿子。
后来成为名将的卫青,其实就是在这三个儿子当中的大儿子。
然而,卫媪虽为郑季生下三个儿子,可郑季却没打算认下他们。毕竟此前郑季已然成婚,且已有好几个子女了。于是乎,卫媪所生的这三个儿子在郑家的日子极为难熬,天天遭受他人的白眼。甚至郑家压根就不承认他们属于郑家,不许卫青兄弟三人姓郑,他们只能跟随母亲姓卫。
就这样,到了最后,卫青以及他的两个兄弟,索性就从郑家离开了,然后全都跑来投靠卫媪了。
然而,卫媪不过是侯府里的一名女仆罢了,要凭她一己之力去抚养三个女儿和四个儿子,这显然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儿。于是在那之后,卫媪便向侯府中的人求助,恳请他们能给自己的这些子女安排些工作。最终,其三女儿卫子夫就在侯府谋得了一份普通歌姬的差事。
卫青身为儿子,其身份是侯府里的一名马夫,也能称作骑奴。至于卫家的其余子女呢,他们的状况大体上和卫青差不多,也都处于类似的境遇之中。
而说到其中的二女儿,也就是霍去病的母亲,情况亦是这般。她在进入侯府之后,便径直成为了那一代平阳侯身旁的侍女,开启了在侯府中的这段经历。
在霍去病尚未出生之时,卫家当时的状况,大致便是如此情形了。
接下来的情况是,霍去病的母亲在侯府站稳脚跟后,便有了谈恋爱的心思。就在这段时间里,身为卫家二姐的她,如同当年的卫媪一般,与侯府里的一位小官有了交集,这位小官名叫霍仲孺。
没想到这霍仲孺品行如此不堪,与卫家二姐有过那么一回亲密接触之后,竟然对后续之事全然不管不顾,随后便径直返回了自己的老家,这般做事实在是太没品了。
这下可把那位卫家二姐给郁闷坏了。而且更为糟糕的是,没过多久,卫家二姐就察觉到自己居然怀有身孕了!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医学条件并不发达的时期,一旦有了孩子,就只能选择把孩子生下来,除此之外,压根就没有其他的法子可行呐。
就这样,时光流转,一晃十个月过去了,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他便是霍去病。
因此,霍去病的诞生,实则是一场意外。并且从某种层面来讲,霍去病的出生情况,也可看作是一种变相的去父留子的情形。
在他出生以后,那位卫家二姐压根就未曾告知霍仲孺此事。于是在之后的许多年当中,霍去病仅仅晓得自己姓霍罢了,至于自己的亲生父亲究竟去了哪里,他却全然不知。
过了十多年,霍去病已然成为大将军,马上要带兵去收复河西走廊了。就在这个时候,卫家二姐才将霍去病的身世告知于他。随后,霍去病在带兵途中顺路经过霍家,从而得以和自己的亲生父亲相认。
此外,在那次相认过后,霍去病返回京城之时,还将自己同父异母的一个弟弟也一同带了回去,而这个弟弟便是日后那位声名显赫的大权臣霍光。
自然,在霍去病尚处幼年之时,这一切都还距其十分遥远呢。
霍去病小时候生活在侯府里,连自己生父是谁都不清楚,他母亲仅仅是个平凡的侍女罢了。在那样的环境下,日子过得着实艰难。但有意思的是,霍去病的诞生,仿佛给卫家带来了好运气呢。
霍去病出生一年多后的某一天,汉武帝来到了平阳侯府。就在这一回,汉武帝宠幸了霍去病的三姨卫子夫,随后更是直接将卫子夫带入了皇宫之中。
在随后的一年时光中,汉武帝压根就没再记起卫子夫这个人。一直过了一年多,汉武帝这才又想起了她,随后便再度对卫子夫加以宠幸。而恰恰是这一回的宠幸过后,卫子夫便有了身孕,接着就为汉武帝诞下了第一个女儿。
汉武帝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就因如此,卫子夫很快便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重视,一下子就在后宫中成为了仅次皇后的受宠妃子。而整个卫家也随之沾光,仿佛瞬间全都飞黄腾达了,人人都迎来了发达之时。
此外,在这一时期,实则还存在着另一个不为人熟知的历史背景情况。那时的汉武帝,一心想要与自己的奶奶争夺权力,在这种情形下,他迫切地需要去培育起一股全新的外戚势力来作为助力。
然而,汉武帝那时的皇后陈阿娇,乃是他奶奶的外孙女,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根本没办法按常规去行事。如此一来,卫家能够崭露头角、有所出息,实际上就恰好契合了汉武帝想要培植新外戚的那种需求。
