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比金庸小说还精彩的一部小说

我读过不少大部头,像《大秦帝国》《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历史小说,也读过《金瓶梅》《红楼梦》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每当有人问

我读过不少大部头,像《大秦帝国》《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历史小说,也读过《金瓶梅》《红楼梦》这样的古典文学名著,每当有人问我推荐一些好书时,我都会推荐这些书。

可是去年我读了赵之羽的《大生意人》,却发现它比我读过的很多小说都精彩。这让我想起了以前读金庸武侠小说时废寝忘食的感觉。

可能是我对钱对做生意感兴趣,不再幻想仗剑走天涯了,发现这部七册的政商小说,比金庸的小说更吸引人。

说起《大生意人》的作者赵之羽,他是满族正蓝旗人,祖上是清朝开国大将、大学者、满文创始人。他家学渊源,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清朝商业史,对清朝的政商关系了解得特别透彻。

这部《大生意人》讲的是一个叫古平原的私盐贩子,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从一个穷书生变成首富的传奇故事。故事发生在150多年前的清朝,那时政治动荡,商业却蒸蒸日上。

古平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一步步成为富可敌国的商界传奇。

作者历时五年写成这部小说,通过古平原的人生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政商关系下做生意的智慧和准则。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活,把一个商人的成长写得像武侠小说一样精彩。

这本书不仅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还有不少的金句和做生意的大实话。比如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钱是救命药,亦是杀人刀。」这句话出自徽商的老话,古平原用它来提醒自己做生意要有底线。

在商场上,钱确实能救人于水火,但如果用错了地方,也会害人害己。就像古平原在经商时,从不靠坑蒙拐骗赚钱,而是用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最后反而得到更多。

还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坏交易的背后,永远有一笔更大的交易。」这句话说出了做生意的大实话。比如主人公古平原在做生意时,就不会为眼前的小利而忽视长远的大利。

比如他宁愿赔钱也要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商人渡过难关,看似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可这个商人后来成了他重要的合作伙伴,帮他赚到了更多的钱。

另外,书中的一个观点让我想起了《天幕红尘》中的一个词,叫「见路不走」:「没有对的玩法,就用我的玩法。」古平原不会盲目模仿别人的成功,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他深知每个人的资源禀赋不同,硬要照搬别人的路子反而会吃亏。这一点在他经营盐业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他没有走官盐的老路,而是开辟出一条全新的经营模式,既避开了官府的打压,又能获得可观的利润。

读完了这部《大生意人》,我发现它的精彩在好几个地方。

一个是作者把握住了人性。古平原在做生意时既有胆识又有谋略,对敌人心狠手辣,对朋友却掏心掏肺。这种复杂的性格特征让人物形象非常立体,读起来特别真实。

二是商业谋略的设计非常巧妙。古平原每次遇到困境时,都能想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办法化解。比如他用红绫和鞭炮这种看似普通的商品,在热河政变后大赚一笔。

又比如他在蒙古瘟疫肆虐时,靠着一味药材发了大财。这些情节环环相扣,让人读得欲罢不能。

三是历史背景的还原非常真实。小说中出现的胡雪岩、乔致庸等历史人物都栩栩如生,跟史料记载的形象非常吻合。

作者把清末动荡的政局和繁荣的商业融合在一起,让读者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

四是人物塑造特别鲜活。古平原不是那种完美无缺的主角,他有自己的小心思,也会犯错,但正是这些缺点反而让他更像一个真实的人。

五是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看似偶然的情节背后都暗藏玄机,前后呼应,让人读得停不下来。

再补充一点,就是商业智慧信手拈来。书中的每一个商业场景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一样,读来既解渴又解惑。比如古平原处理各种危机的手段,都让人拍案叫绝。

这本书不只是讲一个商人的成长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读完之后,你就会发现在商场上打拼,靠的不只是胆识和智慧,还有良知和底线。

如果你喜欢商战小说,或者对清朝历史感兴趣,那么这部《大生意人》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它除了给你阅读的快感,还能让你学到不少经商之道。

我敢说,这本书的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金庸武侠小说,而且它的现实意义还更强,让你读得更加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