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到南京旅游的游客都会前往中山陵景区参观,顾名思义,这里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所。在中山陵东侧不到2公里的位置,有一处被称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的灵谷寺,这个寺名据说还是明太祖亲赐的。灵谷寺也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在寺庙旁边还建有一处陵墓,这位陵墓的主人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许在很多人听来,觉得他的名字并不熟悉,但在老蒋心中一直将此人视为心腹大患,这就是我国现存的民主党派之一的农工党的创始人邓演达。
邓演达是国民党著名的左派人士,1895年在广东出生,他家庭条件不好,很小的时候就加入了革命党做交通员,14岁时进入陆军小学,毕业后参加了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他还参加了北伐,之后就活跃在革命军中。他很崇拜孙中山,自从1921年与中山先生见了一面后,他就成为了最忠实的追随者,同时也深受中山先生的信任。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时,邓演达是最早参与筹备的人员之一,后来由于老蒋任人唯亲,邓演达遭到了排挤,无法开展工作,他选择离开黄埔,准备前往德国留学。在赴德之前,他还参与了中山大学的筹备工作。1925年邓演达来到德国留学,期间与在德的朱老总等共产党人交往密切。之后由于接到了中山先生病逝的噩耗,他感到国内局势恐有大变,于是决定回国参加革命。
邓演达回国后,在黄埔军校担任教育长,负责校务工作,因为坚定地捍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所以他与老蒋的冲突越来越激烈。邓演达遵照中山先生的思路,继续与共产党人开展合作,在他的努力下,老蒋终于同意在黄埔增设政治科,还聘请了不少来自苏联的顾问。邓演达不但非常支持这些苏联人的工作,还经常与他们沟通听取意见,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但老蒋却开始筹划对共产党的打压,为了不让邓演达对自己进行干预,他将邓调到潮州分校。
北伐战争期间,邓演达在武汉创建军事学校,他聘请了包括徐向前在内的很多共产党人在学校任教,同时对迅猛发展的农民运动也是持支持态度的,还在国民党的大会上,与毛泽东一起提出《对农民宣言》。
邓演达对于蒋、汪二人的背叛革命的行为一直以来都进行坚定的斗争,在四一二政变后,他与宋庆龄等人一起公开声讨老蒋的叛变行为,提出要为维护国共合作而斗争。此后,无论是身处国内还是国外,邓演达都多次对老蒋提出批判,他在国民党内以及全国的影响力,让老蒋深深地感到了威胁,他开始布置特务,准备抓捕邓演达。
1931年8月,邓演达在上海被捕,之后被转到南京,老蒋也曾派人诱骗他投降,被严词拒绝后,同年11月将其杀害。邓演达死后,老蒋仍然对他称赞有加,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甚至后来在和下属谈话时,还曾经提到邓演达是国民党内唯一一个可以和毛泽东相提并论,成为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人。
有人说,如果邓演达没有被杀的话,以他的能力和影响力,老蒋想完全掌控国民党恐怕并不容易,只是可惜,如此一位英才却被害,就义时才只有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