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凉”了:对淄博不该有看笑话的心态

力量时评 2023-07-06 12:16:26

文/马进彪

各方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过后,淄博烧烤的热度逐渐“冷却”下来。6月中下旬时,“淄博烧烤降温流量下滑”话题还曾一度引发社交媒体热议。除了依旧热闹的“八大局”市场外,一些曾经座无虚席的淄博烧烤店,即便在用餐时段,也只能看到零星食客。与此同时,不少店铺贴出了“转租”信息。 淄博当地一位业内人士说,大部分店铺转让的主因是没有生意,亏损过大。(中国新闻周刊7月5日)

淄博烧烤从火爆到冷却这是正常的市场回归,在全国市场大竞争中,没有哪个吃食行当是常年火爆的。尤其是对于烧烤这类小吃摊来说,它本身并无技术含量,口味上也都大同小异,天下的佐料都是那几样,这么多参与者也都是平常的人,很少有什么老字号或祖辈传承。这个行当几乎没有门槛,客观地说,谁拿上那套家伙都可以有模有样地干起来,全民烧烤更没有什么神秘可言。

因此,淄博烧烤的火爆其实是一种个别现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恰当及时的政策供给:淄博可以在街道上冒烟,可以沿街摆摊设点,并且有大量的保安来维持秩序。而就这一点来说就是很多地方难以做到的,因为有环保的限制,很多地方都不敢有所突破,而对于淄博来说却没把环保当成僵化的限制,而是给予了客观的辩证看待,对淄博来说可能是这样认为的:疫情之后,最需要的就是恢复经济,那是民生的硬道理,无可替代,因而往日一切的限制都要为经济的恢复让路。

在淄博烧烤最引人关注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派出了领导班子到淄博学习取经,场面轰轰烈烈,都想学习一下并取到淄博的秘籍,现场还发放小礼品想把淄博的游客引流到自己的地方去。但实事求是地说,到淄博来取经的领导班子并没有拿到什么秘籍,这并不是他们的取经能力不够强,而是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秘籍。回去之后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照猫画虎,但却没有一个能火起来,这根本没有悬念,因为淄博现象是一种多力相合的与季节相关的偶然结果,是难以复制的。

今年“五一”假期过后,淄博烧烤的热度逐渐“冷却”下来,这个必然的反转引来了一些人看淄博热闹的吐槽,从网上可以看到这些人说:淄博靠烧烤想带动一座城的经济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淄博的火爆就是一种巧合,这根本不值得宣传,因为它不具备可推广性;检验淄博是不是运气好,还要看明年的五一节能否再现昔日辉煌;看淄博到底是怎么样的,还要多听一听当地人的说法;甚至还有人说,淄博就是政策的傻大胆,撞上了大运。

显然,这些话说得并不全错,有些甚至都说在节骨眼上了,但这样说话的心态却很不友好,因为那是一种看淄博笑话的心态,唯恐淄博不乱。在一些人的心里,看不得别人的好,只要别人好了自己心里就发酸,就要找一些说辞攻击它。而这其实是一种病态心理,有这种病态心理的人会人为地捏造一把把尺子,根据不同的攻击对象而拿出不同的尺子主观地衡量一切,总之,即使嘴里没的吃也要有得说。

当然,也确实需要各地方客观地看待淄博现象,淄博本身没那么神秘,更没有什么达芬奇密码,神秘主义在淄博也是一种自寻烦恼,什么结果都不会找到,只是一些自我的杜撰。同时,也不能将淄博夸大地当成一面旗帜,将一件偶然的事说成是必然的创举,或是将一件日常的小事当成一面大大的政治旗帜,那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使然。

淄博烧烤的热度正在逐渐“冷却”下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是淄博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只能说是社会的某些方面对淄博的期待太高了,不容淄博“冷却”下来。而这样高的期待也会让淄博产生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当然也会产生将自己当成肉架在火上烤的感觉,对于淄博来说,这是一种没必要的压力。淄博的炽热期过去了,热度也确实正在逐渐“冷却”下来,但依然还要祝福淄博,因为淄博现象让人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看待了很多事情,也教育并端正了很多人的心态,这是淄博现象带给社会的最大收获。

0 阅读:244

力量时评

简介:特邀评论员、特邀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