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用膳后,没吃完的饭菜是如何处理的?

丁一丁北 2024-11-14 22:08:39

《古代皇帝用膳后,没吃完的饭菜是如何处理的?》

引言:

世人皆知清朝皇帝一顿饭要上百道菜,却不知道乾隆皇帝曾因此发过一通脾气。话说乾隆四十二年春日,皇帝召见大学士刘统勋议事,饭菜刚好送到御前。乾隆随口问道:"你可知朕每日的膳食要耗费多少银两?"刘统勋想了想,答道:"应当不下千两白银。"乾隆闻言,不怒反笑:"千两?光是这鱼翅燕窝,一年就要耗费十余万两!"说着,指着面前琳琅满目的饭菜叹道:"如此浪费,实在过甚。"这令人好奇,既然皇帝也知道浪费,为何还要准备这么多菜?那些没吃完的饭菜,最终又去了哪里?这其中,还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宫廷秘闻。

一、皇帝餐食规格的演变

世人皆知帝王享用山珍海味,却不知在唐朝以前的皇帝,用膳规格竟是如此简朴。这说来还得从西周说起。

周文王时期就有"一饭三汤"的记载,说的是文王日常用膳,不过是一碗粟米饭,三碗青菜汤。有一次,周文王用膳时,恰逢大臣伯夷前来求见。伯夷见周文王饭桌上只有粗茶淡饭,不禁感慨道:"殿下贵为诸侯之长,为何如此节俭?"周文王放下碗筷答道:"民以食为天,寡人食太奢,何以治天下?"

到了春秋时期,虽然各国诸侯的饮食规格渐渐提高,但依然保持着相当的节制。齐桓公有次设宴,只上了一道特别的菜品——煮熊掌。当时在座的管仲看到后说:"君上既知此菜珍贵,何不与大家分享?"齐桓公深以为然,立即下令将这道菜分给在座诸位大臣。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臣下的拥戴,更在历史上留下了"分餐制度"的佳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号称"始皇帝",但其日常饮食却也颇为简单。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平日最爱的就是一道"黄齑酱",这可是一道普普通通的咸菜。倒是他的御厨们看不过去,想方设法要改善皇帝的伙食,却被秦始皇训斥一顿:"寡人之食,不过充饥,何必如此劳师动众?"

到了汉朝,刘邦当了皇帝后,仍保持着农家汉子的本色。有一次,他在未央宫用膳,看到桌上摆着十几道菜,立即发了脾气:"朕从前在沛县做亭长时,一顿饭不过两三个菜,现在当了皇帝,难道肚子就变大了不成?"从此以后,汉高祖的饭菜再不敢摆得太多。

汉文帝更是以节俭著称。一日,御膳房送来一道珍贵的麒麟脯,文帝看都没看一眼,直接让人送去赏给大臣们吃。太监们不解,文帝说:"朕吃饱就行,何必非要吃这些珍馐美味?"这番话后来被史官记载下来,成为了千古美谈。

一直到隋唐之前,皇帝们的日常饮食都相对简单。即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奢靡之君,其用膳规格与后世相比,也是天壤之别。据《北齐书》记载,北齐高洋在位时期,一顿御膳不过十来道菜,已经被当时的史官们批评为"奢侈无度"了。

这种情况到了隋朝开始有了变化。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不仅大兴土木修建运河,对饮食也极尽奢华。他在东都洛阳建造的迷楼中设下"万花宴",一顿饭要摆上几百道菜。每道菜都用金玉器皿盛放,光是餐具的价值就抵得上一个小县一年的赋税。

二、清代皇帝御膳的规制

清朝入主中原后,御膳规格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皇太极时期就定下了一顿御膳必须呈上120道菜的规矩,这个数字可不是随意定的。据《清宫御膳档》记载,这120道菜分别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每月的特色菜品都要在御膳中体现。

康熙十五年发生了一件趣事。当时御膳房总管赵天德按例准备了120道菜,其中有一道"鹿筋炖鱼翅"格外考究。康熙用膳时发现这道菜的味道与往常不同,立即召来赵天德询问。原来那天御膳房准备的鹿筋不够新鲜,赵天德为保证菜品数量,仍让厨子照常烹制。康熙当即下令将赵天德革职查办,并当众宣布:"宁可少一道菜,也不可用不新鲜的食材。"

这件事之后,康熙开始重新审视御膳规制。一日,他在乾清宫用膳时,特意让人记录自己实际食用的菜品数量。结果发现,120道菜中实际食用的还不到30道。康熙随即下令将御膳菜品缩减至64道,这个数字取自《易经》中的六十四卦,寓意天地圆满。

雍正年间对御膳规制又有新的调整。因雍正特别注重养生,规定御膳必须荤素搭配、冷热适中。据《雍正起居注》记载,雍正帝常对御医说:"过多的菜品不仅浪费,还会扰乱脾胃。"于是他在64道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搭配的合理性。

到了乾隆时期,御膳规制又有变化。乾隆十二年冬天,一次用膳后,乾隆发现御膳房为了保证64道菜的数量,有些菜品明显是重复烹制,只是换了名字。比如"红烧鱼翅"和"清炖鱼翅"其实是同一种做法,只是汤汁颜色不同。乾隆大为光火,当即下令将菜品数量减至48道,并要求每道菜必须独具特色。

