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破产弟弟大门紧闭,前天他打电话:你侄子结婚礼金至少要10万

傍晚时分,天边的晚霞像被泼开的红墨水,渲染了半个天空。 我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烁着一个熟悉又久违的名字——张国平

傍晚时分,天边的晚霞像被泼开的红墨水,渲染了半个天空。 我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烁着一个熟悉又久违的名字——张国平,我的亲弟弟。

我怔住了,手指悬在屏幕上方。 自从五年前我破产回乡,他一家人躲得比陌生人还远,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联系我。

他会有什么事? 我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他的声音,“哥,最近怎么样啊?”语气轻松得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还行。”我尽量平静地回答,心里却警惕着。 他不是那种会寒暄的人,这开场白让我觉得有些不对劲。

果然,他顿了顿,接着说:“是这样的,磊子要结婚了,你也知道,咱们这边讲究排场,礼金少了不好看。 你是当大伯的,十万块,应该不过分吧?”

我的手猛地攥紧了手机,仿佛被电了一下。 十万块? 他真的张得开嘴! 我苦笑了一声,努力压住心头的怒火,冷冷地问:“国平,你知道我现在什么情况吗?”

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他随即笑了一声:“哥,不是听说你又开始做生意了吗? 你东山再起了,这点钱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吧!”

这句话像一根刺,狠狠扎进我的心里。 我当初破产回乡时,他连门都不让我进,现在却理直气壮地张口要钱。

我深吸了一口气,声音低冷:“国平,当初我落魄回来,你家大门紧闭,连顿饭都没给我吃,现在却来找我要十万块钱? 你良心不会痛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一声嗤笑:“哥,过去的事就别提了,磊子结婚是大事,你当大伯的说不过去啊。”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烦,仿佛十万块是理所当然。

我彻底被激怒了,冷冷地说:“国平,你是不是打错电话了? 我没欠你们什么!”说完,我挂断了电话,把手机狠狠甩到桌上。 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我的心沉到了谷底。

这一通电话让我想起了过去的种种往事,仿佛一场电影在脑海中回放。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老实巴交,母亲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 家里条件不好,从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我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张国平比我小三岁。 从我们小时候起,父母对我们的态度就完全不同。 我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他是被宠着长大的“小少爷”。

记得我考初中那年,成绩差了几分没考上,心里难过得要命。 父母却只是随口说:“你不行就早点出去打工,减轻家里负担。”

那时我才十四岁,心里像是被硬生生挖了一块肉。 可弟弟呢? 他从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他来。 为了让他上学,父母甚至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猪都卖了。

我不甘心就这样认命。 初中毕业后,我揣着父母给的几十块钱,一个人去了南方打工。 那几年,我在工地搬砖、在饭店刷盘子,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但我从没想过放弃。 我咬着牙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要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后来,我靠着勤奋和一点运气,开始学做生意。 慢慢地,我攒了一些钱,也认识了如今的妻子林娟。

她是个能吃苦的女人,跟我一起打拼,我们开了一家小公司,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那几年,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甚至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那时,弟弟刚结婚,家里要盖新房子,却缺钱。 我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了五万块,帮他把房子盖了起来。 后来,他找工作不顺,我又托关系帮他进了一家工厂,月薪虽然不高,但至少能养家糊口。

我以为,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弟弟和父母会心存感激。 可我没想到,这份亲情竟如此脆弱。

几年前,我的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陷入了危机。 为了填补漏洞,我卖掉了房子和车子,还是没能挽回局面。 最终,公司宣布破产,我欠了一大笔债,不得不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到老家。

那天,我拖着行李走到弟弟家门口,敲了半天门,都没人来开。 后来,有村里人告诉我,国平一家早就知道我破产的事,为了躲我,特意跑到城里去了。 我听完那些话,站在原地愣了许久,心里像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那晚,我和妻子孩子在老家的老房子里过了一夜,心里满是寒意。 父母对我的遭遇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弟弟也不容易,你自己想办法吧。”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所谓的亲情,在利益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后来,靠着妻子的支持和几个老朋友的帮忙,我重新开始做生意。 虽然日子没以前那么风光,但总算稳定了下来。 可就在这个时候,弟弟却突然打电话来,开口就是十万块。

我挂断电话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一种说不出的委屈和愤怒堵在胸口,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把国平的要求告诉了她。

“妈,国平打电话来了,说磊子结婚让我拿十万块礼金。”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些。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建军啊,磊子结婚是大事,你是当大伯的,能帮就帮吧。”

我苦笑了一声:“妈,我以前帮他盖房子,找工作,已经做得够多了。 你还记得我破产回来的时候,他是怎么对我的吗?”

母亲叹了口气:“建军,过去的事就别计较了,国平这些年也不容易。”

“妈,我这些年容易吗?”我忍不住提高了声音,“我有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再一味地帮他了。”说完,我挂断了电话。

那一晚,我坐在书房里,想了很多。 原来,这么多年,我一直在为一个不值得的亲情付出。 国平的自私,母亲的偏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亲情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真正的亲情应该是彼此扶持,而不是一方无底线地索取。

第二天,国平又打来了电话,我没有接。 我知道,这次我必须学会拒绝。 我的责任是对我的妻子和孩子,而不是继续为一个早已看轻我的亲人买单。

我终于释然了。 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那个陪我走过低谷的妻子,和我一起努力的孩子。 至于那些让我寒心的亲人,就让他们留在过去吧。

亲情固然可贵,但它绝不是用金钱来维系的。 如果必须透支自己去满足别人,那就不如学会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