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日,重庆市原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原副会长,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副厅级)刘松涛因受贿罪被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二年。
刘松涛起初是作为人才被引进到重庆的,到重庆后担任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副厅级),他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业绩突出。
但是背地里他却抓住一切机会收受贿赂130余万元,在其糜烂的生活中还留下了“性爱日记”。
在刘松涛被依法建捕前的一小时,他还去一住宅小区找女人寻欢作乐,侦查员从其身上搜查出一个刚刚用过的安全套。
刘松涛被捕后,面对私生活混乱的指控,竟反驳称:“有很多女人喜欢自己,自己也没办法”。
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说出这样的话,真是荒唐至极。
图|刘松涛
1960年出生在四川新津的刘松涛,从小就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发奋读书,1977年7月到1979年8月的两年时间,刘松涛在湖北省孝感地区当知青,经历了艰苦生活的锻炼,后来陆续进入武汉市卫校、同济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读书深造,取得了硕士研究生学历。
2000年底,重庆市面向全国公开招聘29名副厅局级干部。
此时已经是广东省泗安医院院长的刘松涛,面对重庆开出的价码怦然心动,于是果断舍弃职务,来重庆应考。
通过考试、测评和组织考察,2001年初,刘松涛如愿成为重庆市第三医院院长。
重庆市第三医院是当地甚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有名的一流医院,它曾是国民党“陪都”的中央医院,解放后又一直是当地医疗机构中的“龙头老大”。
但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后,三院的地位开始下滑,问题也越来越多,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
时年45岁的刘松涛,年纪正当年,又有高学历加持,他的到来给全院职工带来了希望。
来的医院的初期,刘松涛也是不负众望,他针对医院存在的弊病大胆推行医务公开、中层干部竞争上岗、顾问委员会评定职称等一系列改革。
经过他的努力,医院当年便有了效益,门诊量增加14.88%,业务总收入增加14.8%,业务支出增加5.8%。
尤为可喜的是,业务收入中,医疗收入增加20%,药品收入增加7%,随着改革的深入,三院的效益有了较大提高。
刘松涛一时成为重庆市著名的改革人物,先后荣任重庆市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副会长等头衔。
自上任以来,刘松涛以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业绩突出而闻名于重庆,可令所有人万万没想到,在私下里,刘松涛却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两面人。
随着医院渐入佳境,刘松涛的私欲也开始膨胀,开始游于酒桌、舞池和女人之间,把贪婪的黑手伸向医疗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
2002年底,三院准备启动一项工程,几家公司纷纷找上门来,希望能接手此项工程。
海南某公司驻重庆办事处主任曾某给刘松涛打电话,希望见面。
刘松涛自然明白其中的道道,答应晚上在办公室见面。
当晚,曾某来到刘松涛的办公司,曾某说明来意,刘松涛一副公事公办的口气,可当曾某把装着三万块钱的信封放到办公桌上时,刘松涛瞬间有了兴趣。
他看了一眼信封,又把信封拿起来掂了掂,紧接着就把钱还给曾某。
曾某坚持要送给刘松涛,谁知刘松涛却直接问曾某:“你们公司做这个项目,一般给几个点子?”
曾某听后很吃惊,他没想到眼前的院长会直接问“回扣”,尽管曾某在商海摸爬滚打多年,但像这样的讨价还价还很难遇到,因此一时答不上来。
刘松涛干脆地说:“现在为这事来找我的公司很多,一般都给我三、四个点子。”
为了顺利中标,曾某答应按刘松涛说的办。
不久,在三院的相关会议上,刘松涛明确表示工程交给曾某所在的公司做,在随后的招投标会上,曾某所在公司以高出其他公司100多万的价格中标三院该工程。
2003年上半年的一天,曾某请刘松涛吃饭,并送给刘松涛10万元现金,刘微笑着将钱收下。
2003年上半年,三院的有大楼需要装修。
因得知甘某与刘松涛关系很好,从事个体装修工程的袁某和徐某找到甘某,让其转告刘松涛,事成之后按工程款总额5%给好处费。
不久,袁某和徐某以重庆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名义参与投标,中标结果虽然为第二名,但在刘松涛的支持下,三院以第一名中标单位违规为由否决其中标资格,从而由袁某和徐某承接该工程。
开工后,袁某和徐某通过甘某,于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先后4次共送给刘松涛30万元。
刘松涛收到好处后,给三院的相关人员打招呼,要求在施工中给袁某和徐某提供方便。
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上半年,三院欲购买多功能数字化X光机系统和心血管造影X光机系统。
重庆某医药公司经理李某得知此消息后,取得了日本某公司相关设备的代理权,并以某医药公司名义参与投标。
李某找到刘松涛让其“关照”,并承诺事成后感谢他。
在这之前,李某为了能承览到给三院销售药品的业务,就曾给刘松涛送过一块价值1.225万元的欧米茄手表,刘松涛很高兴地戴在手上。
2004年6月,李某的医药公司“顺利”中标三院的多功能数字化X机系统和心血管造影X机两台设备,中标价为107.6178万美元(含税),折合人民币890万元,高出同期市场价200多万元。
由于中标价格过高,在三院引起争议,但刘松涛一句“要相信招标公司”,就使得三院最终确认了中标结果,李某从中获利近200万元。
但李并未及时“兑现”当初的承诺,刘松涛可坐不住了,他打电话给李某,要李某付钱。
2005年8月,李某送给刘松涛20万元。
刘松涛认为甘在交易中赚了不少,仍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多次值要好处费。
同年9月,李某又送给刘松涛30万元现金。
这样,刘松涛才善罢甘休。
在这笔交易中,刘松涛得了50万元,但国家竟为此蒙受了200多万元的巨额损失!