这48道菜的规制一直沿用到道光年间。每顿御膳按照"冷荤八碟、热炒十二碟、主食八碟、汤品八碟、点心八碟、水果四碟"的规格准备。御膳房还特意制定了一本《膳品则例》,详细记录了每道菜的制作方法和用料标准。

然而好景不长,咸丰年间因战乱频繁,御膳规制逐渐松动。到了同治年间,慈禧太后掌权后,觉得48道菜规格太低,有损皇家体面。她下令将菜品数量提高到108道,这个数字取自《水浒传》中108将的寓意,象征着齐全圆满。

为了满足108道菜的规制,御膳房不得不扩大规模,增设了专门的"选材处"。每天凌晨,选材处的太监就要到各地采买最新鲜的食材。光是准备一顿御膳,就要调动数百人的人力。慈禧还特别规定,每道菜必须新鲜现做,绝不允许用隔夜的食材,这也为后来大量剩余饭菜的处理埋下了伏笔。

这种奢侈的用膳方式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光绪皇帝虽然主张节俭,但在慈禧的干预下,始终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据当时的御厨回忆,宫中一顿普通的午膳,仅食材费用就高达数百两白银,再加上烹饪和服务的人工成本,一顿御膳的总花费往往超过千两白银。

三、御膳剩余的处理规则

清朝宫廷对剩余御膳的处理有着一套严格的规矩,这要从康熙年间说起。康熙二十六年,御膳房太监王德发现几名小太监偷食皇上的剩菜,立即上报。康熙得知此事后,召集御膳房官员制定了《御膳剩余处置则例》,其中详细规定了剩余饭菜的处理方式。

这份则例首先将剩余御膳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是皇帝亲自用过的碗筷和动过的饭菜,这类物品被称为"御用之余"。根据规定,皇帝用过的碗筷必须立即封存,由专人清洗后送往御窑重新烧制。至于动过的饭菜,则要在太监总管的监督下当场销毁,以示对皇帝的尊重。

康熙三十二年就发生过一件事。当时户部尚书明珠见御膳房将一盘几乎未动的燕窝汤倒掉,觉得可惜,便提议将这些珍贵食材赏赐给大臣。康熙听后却说:"朕之剩余,岂可再让他人食用?"从此这条规矩更加严格,即便是价值连城的山珍海味,只要是皇帝动过的,必须销毁。

第二等是摆上御案但皇帝未动过的饭菜,这些被称为"御前所设"。这类食物的处理就相对灵活。通常会按照位份高低,依次分给皇子、大臣、宫女和太监。康熙规定,凡是御前所设的菜品,必须由御膳房太监仔细检查,确认完好无损后才能分发。

雍正时期还专门设立了"赏膳处",负责这些剩余饭菜的分配。每天用膳完毕后,赏膳处的太监要按照预先制定的名单,将这些菜品分送到指定地点。据《养吉斋丛录》记载,当时的大臣们都以能分到御膳剩菜为荣,有些甚至专门派人在赏膳处等候。

第三等是准备好但未及上桌的饭菜,这些被称为"预备之膳"。按规定,这些食物要在当天分给御膳房的工作人员。但由于数量庞大,往往还会有剩余。乾隆年间规定,这些剩余的食材可以送到专门的"膳粥所",为京城贫民提供免费饭食。

乾隆四十年,御膳房一位名叫李福的太监提出建议,将未上桌的新鲜食材直接送到膳粥所,而不是等到烹饪后再处理。乾隆采纳了这个建议,这不仅减少了浪费,还让更多贫民受益。据统计,仅乾隆四十一年一年,膳粥所就用这些食材供应了超过十万人次的饭食。

到了清朝后期,这套处理制度虽然仍在执行,但已经出现了不少弊端。同治年间,由于慈禧太后提高了御膳规格,剩余的饭菜数量激增。一些太监开始私下倒卖这些剩余饭菜,甚至在京城形成了一个专门经营"御膳剩菜"的地下市场。

光绪二十年,御膳房总管李莲英发现此事后,立即向慈禧汇报。慈禧下令彻查此事,最终查处了三十多名参与倒卖的太监。此后,御膳剩余的处理更加严格,除了按规定分发外,其余一律当场销毁,并由御膳房总管亲自监督执行。

四、御膳房的人员管理制度

清朝御膳房作为供应皇帝日常饮食的重要机构,其人员管理制度极为严格。康熙初年就设立了专门的《御膳房人员则例》,对从总管到杂役的每个岗位都有详细规定。

清初御膳房分设六处:选材处、烹饪处、器具处、品尝处、传膳处和查验处。每处都配备专门的总管太监,并设立多名副总管协助工作。康熙八年,一位名叫刘进宝的总管太监擅自更改了御膳食谱,被当场革职充军。此后,康熙下令每处总管必须由两人共同担任,以相互监督。

