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士人走到哪学到哪,这场文化之旅历久绵长,有何特征?

青灯聊历史 2023-02-24 16:21:4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能与西方轴心时代媲美的思想启蒙之源,只有春秋战国时代。这一时期,诸子涌现,百家争鸣,各种理论思想遍地开花。在这个过程中,游学是传播思想文化的主要方式。

所谓游学,即以旅行的方式到各地增进知识、开阔眼界、获取信息,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教育文化活动。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学活动,对历代政治、文化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士人阶层崛起,儒学为游学开路

春秋战国时期,游学的主体是当时的“士人”,也称“游士”。春秋之前,“士”为贵族一员,“大抵皆有职之人”。后来,社会变革频仍,士人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并逐渐摆脱宗法等级制的束缚,最终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群体。

“士人”的崛起,使得他们能够凭借自身能力和才识改变命运的情况下,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当时的士人相信,通过学习能够改变命运。“学而优则仕”成为士人游学的内在动力。他们试图藉由自己的学识进入上层社会,即《韩非子》中所载:

“适当世明主之意,则有直任布衣之士,立为卿相之位。”

正是此时,以孔子为中心的游学活动开始兴起,拉开了我国古代士人游学的序幕。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在其一生中,除了短暂的为官之外,游学占据了大量的时间。

孔子“年少好礼”,很早就有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追随从学。孔子在鲁国做了很短时间的一段文书官后,就开始了其游学历程。他最初游学于周,与老子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

三十五岁时,又因鲁国内乱再次走上游学之路。此次,孔子游于齐,其间与齐太师谈论乐理。《史记》载:

“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足见其认真程度。

五十岁至五十六岁之间的孔子在鲁国参政约六年时间,随后又踏上了周游列国之途,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在这十四年间,孔子带领弟子先后游历卫、曹、郑、陈、蔡等国。归鲁后,孔子没有再入仕,一直以收徒授学为业,直至去世。

在孔子的游学和聚众授业过程中,追随的弟子超过三千人,其中对“六艺”样样精通者七十余人。孔子的弟子以鲁国人居多,也有齐、宋、卫,乃至秦国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继承孔子的游学活动,周游诸国,通过传授儒家学说入仕为官的也不在少数。这样一来,他们本身也吸引了一批儒学追随者,进一步扩大了儒家的游学队伍。可以说,以孔子为中心,以鲁国为基地,形成了一张巨大的游学网。

由此可见,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以儒家“仁”之思想,游历各国,为游学的兴起铺垫了一条兼具求知与传播思想的康庄大道。

二、本地还是外地?拜师还是收徒?

虽然儒学为游学开通了一条士人的求知道路,但是这条路受自然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以及游学之士自身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学在地理范围上有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不同学派往往有相对固定的游学区域。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游学特征之一,地理范围的区域性。

从孔子开始,儒家游学基本以鲁国为中心,其游学的区域虽逐渐呈扩大之势,但还是相对局限于儒家传统的势力圈内。孔子及其前辈弟子的游学区域主要集中在周、齐、卫、曹、宋、郑、陈、蔡、楚、鲁、晋、吴、越等国。

孔子及其后辈弟子则主要局限于鲁、卫、吴、魏、齐、楚、宋、陈等国。而仅就求学于孔子的弟子而言,《史记》中有名就有77人,这些人虽然来自不同的诸侯国,但鲁国人居多,其他周边国家从孔子游学者少。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等孔子的三传或四传乃至后世弟子,游历国家包括卫、齐、宋、鲁、魏、楚、秦等国。可以发现,儒家游 学区域主要是以鲁国为中心的所谓中原地区。

除了区域性特征外,游学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游学目标的多样性。一是为了拜师而踏上游学之旅。士人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他们外出游历,拜访和求学于名师,就成为他们必经之路。孔子曾游于周, 拜访老子与之交谈;游至齐国,与齐太师讨论乐理,并学习韶乐。

墨子早年也曾求学于“儒者”。墨子的这一经历对墨子思想的形成意义重大:第一,因曾系统地学习过周礼和儒学,墨子才能有的放矢地创立与儒学相抗衡的思想体系。第二,墨子精通“六艺之论”,在《诗》《书》方面造诣颇深,为墨子建立自己的学说和聚徒授业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也都有着自己的寻师求学之游。孟子求学于子思,荀子十五岁时即求学于稷下学宫。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则择师荀子。张仪和苏秦则择师兵家之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

二是为了收徒、传授自己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学之士们,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和政治理念、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除在自己的居住地聚众讲学外,还不断外出游历授业,广招子弟。《史记》载:

“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孔子曾经游历卫、曹、宋、郑、陈、蔡、楚、齐和周等国。在游历的过程中,孔子聚众讲学授业,宣扬自己的主张,并招收子弟从游。孔子的弟子有前辈和后辈之分。前辈弟子多活跃于春秋晚期,是孔子在鲁国和离开鲁国周游列国期间所收;晚辈弟子则是孔子归鲁后所收的弟子。

由此足见孔子讲学授业之游的成效。作为儒家大师的孟子,曾两次到稷下学宫游学授业,两次时间相加近30年。荀子三次游学稷下 学宫,其中后两次为授业之游。

墨子也曾带领弟子游学于鲁、宋、楚等国,通过讲学授业,招纳了众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禽滑黎。禽滑黎原来是卜商的弟子,脱离儒家而加入墨家,成为墨家学派除墨子之外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到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成为游学活动的中心。稷下学宫在其鼎盛时期,几乎“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均曾游历授业于此,其中主要有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汇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

不论是拜师还是收徒,这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游学目的,也是游学的一大特征。正是因为这一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为那个战乱的时代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三、千里送人才,激烈碰撞的各派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学史既是一部人才流动史,也是一部人才成长史。游学为各类人才创造了个人成长、实现自我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其提供了大显身手、施展才能的历史舞台。

这种人才流动,主要表现在一些饱学之士通过跨区域流动,在游 历、交往与学习中开阔了视野、锤炼了思想、增长了才干,成为一代大师。例如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和顶级学术大师,曾游周问学于老子。虽然两人志趣不同、观点各异,但老子的不少思想还是较大地影响了孔子。

《史记》载:老子曾言

“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孔子在与其接触的过程中,充分吸取了老子这一主张,并对弟子颜渊告诫道: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其精神与老子是一致的。

此外,除了共同成长,游学也使得两个不同派别的思想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碰撞,促进了各派别思想形成、发展、成熟和广泛传播。如儒家因孔子及其弟子等人的游学运动使其影响范围日渐扩大。黄老思想因稷下学宫而在齐国大地生根发芽。

值得一提的是,齐国兴办稷下学宫本身就是一大创举,这样一个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大型讲坛,无论是在古代东方还是古代西方,都是罕见的。而这,正是士人游学的结果。

结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游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创举,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教育遗产。

这一时期的游学活动,促进了古代教育和文化的良性大互动,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为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参考资料:

《史记》

《韩非子》

《春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