据检察机关侦查,在刘松涛任院长的5年时间里,他利用各种机会多次收受贿略,金额达131.195万元。
权钱与情色如同一对孪生怪胎,相当多的腐败分子在大肆进行权钱交易时,也绝没有忘记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
猎取到更多的女色,成了他们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可以在“同伴”中炫耀的资本,刘松涛无疑是这些人中的一员,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松涛不仅有才,而且长相也特别出众,这在圈内是出了名的。
刘松涛被捕后,面对私生活混乱的指控,他竟大言不惭的称有很多女人喜欢他,他也没办法。
其实,刘松涛之所以很有“女人缘”,除了他本人能言善辩,更重要的还是他院长的权力与地位。
刘松涛有记日记的习惯,几乎每天都写,但内容并非记录对家人的思念,也不是对工作的总结与回顾,而是如何在外面吃喝玩乐,最多的是与不同女人来往的经过,他还将女人们发来的“亲密”短信抄录在日记中。
比如:“今天,我打电话给Y,约好在W吃饭,还没到下班时间,我开着车去接她。晚餐的味道很好,我们慢慢地享受着这人间的美味。饭后,我们去了她家,在床上,我们的情绪很好,都很投入……”
“今天在办公室呆着真是无聊,后来我给Z打电话,约她晚上一起玩,我们共进晚餐之后,便……”
在刘松涛的日记里,像这样的内容随处可见,侦查人员在他的日记中还发现了刘出差时嫌宿幼女的记录。
就在他被依法建捕前的一小时,他还去一住宅小区找女人寻欢作乐,侦查员从其身上搜查出一个刚刚用过的安全套。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由于平日里的巧言令色,确也迷惑了一部分人,就连检察机关在查处刘松涛时,还有女人替刘“申冤”,并执意要嫁给刘。
2006年年初的一天,重庆市检察院的案件网络举报系统收到一封署名为“正义”的电子邮件。
举报人“正义”在信中说:“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松涛以改革之名,违规开展对外医疗合作,收取合作方支付的款项,并在医疗设备采购中收取巨额贿略。”
三院作为重庆市的一流医院,曾经获得过“中俄友好医院”等荣誉,“正义”的举报事关大型综合医院主要领导的重要犯罪事实,必须非常慎重。
为了不影响三院的正常诊疗工作,维护好三院的声誉,重庆市检察院决定对刘松涛展开秘密初查。
通过多天的努力,刘松涛在采购设备及其他医疗合作项目中收受财略的事实逐渐明朗,正面接触刘松涛的时机已经成熟。 2007年1月,刘松涛仿佛听到了什么风声,正在参加政协会议的他以到外地开会为名,向会务组请假。
种种迹象表明,刘松涛极有可能潜逃。
事不宜迟,1月26日,检察机关果断决定对刘松涛立案,并随即决定将其逮捕。 然而到案后,刘松涛却百般抵赖其犯罪事实。
侦查员依法搜查了刘松涛的宿舍,找出不少法学专家讲授的反贪污贿赂侦查技能的录像带。
这说明,刘松涛在受贿的同时,就做好了充分的反侦查准备。
时至“五一”长假,侦查员们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积极展开外围侦查取证,将刘松涛的犯罪事实一一锁定。
看守所里的刘松涛也没闲着,他时而写下遗书装死,时而歇斯底里要横,时而大谈要用鲜血来捍卫“改革成果”。
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侦查员查处腐败分子的决心。
5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刘松涛案列为全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十大挂牌督办案件。
经过5个多月的侦查取证,侦查员用近千份各类证据令刘的犯罪行为无所通形。
面对正义与法律的铜墙铁壁,刘松涛终于放弃了无谓的抵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双面院长”的面纱被层层揭开。
2007年10月22日,重庆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将刘松涛一案依法向重庆市第五中级法院提起公诉。
2008年1月2日,法院以受贿罪依法判处刘松涛有期徒刑十二年。
苍天有眼,邪不压正。
魔鬼披上美丽的画皮还是魔鬼,贪官穿上清廉的外衣依然是贪官。
贪婪,最终葬送了他自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