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四川西昌有超30万福清人后裔

福州日报 2024-11-24 10:11:11

四川西昌有超30万福清人后裔

寻根考察团走访祖籍地,追溯630多年前的历史

20日,由四川省西昌市福清人后裔组成的寻根考察团来到福清,开展为期一周的走访考察,追溯630多年前的历史,揭开了明代福清军民到四川西昌屯垦戍边的往事。

西昌市福清人后裔组成的寻根考察团走访福清。

据悉,两地专家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如今西昌至少有30万人是福清戍边先民的后代。

福清籍军屯移民的家谱记载。

从洪武平叛 到屯垦戍边

西昌市作协邛泸诗社社长、凉山州非遗项目川兴尔乌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文史学者王仁刚说,西昌的福建籍移民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当时,建昌卫(今西昌)指挥使月鲁帖木儿发动叛乱,杀官军、掠屯牛、烧营屋、劫军粮,率众攻城。

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调集京卫及陕西兵万余人,由凉国公蓝玉率军平叛。为补充兵员、加强水上作战力量,蓝玉四处招募军民,福建沿海地区是重要的招募地,其中福清海口的镇东卫水师与屯军尤为令人瞩目。

叛乱平定后,明廷采纳了蓝玉“皆宜增军卫”的建议,在各地增设了一批卫所,以加强军事控制。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九月,四川行都指挥使司设立,治所建昌城(今建昌古城),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为了稳固地方,平叛军队奉命屯田留守,戍边、筑城、屯垦。这些屯垦留守建昌的军人后代,逐步落籍为民,定居建昌。

去年,福清市首批社科专家库专家严家梅,跟随福清市人大赴四川专题考察组一行,走访了西昌陈家大院、柳氏将军府、大石板古村和建昌古城,查阅了大量方志、族谱、家谱和墓志铭等史料,考证了这段历史。严家梅说,当时西昌的农业发展条件优于福清,大部分福清官兵或迁来家中亲属,或留下繁衍生息,其中还有一部分家族开枝散叶,迁徙到冕宁、德川等凉山州的各个角落。经过630多年的繁衍生息,他们的后裔已经融入西昌,成为西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载福清籍军屯移民信息的碑刻。

族谱与碑刻 记载迁徙历史

根据严家梅、王仁刚等两地专家学者的考证,大批福清籍军屯移民多出生于福州福清青石桥(今龙江桥)区域,他们参与平叛和屯垦后成为西昌的开拓者。

这些军屯移民不仅在族谱中详细记录了祖籍地,还在碑刻中留下了珍贵的记载。

《凉山萧氏族谱》记载,萧氏祖先萧留和萧延是福清水师中服役的军人,从福州福清青石桥第十三甲出发,随军征战建昌后定居西昌核桃村。《大营郑氏族谱》记载:“吾祖祖籍福建福清,随蓝玉征战建昌,功高封赏,后世守边定居。”

《大营郑姓回汉合族迁坟记》记载:“吾祖祖籍福建福清,鼻祖随军平叛建昌,因功封正千户职。”《渤海高氏族谱》则详细记述了始祖高琅、高琊两兄弟的经历:“高琅原居福建福清县青石桥第十三甲,洪武二十三年出征云南,功封威远将军,后定居建昌,开枝散叶。”

“西昌至今还流传着‘福建不福建,脱掉鞋袜验’的谚语。”王仁刚说,虽然已过去630多年,但西昌的福清移民后裔依然保留着祖先的文化习俗。他们供奉妈祖、五显华光大帝,同时保留了一些地方独特的语言特点、风俗习惯。这些文化特征与当地彝族等民族文化融合,共同构成了西昌多元的文化生态。

福清龙江桥。记者 林双伟 摄

福清人后裔考察团 龙江桥畔寻根溯源

西昌的福清移民后裔,都知道自己的先祖是从“福建省福州府福清县青石桥十三甲”迁徙而来,“青石桥”也就成了他们的乡愁记忆。

严家梅说,“青石桥”就是福清龙江桥。龙江桥毗邻海口的镇东卫城,镇东卫是奉明太祖朱元璋圣旨而设,旨在防御逃到海岛的敌对势力,防止倭寇的侵扰。

龙江桥位于海口旧街西头,横跨福清的母亲河龙江,是福建省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宋代跨海梁式石桥。龙江桥始建于北宋宣和六年(1124),已有900年的历史,因其石材颜色为青色故被称为“青石桥”。

严家梅说,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福清的军士从青石桥畔集中远征,平定了四川建昌(今四川西昌市及周边)的叛乱。此后,他们和自己的后裔又在当地留守屯田、为国戍边,为边疆开发稳固、民族融合发展建立了卓著功勋。

为寻根溯源,西昌市福清人后裔考察团在福清期间,特意安排了考察海口镇龙江桥的活动。站在桥上,一名考察团成员感慨道:“这里是先祖出发的地方,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乡愁。”

据悉,为了促进西昌与福清两地的交流与合作,福建商会等组织积极发挥作用,为两地架起沟通的桥梁。他们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两地人民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记者 王光慧 邱泉盛/文 受访者供图)

1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