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和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有没有小伙伴发现梨白消失了一个周,可能没有吧,哈哈哈哈,最近家里网络出了点问题,一扯皮就到这个点了,对此事梨白总结,中国移动,你最“好”。
废话不多说,进入今天的话题分享。
说起古代的贬谪“胜”地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个地方?
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宁古塔,不得不说那儿确实是北方的贬谪“胜”地,但今天咱们说的这个地方是今天宁古塔所在省份最爱旅游地,也是南方的贬谪“胜”地,崖州。
崖州在哪呢?上面其实已经告诉大家了,在今天的海南省,应该是在三亚市内(后面还有解释)。
在这里插一嘴,本篇文章对于海南没有半点不敬,而崖州之所以在古代被作为贬谪地也是因为天高皇帝远,距离中原政权有很大的距离,消息闭塞,开发不到位,现在绝对是风景美丽,人文资源丰富的海南岛。

崖州是从南朝梁开始置县的,在隋朝的时候又改名为珠崖郡,到了宋明几度易名,这咱都不具体说了。
崖州在史书上被频繁提及,是在唐朝的时候,因为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崖州开始了其贬谪圣地的名声。
据不完全统计,在唐朝的时候被贬崖州的宰相就有五位,还全是名相,其中三位还没到地就被赐死,所以对于“崖州”这地很多人都是谈之色变。
《旧唐书》记载,唐朝宰相韦执谊在自己还是小官,微末之流的时候不忌讳和人说起岭南的事情,岭南是又一南方贬谪胜地,等以后有时间了,咱们再说。

但是等着韦执谊成为郎官后,和同僚到职方署看地图,每当看到岭南州图的时候,他就立刻闭眼,让人家拿走。
咱中国人都讲究避谶,韦执谊这是看都不愿意看了,所以小伙伴们啊,别天天拿着自己和别人开玩笑,损人不利己。
继续言归正传,等着老韦做宰相后,环顾所坐的大堂,就看到见北边墙上有幅地图,也没仔细看。

等着过了七八日,他又去看,结果是一幅崖州的地图,韦执谊一下子就蒙了,认为其很不吉利,但毕竟是办公场所的布置,又不敢多言。
韦执谊是二王八司马之一,“二王八司马”指的是唐顺宗年间推行一系列善政的一批革新派官僚士大夫,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
“二王”指的是王叔文、王伾,“八司马”则是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
怕什么来什么,做了一年宰相的,因为参与改革一事以“崖州司户”的身份被贬到了距长安千里万里之外的崖州,长达七年之久,最后病逝在了崖州贬所,只有四十八岁。

被贬崖州的唐朝宰相最出名的还得是历经四帝,两次为相,被李商隐称为万古良相,一代高士的李德裕。
以后咱们具体说说李德裕,这里简单提一嘴,梁启超将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他是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
宣宗大中初年(847),李德裕得人构陷,被贬为潮州司马,后又在二年(848)冬,被贬为潮州司户。
李德裕被贬之后,在大众二年从洛阳水路经江、淮赴潮州,结果人刚到潮阳,再被贬为崖州司户,大中三年(849)正月才到珠崖郡。

“有才、建功自负,突出于众,不甚合群”的李德裕一生文斗、武斗,临了却对被贬崖州怨愤、恐惧,写下了“十五余年车马客,无人相送到崖州”,“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等诗句。
到了崖州后的李德裕各种心情涌上心头,又因为水土不服,生活艰难,想念家乡,最终在大中三年冬病逝。
又过了一百多年,崖州迎来了北宋宰相卢多逊,这位“老哥”咱们之前是写过的。
卢多逊犯的事儿有多大呢?
他得感谢自己是在宋朝做官,不然他参与谋反的大罪要是在唐朝压根不要去崖州就被咔嚓了。
卢多逊和彼时的宰相赵普不合,两人遇上就是乌鸡眼。
彼时因为金匮之盟,赵普深受赵光义信任,让卢多逊感觉到了危机,便和同样产生错觉觉得皇位应该轮流坐的赵廷美勾结,准备干一番大事。
结果宋太宗早有察觉,赵普这个老狐狸也在暗中收集证据,两人还没有起事,赵普就让人将赵廷美与卢多逊“交通”的线人都交给了宋太宗。

成者王,败者寇,卢多逊要感谢宋代有不杀文人的传统,于是他带着一家老小数十口人发配崖州。
这里咱们说一下,宋朝的时候废海南岛北部的崖州(彼时应该在今海口辖区内)合并入琼州,置新的崖州治所(今三亚市辖区内)。
卢多逊就是卢多逊,那就是打不死的蟑螂。
这里说一嘴,老卢是个特别有心机的人,早在宋太祖时期,他做翰林学士的时候便想方设法知道了赵匡胤读什么书,然后自己也挑灯夜读,然后等着赵匡胤召集翰林学士们讨论学问的时候,他适时秀一把,最终脱颖而出。

于是乎,一改唐朝宰相们被贬崖州时期期艾艾的调性,老卢站起来了,还处处写诗,比如《南水村》,咱们来看看。
珠崖风景水南村,山下人家林下门。
鹦鹉巢时椰结子,鹧鸪啼处竹生孙。
渔监家给无虚市,禾黍年登有酒尊。
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
知道的知卢多逊是被贬,不知道的还以为卢多逊是到宋朝桃花源,人间海南岛去旅游了呢。
当然这位犯得错误没要了他的命却还是最终死在了崖州,不知道大家觉得他死的冤不冤?

在之后,宋朝又有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分别被贬到了雷州和海南岛,他们分别是北宋名相寇准和同时期宰相,宋朝“五鬼”之一的丁谓。
寇准是被丁谓陷害贬谪到了雷州,也因此开发了雷州,死在了雷州。然后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了,宋仁宗即位后,因丁谓前后欺罔及与宦官勾结,累贬崖州司户参军,后徙雷州(今广东省雷州市)、道州(今湖南省道州市)。
坏人“活”千年这事儿用在丁谓身上还真是贴切,他是和以上几位相比唯一活着走出崖州的人。

答案是心态好,比如他在崖州的时候就问客人你觉得天下哪个郡州最大啊,人家客人就说是京师。老丁就说“非也、非也”,我在京师的时候做宰相,在崖州的时候做司户,所以崖州最大。
看看,看看,咱们小伙伴要是有人丁谓这心态,啥事儿做不成啊,丁谓人在崖州,也不忘歌功颂德朝廷,最终历雷州、道州,在明道二年(1033年),以秘书监致仕,死于光州。
今天这小文真的就是莫名想到了崖州赶快上来分享的一篇小文,请大家多指教。

唐代被贬崖州的宰相还有杨炎、“二王八司马”中的王叔文,“牛李党争”中失败的宰相李宗闵,也有唐朝著名诗人李绅等,大家等着梨白看了书再来和大家讨论。
关于今天的小文,大家有什么要说的请在评论区分享,欢迎收藏、点赞,梨白真的很需要大家的支持。
参考书籍:
《旧唐书》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