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正在消失的“四大野味”,被吃成“保护动物”,有的消失不见

青梅论全球事 2023-11-07 16:24:01

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众所周知,以前农民的思维,大多都认为把钱花在吃的上面最为合适。尤其是一些“吃野味”的习俗,曾几何时备受推崇成为香饽饽。

然而,吃货基因太过强大,以至于有四种动物逐渐消失在了自然之中,甚至有的成为了保护动物。那么,这四种动物究竟是什么?

麻雀,这种小小的鸟儿,曾经在中国无处不在。它们成群结队飞过农田,老一辈人还记得,过去麻雀随处可见,无论城乡都能见到它们在树上飞来飞去。

但在20世纪50年代,麻雀的数量出现了骤减。由于刚刚度过战乱,国家百废待兴,农业生产远远跟不上人们的温饱需求。

在那样的背景下,麻雀偷吃农民辛苦种植的庄稼就成为了最大的罪过。它也被视为“四大害虫”之一,与老鼠、苍蝇、蚊子一起,成为人们打击的对象。

为了保卫粮食,一场轰轰烈烈的“灭麻雀运动”在农村掀起。村民们利用各种方法捕杀麻雀。捕捉陷阱、弹弓、火枪,全都用上了。

据统计,一座城市一天就能捕杀上万只。面对如此多的麻雀,村民们甚至发明了各种烹饪方法,将它们吃得一干二净。

事实上,麻雀与人类社会的联系,甚至可以追溯到约8000-10000年前。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有大量麻雀的骨骼。

不仅如此,早在商周时期,麻雀就已经进入了古代汉族民众的食谱当中。古书中记载,麻雀肉味鲜美,是上等的野味。

就这样,在多年的大屠杀下,曾经随处可见的麻雀群消失了,只剩下零星几只在树枝上寻食。后来科学家发现,麻雀可以吃掉许多害虫,实际上是农田的守护者。

于是,为了挽救麻雀,国家在法律上对它们进行保护。但族群的恢复需要时间,如今能看到野生麻雀已经成为难事。

虽然它们已经摆脱了“四害”的恶名,但麻雀的生存环境依然岌岌可危。

保护麻雀不仅仅是保护一个物种,而是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如果一个物种都无法拯救,我们又怎能期待拯救整个生态系统?

娃娃鱼,也称为大鲵,是一种生活在中国河流中的两栖动物,之所以被称为娃娃鱼,是因为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

从外形上看,娃娃鱼体型笨重,头部扁平,眼睛靠吻端,四肢短小。它最大的特征是皮肤粗糙,表面布满了疣状的突起,这种特殊的外观也成为它得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野生的娃娃鱼曾经分布很广,在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的溪流都能看到它的踪迹。根据文献记载,在上个世纪,娃娃鱼的数量非常多,就像麻雀一样随处可见。它喜欢生活在水流缓慢、河面宽阔、有砾石的地方。

然而,由于它的肉质鲜美,味道鲜美,野生的娃娃鱼遭到过度捕捞,数量急剧下降。据专家估计,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野生娃娃鱼的数量已下降了90%以上,

现在野生的娃娃鱼已经极为稀少,被列为红皮书中的极危物种,受到我国的重点保护。

导致野生娃娃鱼濒临灭绝的原因,除了过度捕捞,还包括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等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

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许多河流被堵塞,流量减小,这直接缩减了娃娃鱼的生存空间。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严重污染了它们的栖息环境。

与此同时,由于市场上对娃娃鱼肉的需求量很大,许多养殖场开始人工培育娃娃鱼来满足市场需求。而现在饭店和市场上能看到的娃娃鱼,几乎都是人工养殖的。但人工养殖的娃娃鱼的数量还远远无法弥补野生种群的锐减。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在捕捉和贩卖极为稀少的野生娃娃鱼牟取暴利,这进一步加剧了野生娃娃鱼的存亡危机。

据媒体披露,黑市上每斤野生娃娃鱼能卖到上万元,有些人为了利润不择手段,甚至使用电击、毒药等非法手段捕捉野生娃娃鱼。

中国的农村曾经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地方,到处充满了各种动物的声音。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田鸡的呱呱声。每到晚上,成群结队的田鸡会在田野间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

田鸡是农田食物链中的一员,通过吞食蝗虫、甲虫等害虫,起到保护作物的作用。可以说,田鸡是农民的好帮手。

然而,近年来农村的田鸡声音越来越少了。由于田鸡美味的肉质,以及中国人嗜吃野味的文化,大量田鸡遭到捕捉食用,数量急剧下降。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也导致田鸡的生存环境恶化。过度使用农药威胁到了田鸡的食物来源,栖息地也在缩小。

野生甲鱼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它们对水质净化有重要作用,也是中医常用的药材。但由于水域污染严重,加之被大量捕捉作为食材,野生甲鱼数量锐减,现已濒临灭绝。要看到活生生的野生甲鱼,已非常不易。

除此之外,中国农村里许多野生动物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比如中华鲟,现今野生种群已濒临灭绝。

要知道,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国宝级水生动物,已存活了约1.5亿年,被称为“活化石”。然而在上世纪中期,中华鲟的数量就开始急剧下降。

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过度捕捉,中华鲟的鱼鳔是名贵中药材,中华鲟的鱼子酱也非常昂贵,二是栖息地破坏,中华鲟生存的长江等江河被严重污染。

野生动物灭绝不仅损害了生态平衡,也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我们应该珍惜国家的野生资源,改变只追求口腹之欲的生活方式,真正实现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用实际行动来关爱这个星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青梅论全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