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机,排着队出来了——

淡墨书清香 2024-12-30 15:36:21

日前,媒体接连披露了我国三款高超音速飞行器,覆盖高空、临空、太空,虽是年底该写总结了,但仍有些突然,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

以前形容我国军舰接连下水就像下饺子一样,高超音速飞行器接连官宣,是不是就像抛飞饼?

第一款,鸣镝。

鸣镝,指飞行中能发出声响的箭,出自汉朝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

钱学森,著名航天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中国航天事业50年最高荣誉奖获得者,生前曾提出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发建议,2018年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组建多学科跨部门的科研攻关团队——“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研制临空宽域超高音速飞行器。

临近空间,指距地面20到100公里的空域,介于普通飞机飞行高度与人造卫星轨道之间。

2021年11月18日,首次成功完成鸣镝飞行器投放、着陆、回收实验,这是世界上首次临近空间发射航空器的试验,实现了跨域机动飞行和安全返回。  鸣镝MD-19飞行器,曾在2022年珠海航展亮相。

2024年珠海航展,又推出了新型号、更多功能、更大的鸣镝MD-22飞行器。  鸣镝MD-22,最大起飞重量4吨、速度最高达7马赫、具备强机动飞行能力,最大航程8000公里,不受大气层和轨道束缚、可以在临近空间自由活动,可重复往返于天地之间。

鸣镝飞行器,具有极高战略价值。

鸣镝飞行器具有传统武器,比如战略轰炸机、导弹等,无法比拟的优势,超高音速、灵活机动、难以拦截,可以极大提高打击能力、攻击效率、战略威慑力。

好事成双,鸣镝了,怎能不腾云!

第二款,腾云。

腾云空天机,属于空天往返飞行器,以组合动力、一体化技术实现空天往返。

2017年,中国航天科工宣布“腾云工程”,目标是在2030年前完成可水平起飞、水平着陆并重复使用的空天往返飞行器。

媒体披露,2018年9月,腾云飞行器实现首次飞行验证。

2021年9月,腾云空天机再次试飞成功,从地面起飞、途径南极围绕地球运行一圈、再返回基地。

绕地球一圈至少需要飞行40000公里,不需要在空中补充燃料,就需要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即7.9公里每秒、相当于23马赫。

腾云空天机实验成功的消息一经发布,据说美国军方相当震惊,声称腾云空天机相当于轨道轰炸武器试验。

腾云驾雾,怎能少了筋斗云。

第三款,筋斗云。

媒体报道,12月11日,中科院官宣了三年前完成的速度达6.56马赫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实验成功的消息。

专家介绍,这款飞行器已经研究了13 年,3 年前成功完成首次试飞,因技术过于敏感、只能3 年后才公开。  专家介绍,这款飞行器与传统飞机不同,采用了圆盾造型、搭配筋斗云翼。

圆盾造型!传说中的飞碟、UFO,不都是圆盾造型吗?

专家介绍,这款飞行器在高超音速飞行状态下,可以把空气压缩产生的向下的压力、高效地转化成向上的升力,高速飞行也能非常稳定,而且可以增加更多内部空间。

这款飞行器,装上导弹就可以成为高超音速轰炸机。

这款飞行器,载上货物就可以成为高超音速货机。

这款飞行器,载上旅客就可以成为高超音速客机,从北京飞到纽约都用不了两个小时。

难怪,轰-20千呼万唤出不来,因为比传说中的轰-20更先进的轨道轰炸机、空天机,目前可以官宣的都有3款了,速度均比传说中的轰-20快多了。

据说,以云命名的工程有5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