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看古人如何欢度元宵佳节?

梨白谈文化 2025-02-13 11:37:01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正月里面就是年,梨白给大家拜个晚年,祝愿我的小伙伴们蛇年新气象,身体棒,事业好,事事都如意。

写看《红楼梦》说过年习俗的时候梨白就说明不是什么红学资深爱好者,就是想到写过年小文的时候脑海中突然想到了贾府热闹过大年场景,就上来和大家分享一波回忆杀。

所以前两篇小文还有接下来的小文里大家看不到贾家元宵节背后贾家走下坡路的种种迹象,咱没细读不敢瞎说,只分享热闹的元宵节。

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记载了三次元宵节,三次中秋节,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认为也正是这六次节日的描写推动了整个《红楼梦》剧情的发展,是“重大关目”。

《红楼梦》第一回就提及了元宵节,也是这一日贾雨村的好友甄士隐丢了女儿英莲,为整个元宵节笼罩上了悲凉的阴影。

士隐令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哪有英莲的踪影?急的霍启直寻了半夜。

而甄英莲的走失其实就是和元宵节的看灯会的习俗有关。

元宵节看灯的习俗源于汉代,汉武帝时元宵节是要祭祀最高生命“太一神”的,燃灯就是其中环节之一;等到了东汉,统治者又开始笃信佛教,其中的佼佼者汉明帝就下令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表佛,自此元宵节就和燃灯节捆绑在了一起,到了唐宋时期,自上而下更是将这一习俗发扬光大。

我们通过南宋爱国将领、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来一窥宋时元宵节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朝的元宵节是大节,公务员都是要放假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朝元宵节放假七日,举国同庆!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

关于宋朝的灯会咱们已经说过几次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这里咱们就简单提及。

北宋东京开封城从冬至后就开始搭建山棚迎接元宵灯节了,等到正月初七这一天元宵节的一系列活动就正式拉开帷幕了。

为什么是初七呢?

因为初七元旦入朝朝拜的使臣就要回国了,等着他们朝拜完皇帝辞别出宫门的时候就会刚好看到流光溢彩的灯山相互辉映,十分壮观、美丽!

而这个时候人多车多,孩子最容易走丢了,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有类似环节,所谓拍花子拍人。

好,回到《红楼梦》第十八回,我们来看看书中记载的第二次元宵节,这次地点是贾府,且和这次元宵节相关的还有书中一个重大事件,那就是元春省亲。

因为这次省亲,贾家的年都没有过好,修园子、采买,“益发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的”。

忙活完所有的事情后,家政才敢题本,皇帝也恩准了贾元春次年的正月十五省亲。

得了信儿的贾家又开始忙活,时间也很快来到了第二年的元宵节。

贾家先是要迎接从初八日以后宫中一拨又一拨人来视察准备的情况,还要准备元宵节的事宜,“贾赦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直到到了元春省亲的前一天还算是妥当了。

等着元春大晚上回府的时候,贾家的元宵佳节也算是正式开始了。

赏灯吗?也赏,但大户人家自由自己的赏灯模式,大观园里挂满了好看的花灯哪里还用外头去赏呢。

最近梨白在读《山居杂记》,主人公是杭州人,在书中提及大户人家特别是女眷是不太会出去看元宵灯会的,毕竟人多嘈杂,不知道会出现什么事情。

贾家是顶级勋贵世家,又有元妃省亲,自然是不用出门赏灯,“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热,皆系纱绫扎成 ,精致非常。”

配合着赏灯,元宵节大家还会猜灯谜,这点在《红楼梦》中第二十二回也有提及,写在元春省亲、薛宝钗生日之后,应该是曹雪芹对当年元宵节的一种意犹未尽。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

元春的灯谜除了迎春和贾环大家都猜中了,贾母看着元春这么有兴致,又让孙男弟女们开始也猜灯谜,承欢膝下,贾母屋子里又是一阵欢笑。

但其实这里面也埋下了《红楼梦》中几钗的命运,比如元春的短寿“爆竹灯谜”,迎春遭受折磨、算计的“算盘谜”,探春背井离乡远嫁海外的“风筝谜”,惜春青灯古佛了此一生的“海灯谜”等等。

贾政看了大家做的这些灯谜后,觉得“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这也算是为之后贾家的命运留下了伏笔。

看完了略有悲伤的元宵节,我们再来看第五十三回和元旦(过年)连在一起的元宵节,这会的贾家可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簇锦。

团圆家宴一定是少不了的,“至十五日之夕,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

窗格门户一齐摘下,全挂彩穗各种宫灯。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廊上几席,便是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蓉、贾芹、贾芸、贾菱、贾菖等。

关于花灯的彩纸梨白曾经在宋人过元宵节的时候就有和大家讨论,到清朝曹雪芹这里,玻璃花灯那也是十分珍贵的,由此我们也能一窥曹家当时的富贵。

这一章节中我们还看到了清朝富贵人家元宵节家宴的一些习俗,比如请大戏,还比如吃元宵等等。

这就要说到每年南北方之争的元宵节到底吃什么的问题了。

北方人多吃元宵,是滚出来的,馅儿也没有汤圆那般细腻,多是花生、白糖、猪油和成长条切成小块,后沾水滚上糯米粉;汤圆则是包出来的,无论是馅料儿还是外皮都更加软糯,梨白在宁波和一些南方地区还吃过鲜肉汤圆,也是好吃的。

《红楼梦》贾府老家应该是金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昨天一个南京的姐姐还和梨白说,要想吃元宵,让我去夫子庙看看。

梨白想无论是滚的元宵还是包的汤圆都是一种习俗和对一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美好祝福,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小伙伴们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们那里到底是吃汤圆还是元宵的答案。

吃完了元宵,也就迎来了本次贾家元宵节的重头戏,“烟火大会”。

这烟火皆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巧,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花炮。

到这里贾家的元宵节也就过完了,更新这篇小文的时候正是元宵佳节,梨白祝愿大家元宵节快乐,能够团圆的就好好团圆,还在外地上班的也别忘了吃元宵、汤圆,积蓄力量,迎接来年的团圆,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发大财。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

梨白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