御膳房的人员选拔尤为严格。康熙二十年专门颁布了《选用御厨标准》,规定御厨必须经过三轮考核。第一轮考核基本功,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切配、炒制等基础技艺。第二轮考核创新能力,要求应试者用指定食材创制新菜品。第三轮则是实际操作,需在御膳房实习三个月,期间所做菜品要经过品尝处的层层把关。

雍正年间发生过一件事。雍正四年,一位叫张永福的御厨在最后一轮考核中,制作了一道"蟹黄狮子头"。品尝处的总管发现这道菜咸淡适中,火候精准,认为必定能通过考核。但张永福却主动承认自己在试菜时偷偷尝了一口,按规定这是重大违规。雍正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惩罚张永福,反而因其诚实守规将其破格录用。

乾隆时期对御膳房人员的管理更加细致。每位御厨都必须专攻某一类菜品,如"烧烤科"、"点心科"等。乾隆十五年设立了"御厨考核簿",详细记录每位御厨的工作表现。考核内容包括技艺水平、卫生习惯、品行操守等多个方面。每三个月考核一次,连续三次不及格者将被调离御膳房。

同时,御膳房还实行了严格的奖惩制度。乾隆二十年,御厨王德发明了"蟹粉豆腐"这道菜,获得乾隆赏识,被破格提拔为副总管。而在乾隆三十二年,一名叫李福的御厨因工作疏忽,在御膳中发现一根头发,立即被革职查办。

道光年间,御膳房的管理制度开始走向衰败。一些太监利用职务之便,私下收受贿赂,安插亲信进入御膳房工作。道光十八年,御膳房爆发了一起重大贪污案,查出多名太监利用采买食材的机会中饱私囊,涉案银两高达十余万两。

咸丰年间,由于战乱频繁,御膳房的人员管理更加混乱。一些没有经过正规考核的人员也被安排进入御膳房工作。同治年间,慈禧太后重新整顿御膳房,恢复了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她规定,所有新进御膳房的人员必须经过为期半年的培训,并通过三级考核才能正式上岗。

光绪年间,御膳房的人员编制达到最高峰,仅御厨就有三百余人。为了加强管理,光绪二十五年专门成立了"御膳监理处",负责监督御膳房的日常运作。每天用膳前后,监理处都要派人检查各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五、御膳房的卫生规范

清朝御膳房的卫生管理制度始于顺治年间,但真正形成完整的规范是在康熙朝。康熙九年,御膳房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虽然涉及的只是太监食用的膳食,但康熙仍下令重新制定了《御膳房清洁则例》。

这份则例首先规定了御膳房的空间布局。整个御膳房分为外、中、内三重区域。外区用于食材初步处理和储存,中区进行烹饪,内区则专门用于御膳的最后检查和摆盘。每个区域之间都设立了专门的清洁间,工作人员必须在此更换衣物、清洗手部才能进入下一区域。

康熙二十三年的一份奏折记载,当时御膳房在每个区域都配备了专门的"净手太监",负责监督工作人员的清洁工作。这些太监手持特制的竹牌,但凡发现工作人员未按规定清洁,就在牌上记上一笔。三笔警告就要受到处罚,轻则降级,重则革职。

雍正时期进一步细化了器具的清洁标准。御膳房的炊具分为金、银、铜、瓷四类,每类器具都有专门的清洗方法。雍正八年专门设立了"器具清洗所",由经验丰富的老太监担任总管。据《清宫档案》记载,仅清洗银器的方法就有十二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专人负责。

乾隆年间对食材的清洁要求更为严格。御膳房设立了专门的"水房",负责处理用水问题。所有用于烹饪的水都要经过三次过滤,最后还要用银勺搅拌观察是否有杂质。乾隆二十六年,一位名叫王德的太监发明了一种新的过滤装置,使用细沙、木炭和棉布多层过滤,大大提高了水质。

蔬菜和水果的清洗也有严格规定。据《养吉斋随笔》记载,御膳房清洗蔬菜必须经过"三洗两检"。第一遍用井水洗去泥土,第二遍用盐水除虫,第三遍用清水冲洗。每洗完一遍都要经过专人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退回重洗。

嘉庆时期特别注重餐具的消毒。御膳房每天要用沸水三次消毒所有餐具,最后还要用特制的纱布擦拭。嘉庆十二年更是引入了一项新规定:所有餐具在使用前都要放在阳光下暴晒两个时辰,以求进一步杀菌。

道光年间发生了一件事。御膳房的一名清洁太监发现储米仓库有跳蚤,立即报告总管。总管派人彻查后发现,原来是仓库的地板出现了裂缝,成为虫害滋生的温床。道光皇帝得知后,下令将御膳房所有储藏室的地板全部换成青石板,并规定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同治年间,慈禧太后对御膳房的卫生更加重视。她命令在御膳房四周种植艾草和菊花,据说这些植物能够驱虫防疫。同时,她还规定御膳房的工作人员每天必须用特制的香皂清洗三次手部,以防污染御膳。

光绪年间,御膳房的卫生制度达到了顶峰。光绪二十年专门成立了"清洁监督处",每天派人对御膳房的各个角落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器具清洁度、人员卫生状况等多个方面。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记录在案,责令相关人员限期整改。

0 阅读:68