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中华癌症杂志》发布了一篇2016年中国癌症流行情况的统计,文中提到:
• 2023年大约有406.4万新发癌患,死亡病例超过241万,对比往年数据有明显要提高。
同时,该篇文章还首次按照省份,罗列了癌症发生率排名,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很多癌症竟然有“省份倾向”,不同地区的人患有不同癌症的概率也有很大区别,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患癌基因”?别急,我们先来看看。
一、中国“癌症地图”出炉:这些癌症有地域性,肺癌一线城市高发从全国范围看,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是我国排名前8的高发恶性肿瘤,但从各省的实际发病情况来看,每个省份有自己的“高发癌症”。
首先,肺癌在绝大多数省份的发病率都高居不下,其中一线城市更为严重。
肺癌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如果长期有吸烟习惯,香烟中的致癌物会不断刺激肺部细胞,催动其癌变,发展为恶性肿瘤的风险也会提高。
而且大城市的植被覆盖率低,整体的空气质量不如小城市及乡村地区,呼吸的空气中可能含有烟尘杂物,再加上外来物质不断刺激肺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比如肺炎、肺结核等,这些都可能加速了肺癌的出现。
其次,西藏、青海、甘肃三地的胃癌发生率超过肺癌,位居第一。
这些地区的海拔、纬度较高,空气质量更好,确实有利于保护肺功能,但特殊的环境带来特别的饮食习惯,反而增加了胃癌的发生率。
早年这些地区的新鲜食物很少,并且需要更多肉质维持日常所需,所以西藏、青海、甘肃一直有腌肉、腌菜的习惯。但含盐量超高的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增加肠胃的消化难度,刺激肠胃细胞,更容易出现胃炎等肠胃基础病,这都增加了胃癌的患病率。
而且烟熏制作的熏肉中,可能产生多环芳烃、苯并芘等致癌物,这也可能会直接增加了健康人的患癌风险。
另外,北京、辽宁、上海、吉林、湖南、广西、海南、云南等地乳腺癌发生率超过多种癌症,仅次于肺癌排名第二。
近些年有研究发现,乳腺癌在知识水平较高的女性中更为多发,比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地区。而在同一地区中城镇发生率高于农村,这些分布都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有一定关联,但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目前还没有可信服的理论支撑。
再从乳腺癌的发生机制来看,与女性的情绪控制、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
情绪直接影响脑垂体的功能,而脑垂体又负责调控性激素的释放,同时乳腺功能又收到性激素的催化,因此,女性情绪过激时,可能扰乱性激素功能,导致乳腺功能异常,进而引起乳腺癌。
而高油、高脂、高糖饮食,也会加速体内营养物质的堆积,如果身体想要正常代谢这些废物,就需要激素组成的内分泌负责推动,因此,体内营养过盛会过度消耗激素,进而可能影响内分泌平衡,从而引起一系列激素紊乱,也可能会加速乳腺癌的出现。
二、癌症是“基因病”吗?人会携带易患癌的基因吗?除了以上举例的省份,其他省份也有自己的“特有癌症”,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不同省份有自己的“患癌基因”吗?癌症是基因病吗?
从癌症的发生机制来说,因为癌细胞就是健康细胞基因变异而来的,而且它们还能通过影响、破坏其他细胞的基因、结构,加速癌肿的形成。那么,人是否会携带易患癌的基因呢?
还真有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部分有遗传倾向的癌症,可以遗传“致癌基因”,比如胃癌、肝癌等癌症就有明显的遗传风险。
癌细胞需要经过数年的发育,才能形成癌肿,而在此之前,人体内的癌细胞确实超过了健康数量,致癌基因也有遗传的风险。
如果父亲或母亲中的一方已经患癌,或者体内癌细胞已成规模,此时精子与卵子中可能携带了“癌症基因”,这些基因的稳定性较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变异为癌细胞或其他炎性因子,从而增加患癌几率。
第二种,多数癌症具有家族聚集性,比如大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一个人出现后,其他家人出现的概率也会提高,这与后天基因改变有关。
癌症是难治的慢性病,需要长期的发展才能出现,而保持同样生活习惯的人,出现相同癌症的概率更高。
就拿吸烟、嚼槟榔来说,一个家庭成员有这种习惯,其他家庭成员或主动或被动的沾染,此时出现口腔癌、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
这是因为同样的致癌物攻击了身体的健康细胞,催动细胞基因突变,丧失原本功能,转变为分裂迅速、侵略性强的癌细胞,这都是后天基因改变的一种。从这两点来看,癌症和基因有一定的关系,只不过聚集性更加明显,遗传的可能性反而更低。
三、利用基因反制,抗癌药物是如何抑制癌症的?癌细胞会利用基因破坏人体健康,我们也逐渐学会利用基因反制,那常见的抗癌药物是如何利用基因抑制癌症的呢?
1、靶向药
靶向药物是近些年治疗肿瘤的热门选择,它们可以发现癌细胞中的特殊基因,并针对性的进行抑制、分解,阻止癌细胞扩散,以达到抗癌目的。
这种药物的优势就是针对性强,对不携带特殊基因的健康细胞影响较小,可以减轻身体的治疗负担,出现副作用的风险也更低。
但目前针对性的靶点有限,如果癌细胞中没有发现“热门”靶点,吃靶向药的获益也不大,所以使用范围没有其他药物那么广。
2、免疫药
免疫治疗药物主要针对免疫功能起效,免疫细胞是清除癌细胞的主力军,多数癌肿能够持续发展,都是癌细胞破坏了免疫功能,导致其无法遏制肿瘤发育引起的。
所以免疫治疗药物可以激发免疫细胞基因,比如增加数量或敏感性,让它们更快的检测到癌细胞,并将其消灭,以达到抗癌目的。
这种药物的使用范围比靶向药更广,对身体的损伤也比较小,但长期使用后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使用其他药物缓解不适。
3、放化疗
放化疗是适用范围最广、最常规的抗癌方式,它们通过放射性物质或化学药物,直接损害癌细胞的基因,或破坏它们汲取营养的通道,消灭、饿死大部分癌细胞。
但放化疗的缺点就是识别性差,它们主要通过细胞活跃度区分健康细胞与癌细胞,癌细胞更加活跃所以受到的损伤更大,但功能较强的健康细胞也可能被损伤。
所以经过长期放化疗的患者,往往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这些都是很难避免的。
引用文献:
[1]王哲.癌症和遗传到底有多大关系?[J].大众健康, 2015(8):2.
[2]康宏宇等. "抗癌药物基因组学知识表示模型构建."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8.8(2019):7.
放化疗加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