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上有一个“重力洞”,在这里,地球引力明显偏弱,物质在这里的质量值会低于地球其余地区。这个“重力洞”最早在1948年由荷兰地球物理学家 Felix Andries Vening Meinesz 在船上进行重力测量时发现的。
印度洋的“重力洞”,学术上称为印度洋低大地水准面,这里的海平面比其它地方低了100米,形成一个圆形洼地,从印度陆地南端开始,影响了约300 万平方公里。
根据最近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们推测印度洋重力洞是由地球深处的岩浆羽流形成的。印度班加罗尔印度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超级计算机追溯到1.4亿年前,模拟该地区已经消失的古老海洋面貌,认为来自地球深处的岩浆羽流,就像那些火山岩浆一样,形成了该地区的低重力。
人们从小得到的知识就是地球是一个圆的球体,甚至想象其为一个完美的球体,但事实远非如此。地球物理学家、印度科学研究所地球科学中心副教授Attreyee Ghosh说。“从科学上讲,地球不是一个球体,而是椭球体。地球旋转时,中间部分是向外凸起的,有点类似一块中间鼓起的土豆。”
戈什(Ghosh)教授补充说,我们的星球在密度和成分特性上并不均匀,有些部分密度高,这会影响地球表面形态及其重力。如果把水倒在地球表面,水流平稳定后的表面被称为当地的大地水准面,这是由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差异控制的。水准面的高低不同,取决于其下面有多少物质说。
Ghosh和她的同事们使用计算机模型将时钟拨回1.4亿年前,以便从地质学上看到这个区域的演变。该团队进行了19种模拟重现构造板块的移动和地幔内岩浆的行为 (地幔是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地球内部厚层)。在其中的六种情况下,会形成类似于印度洋的低水准面。
1.4亿年前,印度还在别的地方,印度板块和亚洲之间有一片海洋。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后,这里的古老海洋消失。当印度洋板块进入亚洲板块地幔内部时,可能刺激形成了岩浆羽流成,使低密度物质集中于此处并且更接近地球表面。所有这六个模型与别的模型共同区别是此处低大地水准面周围存在岩浆羽流,这些岩浆与附近的地幔结构一起被认为是形成低“重力洞”的原因。羽流本身起源于数千万年前印度大陆漂移并最终与亚洲板块相撞。这个低水准面形成于大约2000万年前,目前很难说它是否会消失,即使出现变化 ,也需要几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