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看江南:听鸟闻归雁,看花识早梅

梨白谈文化 2025-03-13 11:36:39

大家好,我是梨白,一枚历史写作萌新爱好者,欢迎关注哦~本文为原创,盗文必究!

关注梨白的小伙伴都知道我喜欢看民俗、笔记类的书籍,像是一直给大家推荐的《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岁时广记》等。

年初读了高诵芬的《山居杂忆》,高女士在书中频繁引用了一本书引起了梨白的好奇,叫作《清嘉录》,迅速拿下,到手后发现果然对梨白胃口。

《清嘉录》是是一部系统记述江南地区岁时风俗的经典著作,有点像《岁时广记》,但前者更加侧重清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岁时习俗,后者则记录自汉唐到宋朝的岁时习俗,更加侧重时间的纵深。

《清嘉录》的作者是顾禄,字总之,一字铁卿,自署茶蘑山人,是清嘉庆、道光年间苏州吴县人。

顾禄家境殷实,像是徐霞客家一般尽能供他长年挟资出游,观山揽胜,出席文酒诗会。

嘉庆二十三年,顾禄母亲去世,他在家守孝,闭门无事,便开始书写有关苏州的风土记名字最后取陆士衡的“土风清且嘉”之意,取名《清嘉录》。

今天我们就跟着《清嘉录》看看早春二月的江南都有什么习俗,给大家春天到江南游玩开拓一下视野,没准就碰撞出游玩新项目了。

首先一项就是“玄墓看梅花”。

玄墓之所以叫玄墓,是因为东晋(亦有人说是后晋,这个梨白之后查证会告诉大家)青州刺史郁泰玄埋葬于此,所以有玄墓之称。

玄墓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也有提及,“山名亦作元墓(避康熙皇帝名讳),在今苏州吴县”,玄墓山蟠香寺是妙玉出家的地方。

清《光福志》云:“邓尉、元墓,本一山二名,山之阴在光福者称邓尉,山之阳郁太元(泰玄)墓在焉,曰元墓。”

《清嘉录》记载,二月“暖风入林,玄墓梅花吐蕊,迤逦至香雪海。红英绿萼,相见万重”,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赏梅花。

其实玄墓赏梅花这事儿明朝就有记载,唐寅也就是唐伯虎在其《玄墓山记游》就有“塞路梅花故”之咏。

梨白查看了一下旅游攻略,小伙伴们到苏州依旧可以去苏州光福镇的“香雪海”赏梅花,时间是二月中旬到三月底,二月底尤其浪漫,还可以登顶“三尖(米堆山、玄墓山、邓尉山)”俯瞰整个香雪海的梅林,似穿越时空版看看唐伯虎、顾禄曾经看过的美景。

看完梅花,咱们就迎来了一系列神仙、百花的生日,谁说我们中国人不浪漫,不浪漫的人会给百花过生日吗?

《清嘉录》记载,土地公公的生日是二月初二,初三是文昌帝君诞辰,初八是祠山张大帝生日,十二日是百花的生日,十九日则是观音的生日。

我们中国人自古对于神仙一道的信仰都是很朴实的,会记住每个神仙的生日,也会在生日当天有有关这位神仙拟人化的一些祭祀方式。

《清嘉录》记载,二月初二祭祀土地公,官府有官祭,会有小吏进奉香火,会有牛羊猪,也会奏乐来感谢土地公对于一方百姓的保护;民间则是家家户户供奉美酒向土地神祈求保佑,祈求来年保佑。

顾禄还在书中记载了一种二月二要吃的美食,叫作“撑腰糕”,其实就是油煎的隔年年糕。

梨白北方人,但是也在江南待了多年,别说这春节前准备的年糕还真能在水里放到二月二,江南的小伙伴们可是和我一样吃年糕吃到十五、二月二吗?

别光吃炒年糕了,不妨试试顾禄笔下的“撑腰糕”。

顾禄引用《吴中竹枝词》,说“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

哈哈哈,看到这儿大家是不是觉得恍然大悟,原来此“撑腰”非彼“撑腰”,原来是真的吃撑了,不过江南女子都很苗条,说少细腰多少是有些夸张了。

文昌帝诞辰也是有官祭和民祀,各县有文昌庙的就由知县主持祭祀,士大夫们也是非常虔诚,毕竟文昌帝君掌管人间禄籍。

老百姓,即便是贫穷的人也会准备好香烛,聚集在大殿和院中,成为“文昌会”。

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吴中闺房中的妙龄少女们开始剪五彩丝绸,粘在花枝子上,俗称“赏红”。

在小说和电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花朝节”,这里提一嘴,是二月十五。

《西湖游览志》记载,“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

谁还说我们老祖宗不浪漫?!

再说回顾禄笔下的江南或者苏州笔下的二月十二,说这一天虎丘的花神庙,要奏鼓乐杀牛羊,庆祝花神的诞辰,这里顾禄说称作“花朝”。

梨白觉得二月十二和二月半不冲突,蔡元就曾经有诗赞永江南的花朝节,“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色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顾禄还提到了江南的一个土俗,说二月十二日天气晴朗,则百物成熟,这大概是农民朋友们在农作耕种实践中总结的经验。

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生日,善男信女们上香茹素那是肯定的了,也因此催生了观音山香市,这一点《山居杂忆》的作者高诵芬女士在写到杭州的香市,灵隐寺香市的时候也提到了观音山香市。

苏州有观音山,山之东有观音寺,三春香市最盛。什么是香市呢?有人烧香祈福,就有人应需求提供香客们需要的香火、蜡烛、贡品之类的,久而久之在特定的日子比如观音诞辰就会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有上香的,有卖香的,形成了一个特定日期、地点的集市,就是香市。

高诵芬女士在《山居杂忆》中还提及过上海的静安寺香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

因为是岁时书,所以顾禄也在书中记载了一些民间关于天气的说法,比如二月二十八日是“‘老和尚过江’,必有风报。若吹南风,主旱。”

意思是说这一天一定会刮风,如果刮南风,就预示着这一年是灾年。

于此同时顾禄还借用古人的话提醒大家清明节前后天气阴晴不定,黄沙遮蔽太阳的“落沙天”也是时常发生,所以要适当添减衣物,穷人家也不要急着当冬衣。

二三月份,乡镇的豪绅侠士会凑份子在乡野间搭台子请戏班唱戏,叫作“春台戏”,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大丰收的,引得男男女女都前往观看。

关于《清嘉录》中对于二月早春习俗的分享今天就到这里了,今年是闰二月,之后梨白还会分享《岁时广记》中的二月春,希望小伙伴们能够喜欢。

之所以想起这个话题,一来是看了高诵芬女士的回忆录,再者觉得有些习俗没有传承下来,了解一下也是好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点赞、关注和评论、收藏,这对梨白很重要。

(文中所有照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万分感谢!)

参考书籍:

《清嘉录》

0 阅读:0

梨白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