于是在此之后,卫家全体成员,不论男女,皆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扶持。卫家的诸位男子,均被汉武帝接入皇宫,留在身旁着重加以培养。而卫家的女眷呢,也全是依照汉武帝的安排,纷纷与一些重要人物缔结了姻缘。
就拿卫家的大姐来说吧,在这一时期她嫁给了汉武帝极为倚重的心腹公孙贺。此后,公孙贺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先是成为了汉朝的一员大将,肩负起重要的军事职责,而后更是一路高升,荣登汉朝丞相之位。
陈掌这个人,乃是汉初大名鼎鼎的毒士陈平的孙子呢。
听闻此事后,汉武帝不但没有不悦,反而满心欢喜。当下便将陈掌召至跟前,正式为其与相关之人赐下婚事。并且,在此之后,汉武帝还对陈掌大力加以提拔,使得陈掌得以成为在他身旁深受信任的心腹大臣。
因此,认真算起来的话,这位身为开国功臣后代的人,说到底还是得益于卫家二姐,实际上就是沾了卫家二姐的那份光呢。
就在霍去病仅仅三岁的时候,卫家迎来了命运的重大转折,自此开始一飞冲天。而随后呢,陈掌成为了霍去病的继父,也正因如此,霍去病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开启了他人生新的阶段。
在霍去病十三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汉武帝将原来的皇后陈阿娇给废掉了,随后,把卫子夫立为了新的皇后。打这起,霍去病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他自此便成为了当时当朝皇后卫子夫的外甥啦。
在少年时期,霍去病凭借着与三姨的亲属关系,得以常常进出皇宫。如此一来,随着时间推移,他便渐渐进入了汉武帝的视野范围之内。想来是幼年时的霍去病模样甚是可爱,因而汉武帝对这个外甥,那可是发自内心地喜爱呢。
于是,在霍去病渐渐长大些的时候,汉武帝便将他直接召至身旁,安排他担任一个跑腿的侍从角色。并且,在闲暇的时段里,汉武帝还打算亲自向霍去病传授兵法,给他普及诸多军事方面的知识内容。
皇帝居然亲自教授兵法,霍去病能享此待遇,着实令无数人眼红不已。然而,在接下来面对汉武帝这般着重培养之时,霍去病的表现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颇为另类,和众人预想的情况似乎不太一样。
这般话语,乍一听起来,那口气好像是挺大的呢。要是换作别的人来讲这样的话,恐怕到了后世,是会被人们当作反面典型来看待的。
然而,要是这话从霍去病口中说出,反倒不会有人去质疑了。毕竟从其往后所取得的战绩来瞧,他确实是所言不虚!可能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打仗之前确实得先研习兵法才行。可霍去病这般的战争奇才,那真的是生来就知晓该如何打仗,仿佛就是为了征战沙场而生的呢。
在随后的数年当中,汉朝与匈奴正式拉开了战争的帷幕。彼时,霍去病的舅舅卫青在前线作战过程里,渐渐声名鹊起,已然成为汉朝当之无愧的头号大将。时隔两年,恰逢匈奴主力前来进犯汉朝边境,卫青瞅准时机,果断率领主力军队,对河套草原展开奇袭,一举将当地的匈奴余部消灭殆尽,成功将河套草原彻底收复。
在那之后,卫青以河套地区为依托,朝着草原更深处进发,其目的在于切断匈奴主力同河西地区的关联。经历一场激烈大战,卫青成功将匈奴的右贤王部重创,顺利达成了自身的战略目标。但如此一来,匈奴方面便开始聚集主力兵力,想要报复卫青,进而重新夺回已失去的那片草原。
于是,在一年之后的公元前123年,双方再度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此次,匈奴单于亲自带领其主力部队奔赴战场。而卫青呢,他则统领着自己麾下的军队,一心想要守护住此前已经取得的各项战果,避免有所损失。
在这一场战役里,年仅十八岁的霍去病迎来了自己的首次参战经历。那是他军事生涯的开端,从此开启了他在战场上书写传奇的征程,而这一战,也成为了他日后诸多辉煌战绩的起始点。
