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4日下午1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今天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抢盐浪潮。国内不少日料店也纷纷就食材来源问题撇清关系。这让我想起12年前咱们其实就经历过一波抢盐潮。2011年3月日本发生了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以及由地震所诱发的大海啸。由于日本政府处置不及时使这场天灾转变成为了一场人祸: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中断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电力供应从而导致该核电站失去冷却三座核反应堆的能力。
因为核燃料会产生巨大的衰变热,所以核燃料如不及时冷却就会熔化,而且最终会导致核物质的泄漏。当这个消息传到国内以后当时就曾引发过一波疯抢食盐的狂潮。想不到时隔12年抢盐潮再次重现。话说当年东京电力公司采取向核反应堆注水的方式来达到冷却目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十年间有成千上万吨海水和淡水被注入核反应堆。这些沾染了放射性核元素的污水如何处理就成为了一大难题。
当时日本所采取的对策是将其储藏在福岛核电站的1000个大型储水罐中。2020年日本《读卖新闻》曾报道:以目前每天新增140吨污染水的速度发展下去将使目前已有的储水罐容量在2022年9月用尽。日本政府在越来越多的核废水面前动起了歪心思:那就是要把一百多万吨核污水排进太平洋。从那时起日本核废水的问题就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如今日本还是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将核水排入了海中。
日本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实际上是让全世界人民为日本政府的错误买单。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专家组曾提出注入地层、排入海洋、蒸汽排放、电解释放、固化填埋等五种方案。这5种方案中排入海洋是成本最低的,而固态埋入则需要花费几十乃至上百倍的成本和时间。最终日本政府采纳了排放入海这一所需时间最短、花费最少的方案。这其实相当于是把风险转嫁给了全世界。
福岛核污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成分。这其中有一种难以被清除的同位素氚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曾有网友戏称:“也许将来日本海底真会出现怪兽”。其实核污染造成物种基因突变是完全有可能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当地很多动物就因为核辐射变得奇形怪状。类似的情况也曾发生在法国长期进行核试验的法属波利尼西亚。现在日本执意将核污水排放入海,那么未来说不定真会有因核污染变异的怪兽哥斯拉冒出来。
关键是这哥斯拉不一定在东京湾登陆啊。搞不好人家可能上渤海湾登陆,也可能在朝鲜半岛登陆,还可能在菲律宾登陆。日本这下子算是把风险转嫁给全世界了。2018年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半径20公里范围内捕捞海鱼进行的检测发现:每1公斤的小鳍红娘鱼含358贝克勒尔的铯,放射性铯最高浓度达每千克样本1880贝克勒尔。这超标了整整18倍。此外福岛核废水中还含有另一种同位素碳14。
这种同位素很容易被海洋生物所吸收,碳14在鱼体内的生理浓度可达到氚的5万倍。如果人长期摄入放射性污染的海产品可能引起慢性射线病等疾病,还有可能造成血器官、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核污水中所含有碘的碘-129、锶-90等放射性元素都属于一类致癌物,因此长期摄入放射性污染的海产品还存在致癌的风险。千万不要以为这只会影响到与日本邻近的中国、朝鲜、韩国、菲律宾等国。
德国一家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曾对福岛核污水扩散情形计算建模。他们的模型试验显示:一个月内排泄地区附近海域将全部被覆盖,两个月内辐射将扩散至大半个太平洋区域,三年内辐射将会随洋流扩散到美国和加拿大,十年内整个太平洋区域将再也找不到一片干净的海域。不仅日本的邻国会遭殃,而且全世界都会受到波及。这的确是一场全世界的灾难,但我们对此也不必过分渲染恐慌情绪。
首先我国现在已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都县的食品。除了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也已明令禁止进口日本东京、福岛、千叶等10个都县的水产品。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疑惑:国家就算禁止进口日本食品又如何?你刚才不是说这会是一场全球性污染吗?包括我国海域也会受到波及吗?那么咱们吃自己国家的海产品还安全吗?况且我国现在也并没全面禁止进口日本食品啊!
国家的规定明白提到是禁止进口日本东京、福岛等10个都县的食品,那么也就意味着日本其他地方的食品仍有可能出口到我国。日本排放核污水的确会造成全球性污染,但离得越远受到的影响自然也相对越小。对日本排放核污水这件事反应最强烈的就是我国。此外韩国、菲律宾等国民间有些抗议,但这些国家的官方并未表明立场。至于西方国家在这件事上普遍选择保持沉默。
这当然有西方国家出于政治意识形态袒护日本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在这件事上所受到的影响远远小于中、韩、菲等日本的邻国。现在国家明令禁止进口日本东京、福岛等10个都县的食品就是说这几个地方是受影响最大的,所以这些地方的东西现在是绝对不能吃的。至于其他地方的海产品可以有选择性地吃或不吃。日本排放核污水会对我国海域造成污染是客观事实。
可我国毕竟还和日本隔着一片海。既然连日本国内的食物都没达到全都不能吃的地步,那么我国的海产品自然就更可以食用了。当然因为污染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未来我们可能需要加大对海产品的检测处理力度。大家食用海产品应当从正规商家选购。怎样判断是不是正规商家呢?要看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中文标签、卫生证书。我国所有进口食品都需要按照规定加贴中文标签。
在当前阶段进口鱿鱼、秋刀鱼、鳕鱼、银鳕鱼、明太鱼等都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建议尽量少吃或最好是暂时不吃这些东西。即使偶然不小心摄入辐射性食品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怕的是长期大量摄入辐射性食物。因此我们对这种风险也要客观理性看待。这就正如我们之前面对新冠病毒一样:既要重视其危害性,但也不要过于恐慌。除了海产品还能否食用的问题之外可能大家关心的另一件事就是抢盐。
当前出现的抢盐潮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网上流传着使用碘盐能防辐射的说法,二是担心海洋污染导致海盐无法食用而抢先囤积。其实利用碘盐预防辐射需要一定剂量。如果按照每千克盐含30毫克碘计算,那么成年人需要一次性摄入碘盐3千克才能起到预防作用。事实上一个人一次根本就吃不了3千克的盐。一次性吃3千克盐不仅会咸得让你受不了,而且还会造成胃肠不适、唾液腺炎症等伤害。
因此指望靠摄入食盐来预防辐射并不科学并不现实。至于打算囤积食盐就更没必要了。事实上我国相当部分地区食用的是井盐和地下卤水制盐。即使我国海域受到日本核污水的污染导致部分海盐不能食用也不会影响到我国的食盐安全。事实上光是一个茶卡盐湖的盐就够全国吃70年了,所以担心中国会出现盐荒实在是杞人忧天。我们对日本排放核污水这件事还是要保持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
我们既要正视这件事可能造成的风险,但也无需因此而过分恐慌。相信在我国政府的科学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就能保护好我们自己和家人。日本排放核污水的确会对包括我国领海在内的全球海域造成污染,但由此造成的风险到底有多大还是应当科学审慎地分析。我们现在所说日本排放核污水所造成的危害都是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有多大现在还无法断言,但无论这种风险到底多大多小为什么要让我们为别人不负责任的行为承担风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