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实践中,所谓的"无痛分娩"实际上指的是"分娩镇痛",一种技术手段,旨在减轻孕妇在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感。很多经历过这一程序的孕妇将其誉为生育过程中的一大福音。分娩镇痛技术主要通过减轻疼痛,降低孕妇对生产的恐惧感,减少体力消耗,以及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手术,从而达到较为舒适的分娩体验。在我国,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支持,分娩镇痛的普及率已从2018年的不足10%提升至现在的约20%。尽管如此,仍然只有一小部分孕妇能够享受到这项技术的便利。分娩镇痛使用率不高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公众对于这项技术存在许多误解和错误认知。目前,分娩镇痛的常见方法包括吸入式镇痛、非药物镇痛、硬膜外镇痛以及使用全身性麻醉药物等手段。
82%的人支持使用无痛分娩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设定了一个宏伟目标:确保到2015年每个人都能获得生殖健康服务。这一目标包括了确保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无痛分娩的服务。随后,2018年,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一项通知,正式启动了无痛分娩服务的试点项目。到了2022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17个部门共同发布了一份指导意见,旨在进一步推广和提高无痛分娩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据统计,目前中国有913家医院参与了这一试点项目,国内的无痛分娩率平均已经达到了近60%。
尽管有这样的进展,但根据《2022世界镇痛日·分娩镇痛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大约36%的人群对无痛分娩仍然缺乏了解或者只是略有耳闻。同时,虽然有82%的人支持无痛分娩,实际上只有54%的家庭选择了这种分娩方式。对于无痛分娩的普及和接受度提升,22%的受访者希望相关费用可以被医保覆盖,21%的人认为应加强对无痛分娩的科普宣传,还有21%的人提出应该加强产前教育。这些数据反映了公众对无痛分娩的认识不足和存在的误解,超过20%的人担心无痛分娩可能会对婴儿或产妇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虽然无痛分娩服务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普及和认知上的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无痛分娩的接受度和覆盖率,需要通过政策支持、教育普及和医保覆盖等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公众的担忧和误解,确保更多的孕产妇能够享受到这项服务,从而提高整体的生育体验和安全。
据说无痛分娩有很多副作用?针对广泛关心的关于母亲及婴儿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关于"引起背痛"和"影响智力发展"的疑虑,我们进行了详细探讨。首先,关于无痛分娩后可能出现的背痛问题,它可分为两类:短期内的穿刺部位疼痛和长期的腰背部疼痛。穿刺部位的疼痛通常源于硬膜外导管拔除后的局部不适,这种痛感与穿刺过程中的组织损伤有关,但通常会在几天内随着伤口愈合而消退。至于长期腰背痛,其与无痛分娩无直接关联,更可能由孕期体重显著增加、脊柱和腰部肌肉长时间承受过重压力、妊娠期间激素变化引发的生物力学改变、分娩过程中骨盆和韧带的伸展拉伤,以及护理婴儿时不当的姿势等因素引起。
其次,关于无痛分娩是否会影响婴儿智力的问题,使用于无痛分娩的药物剂量仅为剖宫产麻醉剂量的十分之一,这意味着经胎盘传递至胎儿的药物量极少,对婴儿的健康无害。当前的临床研究和现代椎管内镇痛技术均未显示这些做法与不良的胎儿或新生儿健康结果有任何直接关系。进一步的研究也未能证实接受椎管内镇痛的产妇的孩子在学习能力上存在障碍与椎管内镇痛之间有独立的联系。因此,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无痛分娩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