在战争开启之前,汉武帝任命霍去病担任嫖姚校尉这一职务,让其在卫青帐下参与作战行动。待战争正式打响后,卫青便率领麾下的军队向草原深处进发作战。尽管在作战过程中军队出现了一定的损失,但最终还是成功阻拦住了单于王庭的主力部队,达成了继续连通河西走廊的目标。
在此次战争进行期间,打着打着的时候,卫青突然察觉到一个情况:自己的大外甥霍去病,居然毫无征兆地直接不见了踪影!这一发现让卫青着实吃了一惊,心里满是疑惑,不明白霍去病怎么就这么消失了呢。
卫青着实被这事吓了一大跳。要晓得,霍去病这可是头一回上战场呢,此前压根就没有过任何战斗方面的经验。要是在草原上迷了路走丢了,又不巧碰上匈奴的主力部队,那可就全完了,后果不堪设想呐。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接下来的情形里,霍去病竟然给每一个人都送上了一份大大的惊喜。
起初,开战之后的霍去病,径直率领麾下那八百精锐之士,巧妙地绕过了匈奴的主力部队,向着匈奴的后方迅猛奔袭而去。随后,在敌人的后方区域,霍去病成功寻觅到了匈奴的一处指挥中心。经一番激烈大战,趁匈奴人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霍去病便斩杀、俘虏了多达两千余人。
在这两千人之中,既有当时匈奴单于的叔爷存在,同时其亲叔叔也在其中。不仅如此,这里面还包含了匈奴相国呢,除此之外,更是有着一大群其他的高官!
霍去病取得成功之后,致使前方诸多匈奴主力顿时没了指挥。如此一来,卫青这边便能够持续稳步推进作战,最终成功将匈奴彻底击败。
从客观角度来讲,在这一场战役里,霍去病着实存在违抗军令的可能性。要知道,倘若汉朝的各位将军都照着霍去病这样的打法去作战,那卫青可就没办法再担任大将军一职啦,毕竟如此一来,他手底下根本就留不住兵。
然而与此同时,不得不说霍去病自身所立之功确实是极为突出的。毕竟,倘若不是霍去病一举捣毁了匈奴的指挥部,那么卫青能否在短时间内成功击败匈奴,这实际上还真的难以确定呢。
最终,汉武帝还是赐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其含义便是霍去病的勇猛在三军之中无人能及。正因为霍去病如此厉害非凡,打这以后,“冠军”这个词就逐渐演变成专门用来指代第一名的词汇啦,一直沿用至今呢。
这一战过后,霍去病长途奔袭能力强且敢打硬仗的特点,获得了汉武帝的肯定。正因如此,在之后攻略河西走廊时,汉武帝便任命霍去病担任统帅,将对匈奴作战的事宜全权交给他负责。
起初,他能成为军中校尉,是沾了自己三姨和舅舅的光。然而一旦踏上战场,霍去病所凭借的,可就完全是自身的真本事啦,此前因亲属关系而获的职位因素,在战场上便都不再起关键作用,靠的唯有他自身的卓越才能。
并且,霍去病所采用的作战方式与以往所有的中原将领全然不同。他在统领骑兵方面更为擅长,常常展开大纵深穿插作战。可以说,这种作战模式把“兵贵神速”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的程度。
霍去病无疑是名副其实的战争天才。他压根不用去研习什么兵法,仿佛生来就洞悉打仗的门道。并且,在年纪尚轻之时,就缔造出令人难以想象的赫赫战绩,引得后世众多将领对其尊崇有加,纷纷顶礼膜拜。从那以后,战争领域便又增添了一种全新的作战方式啦。
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即便霍去病已然做出了堪称典范的战例示范,可对于后世的诸多将军而言,其中的绝大多数人,依旧是没办法去复制出与之相同的战例来的。
说霍去病是千年一遇的战争天才,这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他在战争方面所展现出的卓越才能,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如此厉害的他,被称作是千年一遇的战争天才,完全是实至名归,丝毫不为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