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30年前的孩子每天都在干什么?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现在都时代在快速的发展,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不仅仅是在物价还在各行各业中就能体现,现在和三十年前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有人想过一个问题,30年前的孩子每天都在干什么?会和现在的孩子一样吗?
我还记得有个日本的摄影师他曾经拍摄过一本摄影集,在摄影集里清楚的记录着30多年前的孩子们的那些童年趣事,一些些平凡又动人的瞬间,(这里面因为涉及了版权的问题,所以呢不能放摄影集的相片在上面,但是我尽量把摄影师想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
看看39年前的中国孩子,你就明白当代孩子有多悲哀了
30年前的孩子们,可以说没有任何学业压力,学校课后布置的作业也是非常的少,家里面也不会把学业催的很急,所以说孩子们只要一放学,就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玩耍。
30年前不像现在这样,手机并不普遍,少了很多游戏、直播、小视频的出现,让孩子们对手机并不依赖,找几个好朋友一起去玩游戏就能在外面玩一天。
那时候很经典的比如:跳房子,现在很多幼儿园还会继续沿用这个游戏,就是在地上用笔画出一个个格子,像房子一样,在每个格子上写上1-9的数字,有要单腿跳过去的也有需要双腿跳过去的,玩过一次的小朋友还需要一个个排队继续来。
跳皮筋,女孩子小时候课间最喜欢玩的游戏,很多女孩子越跳越高,如果这时候有个男孩子来跳绳绝对会非常受欢迎,不过男孩子一般都是帮忙站在两边的。
还有一些喜欢去踢毽子,这一项可能会有学校体育老师要求,但是那个时候也是风靡一时,这一项不再是女孩子的强项,男孩子也有高手!
拍卡片,这个应该是大部分男孩子小时候都喜欢的游戏,只要那段时间哪个动画片流行,小卖部总能看到相对应的小卡片,这时候就会有男孩子成双成群的去聚在一起,互相拿出卡片来拍,规则也是很简单:把反着的卡片放在地上谁把卡片拍成正面谁就赢,我印象当中记得那段时间父母不愿意给我买,同学给了我一张我就去玩拍卡片,一下子赢了十几张,成就感满满!
那个时候学校还有春游,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每个孩子书包里塞满了家长买的零食,去到一个景区每个孩子拿出零食出来分享,上学的时候就想着春游了,因为不用上课又可以玩太好了。
那个时候的孩子们,眼睛里总是那么多清澈,笑容总是挂在脸上,有什么事情都会和父母交流,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学业越来越重,父母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补习班兴趣班,不管孩子愿不愿意,觉得对孩子有用,觉得需要比其他孩子学会更多,但是却没有听取孩子的意见,直接剥夺了孩子的课余时间,让孩子在小小的年纪就奔波于各个补习班之间。
现在都孩子们很少出去玩,很少能去接触大自然,甚至于同龄的孩子、邻居的孩子、同班同学都很少接触,周末要不是在补习班,要不是窝在家里刷手机,这个时代手机的诱惑力是非常大的,形形色色的游戏、小视频等,让人一看就一天,我本人来说刷个小视频会发现时间过的非常快,连我这样的大人都受不了这个诱惑别说一个小孩子了。
现在有些学校为了安全考虑,课间的十分钟都不让孩子们出去活动,只能乖乖的坐在位置上,这样对于孩子们是真的好吗?
所以这现在,你很难看到孩子的笑容,只能看到他小小年纪就拖着一个疲惫的身躯,这样怪孩子吗?
中科院统计过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结果,居然高达百分之二十四点六,重度的抑郁就占了百分之七点四,这说明了每四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是抑郁症,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真难!
现在的孩子只要犯了错误,家长就会对他们又打又骂,孩子压力大了也没地方发泄,不像以前,被家长骂了还能溜出去和朋友们疯玩一天,疯玩一天回来什么事情都忘了,压力自然而然的减少了!
两个时代的对比下来,就很明显了,现在的孩子需要注重的是需要多运动、多接触大自然,而不是一味的让他们去读书,去学习,需要把时间规划好,让孩子们在读书的同时学习,在学习的同时体会生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